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81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磁阀接口、电源、电磁阀,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第一MOS管电路、第一三极管电路、第二MOS管电路,在所述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MOS管电路不贯通,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所述第二MOS管电路贯通;在所述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MOS管电路贯通,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所述第二MOS管电路不贯通。其优点在于,控制器采用专用PWM输出口,输出高频PWM驱动波形,实现不同阶段电磁阀的不同驱动电压,有效降低电磁阀的发热;采用隔离电路,利用光耦将控制器前端与后端电路隔离,实现高低压隔离;通过控制器对驱动电路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对电磁阀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驱动
,尤其涉及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阀驱动是通过恒定电压进行,在电磁阀开始动作之处需要较大力来使电磁阀动作,在电磁阀运动到特定位置后,较小的力就能够使其保持不动。因此,在电磁阀保持不动的过程中,由于恒压电源供电,会造成能源浪费。此外,由于电磁阀本身电阻较小,在电磁阀保持不动时会产生热量,造成电磁阀寿命降低。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电磁阀保持位置不动时降低电压,减少电磁阀发热,提高电磁阀寿命的电磁阀驱动电路,而目前关于这种电磁阀驱动电路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电磁阀接口、电源、电磁阀,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第一MOS管电路、第一三极管电路、第二MOS管电路,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MOS管电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二MOS管电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驱动电路(2)、电磁阀接口(3)、电源(4)、电磁阀(5),所述驱动电路(2)包括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第一MOS管电路、第一三极管电路、第二MOS管电路,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控制器(1)、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MOS管电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二MOS管电路与所述电磁阀接口(3)电联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与所述电源(4)电联接,所述电磁阀接口(3)与电磁阀(5)电联接;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器(1)输出低电平时不贯通,在所述控制器输出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驱动电路(2)、电磁阀接口(3)、电源(4)、电磁阀(5),所述驱动电路(2)包括第一光耦隔离电路、第一MOS管电路、第一三极管电路、第二MOS管电路,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控制器(1)、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MOS管电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第二MOS管电路与所述电磁阀接口(3)电联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与所述电源(4)电联接,所述电磁阀接口(3)与电磁阀(5)电联接;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器(1)输出低电平时不贯通,在所述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贯通;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器(1)输出低电平时贯通,在所述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不贯通;所述第二MOS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器(1)输出低电平时贯通,在所述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不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U1、电阻R1,所述光耦U1的发射端正极与一电源电联接,所述光耦U1的发射端负极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联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的DOUT1引脚电联接,所述光耦U1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U1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电路电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2、电阻R3,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电联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1的接收端的集电极电联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电联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源极电联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电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字控制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4)、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联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电联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1的接收端的集电极电联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电联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路电联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联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联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