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出式龙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水龙头都是设定为固定式,其具有龙头本体、一个或更对水流控制阀及一个或更多的控制手柄。在此种情况下,出水是被控制在一个固定点上,或者旋转龙头在其阈值的水平范围内出水。为方便水龙头的灵活使用,便出现了拉出式龙头,其是在固定式水龙头的出水管上接设一软管连接此拉出龙头,实现龙头可在较大范围内灵活使用的功能。目前,拉出式龙头已不局限于一种出水状态,有气泡水、花洒水等多功能水的切换。现有拉出式龙头的按钮切换一般可实现两种功能的切换,若要实现更多功能的切换则需要更多的按钮来实现。也就是说,拉出式龙头具有多于两种切换功能时,需要设置多个按钮,每一按钮对应一套切换机构,占用空间大,对龙头小型化的设置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可通过一个按钮实现两种以上功能水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包括外壳、接头、分水体、出水面板和水路切换组件,其中,接头、分水体和出水面板设置在外壳内,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包括外壳、接头、分水体、出水面板和水路切换组件,其中,接头、分水体和出水面板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三者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外壳为一前后贯通的壳体,其侧壁上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接头内设有一横向主水道以及一纵向设置的第一阀室,该第一阀室与主水道连通;所述分水体内设有一纵向设置的第二阀室以及三个出水腔,三个出水腔分别为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和第三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通过第二阀室与主水道连通,第三出水腔直接与主水道连通;所述分水体上设有按钮支架,该按钮支架位于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之间;所述出水面板上设有三个出水区域,三个出水区域分别与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包括外壳、接头、分水体、出水面板和水路切换组件,其中,接头、分水体和出水面板设置在外壳内,并且三者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外壳为一前后贯通的壳体,其侧壁上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接头内设有一横向主水道以及一纵向设置的第一阀室,该第一阀室与主水道连通;所述分水体内设有一纵向设置的第二阀室以及三个出水腔,三个出水腔分别为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和第三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通过第二阀室与主水道连通,第三出水腔直接与主水道连通;所述分水体上设有按钮支架,该按钮支架位于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之间;所述出水面板上设有三个出水区域,三个出水区域分别与三个出水腔对应,三个出水区域上设有相同或不同的出水孔;所述水路切换组件包括暂停阀、主切换阀、副切换阀和翘板按钮,所述翘板按钮中部铰接在按钮支架上,并位于外壳的配合孔中;所述暂停阀设置在第一阀室内,并与翘板按钮的一端活动配合,用于导通或截断主水道;所述主切换阀设置在第二阀室内,并与翘板按钮的另一端活动配合,用于选择性地连通主水道与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翘板按钮与主切换阀的一端设有一悬臂,第三出水腔内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三阀室,所述副切换阀设置在该出水腔的第三阀室内,并与翘板按钮的悬臂活动配合,用于导通或截断该出水腔与出水区域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室侧壁上设有连通主水道和第一阀室的进水口和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停阀包括阀轴、阀盖和弹性件,所述阀盖盖合在第一阀室上,所述阀轴活动穿设在第一阀室中,其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第一阀室底部,另一端穿过阀盖后与翘板按钮接触;所述阀轴上设有可密封第一阀室进水口或出水口的凸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路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体上还设有第一分水道和第二分水道,所述第二阀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该第二阀室通过进水口与主水道连通,通过第一分水口与第一分水道连通,通过第二分水口与第二分水道连通;第一分水道与第一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冬,张江城,张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