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台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连通电梯”。如果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设一台电梯,往往会使共用交通平面面积有所增加,进而增加住户的公摊面积,提高每套住宅总体价格;基于此,设计方面常常采用两户甚至两户以上组成一个单元的方式来尽可能的减少公摊面积,但这种建筑结构往往存在公共区域被部分业主侵占,从而导致物业难以维护,邻里之间易发生纠纷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层、小户型单元、大户型单元、入户门、公共区域、门控系统和架空层,所述小户型单元、大户型单元和公共区域组成单元层,所述小户型单元并排邻设,所述大户型单元对称设于小户型单元东西两侧,所述大户型单元和小户型单元北端通过入户门与公共区域连通, ...
【技术保护点】
1.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层(100)、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入户门(400)、公共区域(500)、门控系统(600)和架空层(700),所述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和公共区域(500)组成单元层(100),所述小户型单元(200)并排邻设,所述大户型单元(300)对称设于小户型单元(200)东西两侧,所述大户型单元(300)和小户型单元(200)北端通过入户门(400)与公共区域(500)连通,所述门控系统(600)分别设于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公共区域(500)和架空层(700)上,所述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层(100)、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入户门(400)、公共区域(500)、门控系统(600)和架空层(700),所述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和公共区域(500)组成单元层(100),所述小户型单元(200)并排邻设,所述大户型单元(300)对称设于小户型单元(200)东西两侧,所述大户型单元(300)和小户型单元(200)北端通过入户门(400)与公共区域(500)连通,所述门控系统(600)分别设于小户型单元(200)、大户型单元(300)、公共区域(500)和架空层(700)上,所述架空层(700)设于单元层(100)底部;其中,所述门控系统(600)包括:室内控制器(610)、室外门禁一体机(620)、电梯(630)、监控装置(640)、逃生门(650)、密码电磁锁(660)、感应线圈(670)、太阳能电池组件(680)和控制中心(690),所述室内控制器(610)分别设于入户门(400)内侧,所述室内控制器(610)与室外门禁一体机(620)连接,所述室外门禁一体机(620)设于架空层(700)内,所述室外门禁一体机(620)与电梯(630)连接,所述监控装置(640)设于电梯(630)、公共区域(500)和架空层(700)内,所述逃生门(650)上设有密码电磁锁(660),所述逃生门(650)内侧设有感应线圈(670),所述密码电磁锁(660)通过感应线圈(670)与太阳能电池组件(680)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680)设于大户型单元(300)东西外壁上,所述控制中心(690)设于架空层(700)内,所述控制中心(690)分别与室外门禁一体机(620)、电梯(630)、监控装置(640)和密码电磁锁(66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独梯入户高层住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恺,张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