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6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涉及电路导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母线槽安装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包括多个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壳体以及穿设于壳体内部的导体,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主体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U形夹口夹持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滑移连接有插板,所述连接件分别相对开设有供插板两侧嵌入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通过避免焊接或者胶固步骤,从而为安装母线槽提供便利,同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相邻母线槽,从而为后期的更换或者检修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的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电路导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一种新的电路方式,其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现如今,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逐步取代电线电缆。但是,由于单个母线槽的长度有限,因此在铺设母线槽是需要连接多个母线槽,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相邻母线槽的连接方式,一般为焊接或者胶固,这样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后期检修更换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通过避免焊接或者胶固步骤,从而为安装母线槽提供便利,同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相邻母线槽,从而为后期的更换或者检修提供便利。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包括多个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壳体以及穿设于壳体内部的导体,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主体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U形夹口夹持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滑移连接有插板,所述连接件分别相对开设有供插板两侧嵌入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铺设母线槽时,沿铺设轨迹将各个主体安装于预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壳体的间距应当小于连接件的长度;当完成主体的安装之后,在相邻主体之间设置一个连接件,连接件的安装方式为两段分别夹持相邻壳体,并滑动插板直至插入插槽之内,从而由插板和连接件配合形成一个矩形环套,进而由这个矩形环套同时套接两个壳体,最终完成相邻主体的连接;综上所述,整个安装过程中避免了焊接或者胶固步骤,达到安装更加便捷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母线槽时,滑动插板迫使其脱离插槽,从而连接件的下移不受限制,进而下移连接件后即可完成相邻主体的拆分;完成相邻主体的拆分后,卸下需要检修或者更换的主体即可;综上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相邻主体,从而在检修或者更换时可随意卸下任意主体,进而为检修或者更换母线槽提供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夹持导体的导电夹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主体的导体之间通过导电夹片实现连接,一方面减少导体延伸出壳体的伸出量,有效避免导体因伸出长度过长而产生易损隐患,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因相邻主体的导体贴合不够紧密,而影响电流的通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陶瓷垫块,所述陶瓷垫块上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导电夹片卡接固定于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夹片通过陶瓷垫块固定于连接件内,从而利用陶瓷材料优秀的绝缘性能,有效防止导电夹片发生漏电问题;同时导电夹片卡接固定于卡槽之内,从而避免相邻导电夹片的相互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端面相对设置有截面呈倒置L形的连接条,所述插板两侧边沿间隙嵌合于连接条与壳体形成的夹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条配合壳体上端面形成两个相对的U形夹口,插板两侧边沿分别间隙嵌合于这两个U形夹口内,从而在实现插板滑移连接于壳体上端面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确保插板与壳体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螺纹配合有限制螺栓,所述插板侧壁开设有与限制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板插入插槽内后,将限制螺栓拧入螺纹孔内,从而限制插板滑动的活动度,进而避免插板发生非正常滑动;当需要滑动插板时,拧出限制螺栓插板的滑动能力即可不受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中点处设置有限位突出块,所述限位突出块与插板抵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限位突出块限制插板的滑移距离,一方面避免插板滑移过度,另一方面为对准限制螺栓与螺纹孔提供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开设有供二分之一个限位突出块嵌入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主体上的插板能够滑动至相互贴合状态,从而由两块插板封闭连接件的上端面开口,进而提高连接件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侧以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横移限制条,所述连接件开设有供横移限制条嵌入的横移限制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移限制条嵌合于横移限制槽内,从而防止壳体与连接件沿长度方向发生分离,进而提高连接件与壳体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避免焊接或者胶固步骤,从而达到安装更加便捷的技术效果;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相邻主体,从而在检修或者更换时可随意卸下任意主体,进而为检修或者更换母线槽提供便利;相邻主体的导体之间通过导电夹片实现连接,有效避免因相邻主体的导体贴合不够紧密,而影响电流的通畅性;导电夹片通过陶瓷垫块固定于连接件内,从而利用陶瓷材料优秀的绝缘性能,有效防止导电夹片发生漏电问题;通过限制螺栓限制插板滑动的活动度,从而避免插板发生非正常滑动;横移限制条嵌合于横移限制槽内,从而防止壳体与连接件沿长度方向发生分离,进而提高连接件与壳体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该附图进行有截断处理;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主体;11、壳体;12、导体;2、连接件;21、插板;22、插槽;23、导电夹片;24、陶瓷垫块;25、卡槽;26、连接条;27、限制螺栓;28、螺纹孔;29、限位突出块;30、缺口;31、横移限制条;32、横移限制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多个主体1,主体1包括界面呈矩形的壳体11、穿设并卡接固定于壳体11内部的导体12,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主体1的连接件2,连接件2呈U形夹口夹持壳体11,壳体11上端面滑移连接有插板21,连接件2分别相对开设有供插板21两侧嵌入的插槽22。当需要铺设母线槽时,沿铺设轨迹将各个主体1安装于预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相邻壳体11的间距应当小于连接件2的长度;当完成主体1的安装之后,在相邻主体1之间设置一个连接件2,连接件2的安装方式为两段分别夹持相邻壳体11,并滑动插板21直至插入插槽22之内,从而由插板21和连接件2配合形成一个矩形环套,进而由这个矩形环套同时套接两个壳体11,最终完成相邻主体1的连接;综上所述,整个安装过程中避免了焊接或者胶固步骤,达到安装更加便捷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母线槽时,滑动插板21迫使其脱离插槽22,从而连接件2的下移不受限制,进而下移连接件2后即可完成相邻主体1的拆分;完成相邻主体1的拆分后,卸下需要检修或者更换的主体1即可;综上所述,连接件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相邻主体1,从而在检修或者更换时可随意卸下任意主体1,进而为检修或者更换母线槽提供便利。为确保电流的通畅性,如图2、图3所示,连接件2内部设置有夹持导体12的导电夹片23,导电夹片23界面呈U形,从而由导电夹片23实现相邻主体1的导体12之间的连接,一方面减少导体12延伸出壳体1的伸出量,有效避免导体12因伸出长度过长而产生易损隐患,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因相邻主体1的导体12贴合不够紧密,而影响电流的通畅性。导电夹片23通过如下方式安装于连接件2内,如图3所示,连接件2内部螺栓固定有陶瓷垫块24,陶瓷垫块24上端面开设有卡槽25,导电夹片23卡接固定于卡槽2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包括多个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壳体(11)以及穿设于壳体(11)内部的导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主体(1)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呈U形夹口夹持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端面滑移连接有插板(21),所述连接件(2)分别相对开设有供插板(21)两侧嵌入的插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包括多个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壳体(11)以及穿设于壳体(11)内部的导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主体(1)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呈U形夹口夹持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端面滑移连接有插板(21),所述连接件(2)分别相对开设有供插板(21)两侧嵌入的插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内部设置有夹持导体(12)的导电夹片(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内部设置有陶瓷垫块(24),所述陶瓷垫块(24)上端面开设有卡槽(25),所述导电夹片(23)卡接固定于卡槽(25)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端面相对设置有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益云
申请(专利权)人:艾博母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