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17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58
一种插座,包括后座、容置在后座中的通流组件、及安装在后座上的面板;通流组件包括安装在后座中的地线连接片、火线连接片、转动设置在后座上的按钮、跳板、与跳板对应设置的支撑片、及零线连接片;地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E极插套部;火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L极插套部;零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N极插套部;面板上分别设有E极插孔、L极插孔、及N极插孔;E极插套部、L极插套部、及N极插套部呈U形设置,开口侧收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通过E极插套部与地线连接片、L极插套部与火线连接片、N极插套部与零线连接片为一体化设置,可确保地线连接片、火线连接片、零线连接片与用电设备插头之间的电气连接稳定性,同时保证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
本技术涉及配电切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一种固定在墙壁上,通过与用电设备的插头连接,控制用电设备电能通断的装置。在插座内部,需要将用电设备插头上的金属脚与连接市电电源的导线对接;在传统技术中,为方便零配件的加工,一般利用插套压合用电设备插头上的金属引脚,然后通过转接片连接至与导线末端连接的接线扣;由于用电设备的插头在插拔的过程中对插套产生牵引作用,对插套与连接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松脱,令用电设备无法正常获得电源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片与插套一体化设计的的插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包括后座、容置在所述后座中的通流组件、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上的面板;所述通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地线连接片、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火线连接片、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按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跳板、与所述跳板对应设置的支撑片、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零线连接片;所述地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E极插套部;所述火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L极插套部;所述零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N极插套部;所述E极插套部、所述L极插套部、及所述N极插套部呈U形设置,开口侧收窄。本技术的插座通过E极插套部与地线连接片、L极插套部与火线连接片、N极插套部与零线连接片为一体化设置,可确保地线连接片、火线连接片、零线连接片与用电设备插头之间的电气连接稳定性,同时保证用电安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火线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及所述跳板对应设置;所述面板上分别设有E极插孔、L极插孔、及N极插孔;所述E极插套部与所述E极插孔对应,所述L极插套部与所述L极插孔对应,所述N极插套部与所述N极插孔对应;所述后座上设有与所述E极插孔对应的第一接口槽、与所述L极插孔对应的第二接口槽、及与所述N极插孔对应的第三接口槽;所述E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一接口槽中;所述L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二接口槽中;所述N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三接口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座上设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容置槽;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通槽;所述按钮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所述按钮局部容纳在所述容置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座在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外置轴孔;所述后座在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内置轴槽;所述按钮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外轴块;所述跳板中部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内轴块;所述外轴块穿设在所述外置轴孔中;所述内轴块穿设至所述内置轴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线连接片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连线部;所述支撑片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二连线部;所述零线连接片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三连线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流组件还包括E极接线扣、L极接线扣、及N极接线扣;所述第一连线部穿设在所述E极接线扣中;所述第二连线部穿设在所述L极接线扣中;所述第三连线部穿设在所述N极接线扣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火线连接片与所述跳板对应的一端设有静触点,所述跳板与所述火线连接片对应的一端设有动触点;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动触点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的两侧设有安装筒;所述通流组件还包括E极连接片,所述地线连接片与所述E极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E极连接片的两端与所述安装筒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护盖,所述安全护盖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后座之间,所述安全护盖上设有若干保护门,所述保护门分别与所述L极插孔、所述N极插孔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状态显示组件,所述状态显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灯罩板、及与所述灯罩板对应设置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火线连接片及所述零线连接片电气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插座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插座的分离面板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插座的分离面板后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插座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插座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插座10,用于实现用电设备的电流通断控制。该插座10包括后座20、容置在后座20中的通流组件30、及安装在后座20上的面板40;通流组件30包括安装在后座20中的地线连接片31、安装在后座20中的火线连接片32、转动设置在后座20上的按钮33、转动设置在后座20上的跳板34、与跳板34对应设置的支撑片35、及安装在后座20中的零线连接片36;地线连接片31的一端弯折形成E极插套部311;火线连接片32的一端弯折形成L极插套部321;零线连接片36的一端弯折形成N极插套部361;E极插套部311、L极插套部321、及N极插套部361呈U形设置,开口侧收窄;通过E极插套部311、L极插套部321、及N极插套部361与用电设备的插头的连接,可确保地线连接片31、火线连接片32、零线连接片36与用电设备插头之间的电气连接稳定性,避免出现机械松脱,保证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和稳定性。请参阅图4及图5,具体地,火线连接片32的另一端与按钮33及跳板34对应设置,以实现电能输出的切换控制;面板40上分别设有E极插孔41、L极插孔42、及N极插孔43;E极插套部311与E极插孔41对应,L极插套部321与L极插孔42对应,N极插套部361与N极插孔43对应;后座20上设有与E极插孔41对应的第一接口槽21、与L极插孔42对应的第二接口槽22、及与N极插孔43对应的第三接口槽23;E极插套部311容置在第一接口槽21中;L极插套部321容置在第二接口槽22中;N极插套部361容置在第三接口槽23中。后座20上设有与按钮33对应的容置槽24;面板40上设有与按钮33对应的通槽44;按钮33穿设在通槽44中;按钮33局部容纳在容置槽24中。请参阅图4至图6,为使按钮33及跳板34可相对后座20转动,后座20在容置槽24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外置轴孔25;后座20在容置槽24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内置轴槽26;按钮33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外轴块331;跳板34中部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内轴块341;外轴块331穿设在外置轴孔25中;内轴块341穿设至内置轴槽26中;具体地,后座20设有若干接线孔27。按钮33中通过弹性件对跳板34产生挤压,使跳板34与火线连接片32的一端保持接触或隔离。请参阅图5及图6,地线连接片31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连线部312,与地线电气连接;支撑片35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二连线部352,与火线电气连接;零线连接片36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三连线部362,与零线连接。支撑片35的另一端延长形成支轴部351,支轴部351与跳板34中部对应设置,支轴部351与跳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座、容置在所述后座中的通流组件、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上的面板;所述通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地线连接片、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火线连接片、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按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跳板、与所述跳板对应设置的支撑片、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零线连接片;所述地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E极插套部;所述火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L极插套部;所述零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N极插套部;所述E极插套部、所述L极插套部、及所述N极插套部呈U形设置,开口侧收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座、容置在所述后座中的通流组件、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上的面板;所述通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地线连接片、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火线连接片、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按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座上的跳板、与所述跳板对应设置的支撑片、及安装在所述后座中的零线连接片;所述地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E极插套部;所述火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L极插套部;所述零线连接片的一端弯折形成N极插套部;所述E极插套部、所述L极插套部、及所述N极插套部呈U形设置,开口侧收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及所述跳板对应设置;所述面板上分别设有E极插孔、L极插孔、及N极插孔;所述E极插套部与所述E极插孔对应,所述L极插套部与所述L极插孔对应,所述N极插套部与所述N极插孔对应;所述后座上设有与所述E极插孔对应的第一接口槽、与所述L极插孔对应的第二接口槽、及与所述N极插孔对应的第三接口槽;所述E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一接口槽中;所述L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二接口槽中;所述N极插套部容置在所述第三接口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上设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容置槽;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通槽;所述按钮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所述按钮局部容纳在所述容置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在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外置轴孔;所述后座在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怀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勤为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