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3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压纱板前贾卡的纱线由盘头积极送纱,张力补偿装置采用双层张力架结构。所述双层张力架结构由第一层张力架和第二层张力架组成。所述张力架由多个张力片紧密排列固定在送纱杆上,由一组装有张力片的送纱杆构成一层张力架。纱线从盘头退绕下经过过纱杆,穿过分纱针进行分纱,分纱后的纱线分组地先后穿过第一层张力架、第二层张力架上的张力片的纱孔后送给成圈机构进行编织。纱线经过两道张力片,足够补偿纱线不同位置不同送纱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均衡,占地面积小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上送纱装置,尤其是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贾卡提花效应是根据贾卡提花导纱针导纱端的偏移动作,使作横向横移的提花纱线在所编织的地组织上产生变化而形成的。贾卡梳栉上每一根导纱针受贾卡装置控制,在编织过程中有的发生偏移,有的没有偏移,有的反向偏移,从而产生不同的花色效果,其组织分别为厚实组织、稀薄组织、网孔组织三种。再同一横列中,厚实组织用纱量大,稀薄组织用纱量次之,网孔组织用纱量最少。再编织过程中,因为花型需要,有的导纱针连续好几个横列都是厚实组织,而有的却是连续好几个横列都是网孔组织,累积下来,不同导纱针用纱量差距比较大。经编机编织织物时,有些纱线不成圈而是使其直接浮于编织织物表面以增强织物表面立体效果。压纱的工艺过程是槽针上升过程中同时向机前摆过所有梳栉至最前位置。然后,贾卡针在针前横移一个或多个针距后,槽针向机后摆回,当摆过贾卡梳栉位置后,压纱板下压将贾卡梳栉纱线压至槽针针杆位置;槽针下降,旧线圈与压纱纱线同时从针头脱下,完成压纱的一个周期过程。为了能够让纱线能全部压到针杆位置,保证压纱板压纱的深度。有了压纱装置,不同组织一个横列的用纱量差距更大。所以压纱板贾卡纱线不同位置花纹的所需的用纱量不同。面对现有的压纱板前贾卡梳为满足不同位置花纹的所需的用纱量不同情况,大都采用纱架供纱,但是这种供纱方式存在经编机的针距越密,供纱的纱架占地面积越大的问题。举个200英寸28针的经编机为例,那么贾卡有5600针孔,相对应的纱筒就需要5600个,那么就需要相对应纱架来装纱筒,且通常纱筒间距为140mm以上,由此可见所需要纱架的占空间,并且造价高。另外需要操作工时刻巡视,查看纱架上各个纱筒的剩纱量,以及时更换纱线用尽的纱筒,操作工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盘头积极送纱,同时又满足不同位置贾卡导纱针所需的用纱量不同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张力补偿装置采用双层张力架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压纱板前贾卡的纱线由盘头积极送纱,经过两层张力架张力调节后送往成圈区进行编织。双层张力片为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积极送纱提供了可能,满足压纱板贾卡纱线不同位置花纹的所需的用纱量不同。进一步,所述的张力架,由多个张力片紧密排列固定在送纱杆上,由一组装有张力片的送纱杆构成一层张力架,第一层张力架位于盘头出纱一侧下方,第二层张力架大致位于第一层张力架与成圈区的中间位置。有效减小了在送纱过程中纱线与张力片的摩擦,减小纱线毛纱与断纱机率,使编织物更美观,提高了织物的质量。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所述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送纱,纱线从盘头退绕下经过过纱杆,穿过分纱针进行分纱,分纱后的纱线分组地先后穿过第一层张力架、第二层张力架上的张力片的纱孔后送给成圈机构进行编织,两道张力片对纱线张力调节,保持纱线张力均衡。张力片是有弹性的薄片,一端固定在送纱杆上,一端有穿纱孔。纱线穿过穿纱孔,当纱线用纱量大时,纱线拉紧张力片弯曲增加送纱量,当第一层的张力片已经无法再弯曲的时候,这个时候第二层的张力片弯曲再补偿送纱量。当用纱量少时,纱线放松,弯曲的张力片又撑直。通常在工艺上蕾丝的花纹一个循环贾卡导纱针的送纱量都大约一致。所以盘头统一的送纱量,配合双层张力架的调节,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同贾卡导纱针用纱量差距比较大能正常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积极送纱和双层张力架结构的张力补偿装置搭配,不仅避免了采用纱架供纱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使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减少了操作工工作量,提高了操作工的操作效率,提供一种纱线张力均衡,占地面积小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目前该结构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经过大量实验后证明该结构可以正常使用,经编机织造出合格的坯布。附图说明图1为装有双层张力片的双贾卡经编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的张力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盘头2—张力架2a—送纱杆2b—张力片2c—纱孔3—过纱杆4—分纱针5—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压纱板前贾卡的纱线(5)由盘头(1)积极送纱,经过两层张力架(2)张力调节后送往成圈区进行编织。双层张力架(2)为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1)积极送纱提供了可能,满足了不同位置针织所需的用纱量不同的要求。进一步,所述的张力架(3),由多个张力片(2b)紧密排列固定在送纱杆(2a)上,由一组装有张力片(2b)的送纱杆(2a)构成一层张力架(2),第一层张力架(2)位于盘头(1)出纱一侧下方,第二层张力架(2)大致位于第一层张力架(2)与成圈区的中间位置。这样的安装位置有效减小了在送纱过程中纱线(5)与张力片(2b)的摩擦,减小纱线(5)断纱机率,使编织物更美观,提高了织物的质量。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所述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1)积极送纱,纱线(5)从盘头(1)退绕下经过过纱杆(3),穿过分纱针(4)进行分纱,分纱后的纱线(5)分组地先后穿过第一层张力架(2)、第二层张力架(2)上的张力片(2b)的纱孔(2c)后送给成圈机构进行编织,两道张力片(2b)对纱线(5)张力调节,保持纱线(5)张力均衡。张力片(2b)是有弹性的薄片,一端固定在送纱杆(2a)上,一端有穿纱孔(2c)。纱线(5)穿过穿纱孔(2c),当纱线(5)用纱量大时,纱线(5)拉紧张力片(2b)弯曲增加送纱量,当第一层的张力片(2b)已经无法再弯曲的时候,这个时候第二层的张力片(2b)弯曲再补偿送纱量。当用纱量少时,纱线(5)放松,弯曲的张力片(2b)又撑直。通常在工艺上蕾丝的花纹一个循环贾卡导纱针的送纱量都大约一致。所以盘头(1)统一的送纱量,配合双层张力架(2)的调节,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同贾卡导纱针用纱量差距比较大能正常编织。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纱板前贾卡采用盘头(1)积极送纱和双层张力架(2)结构的张力补偿装置搭配,不仅避免了采用纱架供纱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使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减少了操作工工作量,提高了操作工的操作效率,提供一种纱线(5)张力均衡,占地面积小的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目前该结构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经过大量实验后证明该结构可以正常使用,经编机织造出合格的坯布。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列,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压纱板前贾卡的纱线由盘头积极送纱,经过两层张力架张力调节后送往成圈区进行编织,所述的张力架由多个张力片紧密排列固定在送纱杆上,由一组装有张力片的送纱杆构成一层张力架,第一层张力架位于盘头出纱一侧下方,第二层张力架大致位于第一层张力架与成圈区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纱板前贾卡纱线的送纱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压纱板前贾卡的纱线由盘头积极送纱,经过两层张力架张力调节后送往成圈区进行编织,所述的张力架由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依福郑春华赖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