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由纤维与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带身底绒层、连接层、由缎染纱和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具有彩虹效果的带身面层,连接层下端与带身底绒层连接、上端与带身面层连接,带身面层的骨架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分别采用软拉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复性极好,弹性又不易损失,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丰富了织带行业款式的多元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织带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不易变形,穿着舒适,可以满足不同身材女性的松紧需求,保证了内衣的整体美观性和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
本技术属于织带
,具体地说是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
技术介绍
织带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纺织行业及其它日常生活中,其中服装行业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例如在内衣行业,织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辅料。现有的织带染色后颜色都是一成不变,颜色比较单一,已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不能给消费者感官上的刺激。通常大部分的弹性织带想拥有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往往都是通过色纱织造。但是色纱织造后,颜色仅仅只限于色纱的颜色;还有一部分后加工整理也可以使弹性织带拥有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但其不仅工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织带由于后加工处理后,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痕或感觉不适的情况。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性,难以满足内衣诸如平服、柔滑、舒适、合体、弹性好等方面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一体编织,使用方便,穿着舒适美观,色彩可以随人体受力的大小彩虹渐变效果的织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由纤维与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带身底绒层、连接层、由缎染纱和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具有彩虹效果的带身面层,连接层下端与带身底绒层连接、上端与带身面层连接,带身面层的骨架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分别采用软拉架。所述带身面层的骨架采用全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所述连接层采用涤纶以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所述带身底绒层的内架采用一高一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所述带身底绒层采用五高一中六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所述带身底绒层还具有底绒挡边,该底绒挡边采用三高一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所述织带主体的带身面层的侧边设有装饰件,该装饰件为灯笼芽、皇冠芽、波浪芽或米粒芽。本技术回复性极好,弹性又不易损失,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丰富了织带行业款式的多元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织带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不易变形,穿着舒适,可以满足不同身材女性的松紧需求,保证了内衣的整体美观性和穿着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组织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新产品含有灯笼芽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新产品含有皇冠芽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新产品含有波浪芽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新产品含有米粒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由纤维与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带身底绒层3、连接层2、由缎染纱和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具有彩虹效果的带身面层1,连接层下端与带身底绒层连接、上端与带身面层连接,带身面层的骨架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分别采用软拉架。连接层采用比较细腻的涤纶纱线,利用涤纶纱线将带身面层和带身底绒层连接在一起。带身底绒层采用了柔软的MICROFIBER纤维与纬线交织,会形成较为舒适的手感。由于带身面层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均采用软拉架,开度比较大,回弹较好,在带身受力以后会在带面上渗透出带底所匹配的颜色,带面的彩虹效果颜色与带底渗透的颜色掺杂在一起,从而实现彩虹渐变效果。同时,可以随着受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受力越大,渗透得越强。此外,带身面层的骨架11采用全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连接层2采用涤纶以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带身底绒层的骨架31采用一高一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带身底绒层3采用五高一中六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带身底绒层还具有底绒挡边4,该底绒挡边4采用三高一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起防止底绒在后整理染色时倒塌的作用。另外,还可在织带主体的带身面层的侧边设有装饰件,该装饰件为灯笼芽,如附图3所示。或者装饰件为皇冠芽,如附图4所示。或者如附图5所示,装饰件为波浪芽。又或者装饰件为米粒芽,如附图6所示。本技术的组织结构并不仅限于图2所示的组织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的组织结构。在图2中,图中的符号:×表示经线位于棕框的最高位置,▲表示经线位于棕框的中间位置,○表示经线位于棕框的最低位置。本技术的织带本体可使用锦纶、氨纶、棉纱、涤纶或其它原料。带身主体的原料规格不限于本实施例里所述,其根据织带的厚薄、开度、力度及宽度等参数的需求而定。本技术的彩虹渐变的带身面层可以是平纹结构,普通的小提花结构,也可以是电脑LOGO的大提花结构,包含颜色的渐变,也包括LOGO的显露隐形渐变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内衣的围带进行了举例说明,实际上本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肩带,裤头带,装饰带等领域。由于其一体编织而成,简化了后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外形独特,灵异多变,使得内衣整体更加美观舒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织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包括由纤维与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带身底绒层、连接层、由缎染纱和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具有彩虹效果的带身面层,连接层下端与带身底绒层连接、上端与带身面层连接,带身面层的骨架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分别采用软拉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织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包括由纤维与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带身底绒层、连接层、由缎染纱和纬线交替编织形成的具有彩虹效果的带身面层,连接层下端与带身底绒层连接、上端与带身面层连接,带身面层的骨架和带身底绒层的骨架分别采用软拉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面层的骨架采用全中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渐变的弹性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采用涤纶以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两框链的组织结构编织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伟,陈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