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39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模块对屋内进行安全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从而保证居家安全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居家管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和国家近几年积极倡导大家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安全居家和智能居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如吸尘机器人和机器人垃圾桶,这些机器人虽然可以帮助用户做家务,但是不能对居家进行安全检测,比如检测房屋里的煤气浓度和PM2.5浓度,因而不能保证居家安全,满足不了人们对智能居家和安全居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至上位机。进一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连接。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头、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有极性电容、第一无极性电容、第一稳压芯片、第二有极性电容、第二无极性电容、第二稳压芯片、第三有极性电容和第三无极性电容;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一引脚与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二引脚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一有极性电容的正极、第一无极性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一有极性电容的负极、第一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二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有极性电容的正极、第二无极性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三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和第三无极性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有极性电容的负极、第二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二引脚、第三有极性电容的负极和第三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进一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机;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和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电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和第二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七二极管的正极、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二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电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至电源模块。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播放单元和/或LED灯单元,所述语音播放单元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LED灯单元与主控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采用STM32主控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通过传感器模块对屋内进行安全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或提醒信息,从而保证居家安全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的结构框图;图2是电源模块的模拟电路图;图3是电机驱动模块的模拟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上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为: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感应屋内的光线亮度和空气质量情况;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用于给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供电;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根据主控模块发送的信息驱动机器人运动,进行巡回检查;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主控模块的报警信息后进行报警;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模块的感应信息,并根据感应信息控制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当屋内的光线过亮或不足时,机器人对用户进行提醒,当传感器模块感应到空气质量不达标时,发信息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再发报警信息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报警,从而保证居家安全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连接。所述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亮度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亮度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亮度信息提醒用户开灯或者关灯。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光检测传感器上设有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光感度的大小而改变,当光线变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反之,电阻的阻值变小。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屋内的烟雾的浓度,并在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时,发信息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接到信息后,控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上位机。所述PM2.5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屋内的PM2.5浓度,当检测到PM2.5浓度超标时,发送信息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接到信息后,控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上位机。所述煤气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屋内的空气中煤气或天然气的含量浓度,当煤气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煤气或天然气的浓度超标时,发送信息给主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环境光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和煤气检测传感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至上位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居家控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头、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有极性电容、第一无极性电容、第一稳压芯片、第二有极性电容、第二无极性电容、第二稳压芯片、第三有极性电容和第三无极性电容;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一引脚与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的第二引脚与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一有极性电容的正极、第一无极性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一有极性电容的负极、第一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二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有极性电容的正极、第二无极性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三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和第三无极性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有极性电容的负极、第二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从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伊娃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