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塞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99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浴用品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拆卸,制造成本低的水塞组结构。其由水塞本体、盖体、伞形密封圈、中心杆、拉把头及弹性圈组成,弹性圈为一不封闭的圆圈弹性线体上形成有二个以上的凸耳,弹性圈置放于盖体上适当位置开设的弹性圈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后,大大简化了中心杆及盖体的结构,使生产工序简单,组装拆卸简易,方便了水塞组的日常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用品领域,尤指一种水塞组结构。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卫浴用品中的水塞组通常采用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的水塞组(根据台湾为水塞组之结构改良,专利号为334776)。其包括有水塞本体7、盖体8、中心杆9、拉把头10及弹性线体11。其中,该水塞本体7锁固于卫浴台座中,且水塞本体7底面设有若干胁条71及一螺孔72,盖体8具有一止水垫81,且于盖体8底面延伸一中空凸柱82,该中空凸柱82内近底端设有孔径较大的贯穿孔821,而中空凸柱82内面与贯通孔821接合处设有倒角822,盖体8上开设一与中空柱82连通的阶级孔83,中心杆9底端具有螺纹段91、顶端设一阶级部92,并在中心杆9中间二相对应处各向内开设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凹槽93,该二凹槽93间具有一撑持片94,此撑持片94顶端与凹槽93之顶面间则开设一具适当距离之缺口95,另于该凹槽93侧面向下延伸一限位槽96,弹性线体11为一中段处弯折一嵌合部111,且弹性线体11二末端处各弯折一凸耳112,拉把头10内部为一中空容室101,其底部具有螺纹段102,弹性线体11的嵌合部111嵌置于中心杆9之缺口95,由撑持片94固定弹性线体11,且使弹性线体11两端分别置于中心杆9之二凹槽93内,弹性线体11由两端凸耳112并分别置入于限位槽96中,以受到定位限制且使凸耳112凸出中心杆9外侧。此已嵌合弹性线体11的中心杆9置入盖体8的中空凸柱82中,利用凸出于中心杆9外侧的凸耳112受到中空凸柱82内面顶掣的压掣弹力。而中心杆9顶端的阶级部92则可受到盖体8上阶级孔83卡掣,限制盖体8向上运动时的最高位置,中心杆9底端的螺纹段91锁设于水塞本体7底面之螺孔72中,使中心杆9成为固定状态。盖体8利用其上所设的止水垫81卡掣于水塞本体7顶面,以实现关闭水塞本体之目的。盖体8顶面螺纹段与拉把头10的螺纹段102配合,使拉把头10在外力带动动作时,可同时带动盖体8运动。当盖体8在拉把头10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时,盖体8之中空凸柱82于中心杆9外侧作上、下运动,使得凸耳112受到中空凸柱82内面之顶压而向内收缩,但当凸耳卡于中空凸柱82内底部台阶面时,凸耳112弹力释放,凸耳112顶掣于中空凸柱82内面,由此达到固定盖体8于打开或关闭水塞本体7的高度位置,并于关闭水塞本体8时利用盖体8上的止水垫83与水塞本体7顶面顶掣,以确实关闭水塞本体7,从而实现打开或关闭水塞本体7的目的。目前还有中心杆结构为横向设有一弹簧和钢珠。(台湾为水塞组结构改良,专利号为336464),利用弹簧顶压钢珠,钢珠再顶压中空凸柱。综合这二种水塞组结构,无论是采用性线体还是采用弹簧与钢珠组合任一结构来提供夹持力,设计者始终都是围绕着中心杆进行结构的改变,但中心杆的结构都过于复杂,这势必造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序的繁杂、组装拆卸时的困难,这大大提高了生产及使用成本,采用弹性线体结构的水塞结构,由于夹持力接触点为两凸耳,易使对凸柱的压力不对称,造成中心杆偏位变形,而且该水塞组中心杆还设置有凹槽93,撑持体94、缺口95、限位槽96,其结构复杂,加工繁杂、易于损伤,且限制了其材质采用金属材料的可能。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拆卸,制造成本低的水塞组结构。本技术的水塞组结构由水塞本体、盖体、伞形密封圈、中心杆、拉把头及弹性圈组成,水塞本体为一中空座体,其内底面具有若干胁条及一螺孔,盖体底面延伸一中空凸柱,上部则开设有一与中空凸柱连通之阶级孔,中心杆置入盖体之中空凸柱内,底端螺纹段与水塞本体的螺孔相配合,顶端阶级部与盖体阶级孔相卡掣,拉把头内为一中空容室,其底部具有的螺纹段与盖体阶级孔上方的螺纹相配合,其中盖体上中空凸柱与阶级孔之间的适当位置开设有一弹性圈槽,弹性圈为一不封闭的圆圈弹性线体上形成有二个以上的凸耳,弹性圈置放于弹性圈槽内。本技术突破了以往提供夹持力来源于中心杆组件的设计思路,把弹性圈置于盖体内,从而大大简化了中心杆及盖体的结构,使生产工序简单,组装拆卸简易,方便了水塞组的日常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为习用的水塞组立体分解图;图2为习用的水塞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向上拉伸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向下压掣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弹性圈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由水塞本体1、盖体2、伞形密封圈3、中心杆4、拉把头5、弹性圈6组成。水塞本体1为一中空座体,其内底面具有若干胁条11及一螺孔12,盖体2底面延伸一中空凸柱21,盖体2上开设一与中空凸柱21连通的阶级孔22,在中空凸柱21与阶级孔22之间的适当位置开设有一环形弹性圈槽23,伞形密封圈3配合于盖体2上,中心杆4底端具有螺纹段41,其顶端设有一阶级部42,在阶级部42的下方设有一直径由小变大的倒角43,拉把头5内部设有一中空容室51(参见图4、5、6),底部具有螺纹段52,弹性圈6由一具有较强韧性的材料做成的不封密圆圈,在圆圈上间隔一定角度位置形成三个凸耳61(参见图7)。如图4所示,弹性圈6籍由其弹性,使其收缩时置放于盖体2上的弹性圈槽24内,中心杆4的尾端螺纹段41贯穿盖体2上的阶级孔22、弹性圈6、中空凸柱21,与本体1上的螺孔12相配合,拉把头5底部的螺纹段52与盖体2顶部的螺纹段相配合,而水塞本体1锁设于卫浴台座中。如图5所示,当施拉力于拉把头5,使其带动盖体2向上运动,与盖体2相配合的伞形密封圈3与盖体2一起向上运动,脱离水塞本体1的顶面,由于中心杆4底端所具有的螺纹段41锁设于水塞本体1的螺孔12内为固定状态,因此,弹性圈槽23内的弹性圈6上的三凸耳61顶掣中心杆4,盖体2伴随着中心杆4对弹性圈6反顶掣的作用力向上运动,直至盖体2上的阶级孔22与中心杆4上部的阶级部42相卡掣,限定盖体2的高度位置,此时弹性圈6提供足够大的夹持力,使盖体2稳定于打开水塞本体的高度位置,由于弹性圈6提供三点夹持点确保夹持中心杆4的夹持力均匀可靠,使盖体2更具稳定性,从而达到顺畅排水的目的。又由于中心杆4在阶级部42的下方设有一直径由小变大的倒角43,从而施力提拉拉把头5带动盖体向上运动起始,仅施加较小的力量,即可实现盖体2的向上运动。如图6所示,当施一压力于拉把头5,使其带动盖体2向下运动时,盖体2同样伴随着中心杆4对弹性圈6的反顶掣作用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盖体2上的弹性圈槽23及弹性圈6一起向下运动,弹性圈6沿着中心杆4直径由大变小运动,使盖体2顺畅可靠地向下运动,当盖体2运动至弹性圈6与中心杆4上的倒角43处时,弹性圈6夹持中心杆4,提供足够大的夹持力,确保伞形密封圈3顶掣水塞本体1,从而实现关闭水塞本体1。综上,本技术的中心杆结构简单,以致于生产过程中工序简单,可使中心杆的材质适用于塑胶或金属等各种材料,而用于提供夹持力的弹性圈采用的是具有三同心凸耳的弹性材料,可由一不封闭弹性圆圈一次成型,加工简单,且其具有的三凸耳提供三夹持点,确保夹持定位可靠,夹持力恒定,可保持盖体在打开与关闭水塞本体位置时处于稳定状态,从而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而弹性圈在压缩作用力下可直接置入盖体上的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塞组结构,由水塞本体、盖体、伞形密封圈、中心杆、拉把头及弹性圈组成,水塞本体为一中空座体,其内底面具有若干胁条及一螺孔,盖体底面延伸一中空凸柱,上部则开设有一与中空凸柱连通之阶级孔,中心杆置入盖体之中空凸柱内,底端螺纹段与水塞本体的螺孔相配合,顶端阶级部与盖体阶级孔相卡掣,拉把头内为一中空容室,其底部具有的螺纹段与盖体阶级孔上方的螺纹相配合,其特征在于:盖体上中空凸柱与阶级孔之间的适当位置开设有一弹性圈槽,弹性圈为一不封闭的圆圈弹性线体上形成有二个以上的凸耳,弹性圈置放于弹性圈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瑞铭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