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垣钊专利>正文

一种排水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59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水开关,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一端的旋钮,转轴另一端设置有凸轮滑道,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滑设在凸轮滑道内。凸轮滑道为封闭结构,其一边高,一边低,左右对称;凸轮滑道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设置有平直滑道,高、低两平直滑道之间通过斜滑道相接。凸轮滑道包括上凸轮滑道和下凸轮滑道,短传动杆通过定位块与下凸轮滑道相接,长传动杆通过定位块与上凸轮滑道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转动旋钮,传动杆上的定位块在转动的凸轮滑道中滑动,传动杆在滑动空腔内上下来回滑动,通过拉紧或松开连接在传动杆端部的传动拉索打开或关闭阀门,实现排水和储水。其运行可靠、受力均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开关,特别是一种双水槽洗涤盆的排水开关。技术背景常见洗涤盆的排水开关为单独的旋钮式或提拉式结构,如果洗涤盆为双 水槽,则必须安装两个排水开关,故其制作成本高,也比较占空间。针对这种状况,有些厂家做了些改进,如中国专利CN01258566.1中公开了一种双 旋钮式台控自动下水装置,由大、小旋钮、长丝杆、螺旋管、上、下螺套和 固定套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两个单旋钮式自动下水装置组合成一体,装配在 一个固定套内。长丝杆有两个凸台,上凸台以上为画棒状,圆棒外套有螺旋 管,上凸台与下凸台之间为螺紋状,并套有下螺套,下凸台为下螺套的限位; 螺旋管也有两个凸台,上凸台以上为圃管状,并与套在管内的长丝杆上部从 固定套上端面的中心孔伸出,上凸台顶在固定套上端面的内壁,长丝杆的上 端固连小旋钮,螺旋管的上端固连大旋钮,大旋钮位于小旋钮下方;螺旋管 的上、下凸台之间为螺紋部分,并套有上螺套,下凸台的上端面为上螺套的 限位,螺旋管下端面为下螺套的限位;上、下螺套的下端面各装有一根导线。 这种结构的双旋钮式台控自动下水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上、下螺套的导线经 常会发生相互千涉,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 靠、受力均匀、操作灵活、使用寿命长的排水开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 足之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开关,包括 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一端的旋钮,其结构特征是转轴另一端设 置有凸轮滑道,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滑设在凸轮滑道内。上述的凸轮滑道为封闭结构,其一边髙, 一边低,左右对称;凸轮滑道 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设置有平直滑道,高、低两平直滑道之间通过斜滑道相 接。 上述的凸轮滑道包括上凸轮滑道和下凸轮滑道,短传动杆通过定位块与 下凸轮滑道相接,长传动杆通过定位块与上凸轮滑道相接,短传动杆和长传动杆分别套设在凸轮底壳的两个滑动空腔内;转轴端部的凸轮滑道套设在凸 轮底壳的定位空腔内,滑动空腔设置在定位空腔侧面。上述的上凸轮滑道和下凸轮滑道相差一定角度布置,两个滑动空腔于定位空腔侧面沿180。布置。上述的滑动空腔和定位空腔之间设置有供定位块上下滑移的导向槽。 上述的凸轮底壳插套在壳体底部。本技术使用时,转动旋钮,传动杆上的定位块在转动的凸轮滑道中 滑动,传动杆在滑动空腔内上下来回滑动,通过拉紧或松开连接在传动杆端 部的传动拉索打开或关闭阀门,实现排水和储水。当长传动杆的定位块处于上凸轮滑道的高处平直滑道时,为打开状态,当其处于上凸轮滑道的低处平直滑道时,为关闭状态;当短传动杆的定位块 处于下凸轮滑道的髙处平直滑道时,为打开状态,当其处于低处平直滑道时, 为关闭状态。上、下传动杆分别处于两个滑动空腔内,其运动互不干涉,运 行可靠,沿180°设置设置的上、下传动杆在运行中受力也更加均勾。本技术既可以应用在钢质洗涤盆上,也可应用在陶瓷质洗涤盆上, 还可以应用在浴缸上,其应用范围比较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下传动杆同时处于打开状态的局部剖 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钮顺时针转过90。,上传动处于打开,下传动杆处于关闭状 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旋钮顺时针转过180。,上、下传动同时处于关闭状态的局部剖 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钮顺时针转过180。,上传动处于关闭,下传动杆处于打开状 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IO为凸轮底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上、下传动杆运动路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中l为旋钮,2为壳体,3为转轴,3.1为上凸轮滑道,3.2为下凸 轮滑道,4为凸轮底壳,4.1为定位空腔,4.2为滑动空腔,5为短传动杆, 5.1为定位块,5.2为定位孔,6为长传动杆,6.1为定位块,6.2为定位孔,7 为密封圈,8为锁紧螺母,9为壁板,IO为装饰盖,I为长传动杆的运动路径,n为短传动杆的运动路径。参见图l-图ll,本排水开关,包括设置在截面呈倒T字形的壳体2内 的转轴3,设置在转轴3—端的旋钮1,转轴另一端设置有凸轮滑道,倒L字形的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滑设在凸轮滑道内。其中,凸轮滑道包括上凸轮滑道3.1和下凸轮滑道3.2,传动杆包括长 传动杆6和短传动杆S,短传动杆通过定位块5.1与下凸轮滑道3.2相接,长 传动杆6通过定位块6.1与上凸轮滑3.1道相接,短传动杆5和长传动杆6 分别套设在凸轮底壳4的两个滑动空腔4.2内,见图10;转轴3端部的整个 凸轮滑道部分套设在凸轮底壳4的定位空腔4.1内,见图1-图4和图10,凸 轮滑道外缘紧贴定位空腔4.1内壁。凸轮底壳4插套在壳体2底部。滑动空腔4.2设置在定位空腔4.1侧面。上、下凸轮滑道均为封闭结构, 其一边高, 一边低,左右对称;上、下凸轮滑道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设置有 平直滑道,高、低两平直滑道之间通过斜滑道相接,见图5-图8;上凸轮滑 道3.1和下凸轮滑道3.2相差一定角度布置,两个滑动空腔4.2于定位空腔 4.1侧面沿180°布置。滑动空腔42和定位空腔4.1之间设置有供定位块上下滑移的导向槽。长、短传动杆底端分别设置有穿套传动拉索的定位孔6.2和5.2。长传 动杆沿I路径运动,见图11,即由A开始,顺序经过B、 C和D,最后再 次回到A进行下一次循环;短传动杆沿n路径运动,即由E开始,顺序经 过F、 G和H,最后再次回到E进行下一次循环。由于长、短传动杆的起始 位置相差一定角度,则如图ll所示,图中的AB和FG代表最髙处的平直滑 道,CD和HE代表最低处的平直滑道,其余则为斜滑道。权利要求1.一种排水开关,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转轴(3),设置在转轴一端的旋钮(1),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另一端设置有凸轮滑道,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滑设在凸轮滑道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滑道为封闭结 构,其一边高, 一边低,左右对称;凸轮滑道最髙处和最低处分别设置有平 直滑道,髙、低两平直滑道之间通过斜滑道相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滑道包括上凸轮 滑道(3.1)和下凸轮滑道(3.2),传动杆包括长传动杆(6)和短传动杆(5), 短传动杆通过定位块(5.1)与下凸轮滑道相接,长传动杆通过定位块(6.1) 与上凸轮滑道相接,短传动杆和长传动杆分别套设在凸轮底壳(4)的两个滑 动空腔(4.2)内;转轴(3)端部的凸轮滑道套设在凸轮底壳的定位空腔(4.1) 内,滑动空腔设置在定位空腔侧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凸轮滑道(3.1) 和下凸轮滑道(3.2)相差一定角度布置,两个滑动空腔(4.2)于定位空腔(4.1) 侧面沿180°布置。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空腔(4.2) 和定位空腔(4.1)之间设置有供定位块上下滑移的导向槽。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底壳(4)插套 在壳体(2)底部。7. 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开关,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转轴(3),设置在转轴一端的旋钮(1),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另一端设置有凸轮滑道,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滑设在凸轮滑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垣钊
申请(专利权)人:冯垣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