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萍萍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567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包括充气筒、右拱体、左拱体、支撑通气管和橡胶塞,所述充气筒设置在第一伸缩杆右侧,所述充气筒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所述充气筒左侧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充气筒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伸缩杆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通气管顶部相连,所述左拱体内的支撑通气管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左侧固定有左挡板,所述左牙支撑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右牙支撑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充气筒、右拱体、左拱体、支撑通气管和橡胶塞,解决了传统的防咬舌装置在使用时会阻碍人体正常呼吸同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牙床宽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Tongue guard for neur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biting tongue device for neurology, which comprises an inflatable cylinder, a right arch body, a left arch body, a supporting ventilator tube and a rubber plug. The inflatabl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a rubber plug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flatable cylinder, a second one-way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inflatable cylinder, and the inflatabl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plug. A first one-way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expansion rod,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first expansion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ventilation tube. A left baffl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between the supporting ventilation tube in the left arch body and the first expansion rod.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left tooth support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upper alveolar and lower alveolar. The upper and lower teeth of the right tooth support are provided with upper alveoli and lower alveoli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anti-biting tongue device can obstruct the normal breathing of human body while not adjusting the width of the user's tooth bed when it is used by setting an inflatable cylinder, a right arch, a left arch, a supporting ventilation tube and a rubber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在救治癫痫病人时为了防止病人在无意识状态下咬坏自己的舌头通常需要在患者口中放置棒状物来支撑上下牙床,传统的防咬舌装置结构简单,只是将上下牙齿支撑分离,但是在连接上下支撑结构中间预留的空隙较少致使患者呼吸通道狭窄,患者呼吸有些困难,传统的防咬舌装置宽度不能调节,牙床宽度因人而异,致使防咬舌装置不能够很好的与患者牙床进行贴合,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且传统的防咬舌装置固定较为困难,患者无意识状态下会吐出防咬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解决了传统的防咬舌装置在使用时会阻碍人体正常呼吸同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牙床宽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包括充气筒、右拱体、左拱体、支撑通气管和橡胶塞,所述充气筒设置在第一伸缩杆右侧,所述充气筒内部设置有橡胶塞,且橡胶塞与充气筒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充气筒左侧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充气筒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充气筒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的第一伸缩杆外壁下方安装有放气阀,所述第一伸缩杆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通气管顶部相连,所述支撑通气管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左拱体和右拱体内部,所述左拱体内的支撑通气管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左侧固定有左挡板,所述右拱体内的支撑通气管与第一伸缩杆连接处右侧固定有右挡板,所述左拱体左侧固定有左牙支撑体,所述左牙支撑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右拱体右侧固定有右牙支撑体,所述右牙支撑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和下牙槽。优选的,所述充气筒上部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底部固定在橡胶塞上。优选的,所述左拱体设置在右拱体左侧,且左拱体与右拱体表面通过弹性连接膜相连。优选的,所述左拱体和右拱体内部的支撑通气管通过第二伸缩杆相连。优选的,所述左挡板左侧与右挡板右侧通过固定带相连。(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左挡板和右挡板可与患者嘴角部位进行卡合,防止该新型被患者吞入体内,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置固定带,将其与头部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发生脱落。(2)本技术通过设置左拱体和右拱体,左拱体和右拱体两者的距离可通过改变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其与患者牙床完美配合,增加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左拱体和右拱体底部设置成弧形,底部便于舌头的放置,同时不会阻碍患者正常呼吸。(3)本技术通过设置左牙支撑体和右牙支撑体,用于与患者牙齿进行完美卡合,防止在使用时在患者口腔内发生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拱体和右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充气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挡板、2第一伸缩杆、3充气筒、4右挡板、5右拱体、6上牙槽、7固定带、8右牙支撑体、9左拱体、10弹性连接膜、11左牙支撑体、12第二伸缩杆、13下牙槽、14放气阀、15支撑通气管、16推杆、17橡胶塞、18第一单向阀、19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包括充气筒3、右拱体5、左拱体9、支撑通气管15和橡胶塞17,充气筒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2右侧,充气筒3内部设置有橡胶塞17,且橡胶塞17与充气筒3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推动橡胶塞17来实现从充气筒3向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内充气,充气筒3上部设置有推杆16,且推杆16底部固定在橡胶塞17上,充气筒3左侧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9,只允许从外部向充气筒3单向进气,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8,只允许从充气筒3向第一伸缩杆2单向进气,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的第一伸缩杆2外壁下方安装有放气阀14,用于放出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内的空气,使得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收缩,使得左拱体9和右拱体5之间间距缩短,第一伸缩杆2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通气管15顶部相连,支撑通气管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左拱体9和右拱体5内部,左拱体9设置在右拱体5左侧,且左拱体9与右拱体5表面通过弹性连接膜10相连,左拱体9和右拱体5两者连接过渡,防止连接处出现棱角划伤患者,左拱体9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左侧固定有左挡板1,右拱体5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右侧固定有右挡板4,左挡板1和右挡板4同于卡合患者的嘴角,防止患者将该新型吞入体内,左挡板1左侧与右挡板4右侧通过固定带7相连,防止该新型佩戴时发生脱落,左拱体9和右拱体5内部的支撑通气管15通过第二伸缩杆12相连,左拱体9左侧固定有左牙支撑体11,左牙支撑体1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6和下牙槽13,右拱体5右侧固定有右牙支撑体8,右牙支撑体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6和下牙槽13,上牙槽6和下牙槽13用于卡合患者的上下牙齿,防止在佩戴时该新型在患者口中发生移动。使用时,根据患者口腔牙床的宽度进行调节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通过推杆16推拉橡胶塞17通过充气筒3向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内打气,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12内气体体积增多被动伸长,使得左拱体9和右拱体5之间距离增大,手持左挡板1和右挡板4将该新型放置在患者口腔内,使得患者上下牙齿卡合在左牙支撑体11和右牙支撑体8上的上牙槽6和下牙槽13内,左拱体9和右拱体5上表面与患者上颚贴合,左拱体9和右拱体5底部的弧形空间用于放置患者的舌头,增大的弧形空间不会阻挡患者的呼吸通道,左挡板1和右挡板4可与患者嘴角部位进行卡合,防止该新型被患者吞入体内,在左挡板1和右挡板4之间设置的固定带7,可将其与头部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发生脱落。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充气筒3、右拱体5、左拱体9、支撑通气管15和橡胶塞17,解决了传统的防咬舌装置在使用时会阻碍人体正常呼吸同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牙床宽度进行调节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包括充气筒(3)、右拱体(5)、左拱体(9)、支撑通气管(15)和橡胶塞(1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筒(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2)右侧,所述充气筒(3)内部设置有橡胶塞(17),且橡胶塞(17)与充气筒(3)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充气筒(3)左侧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9),所述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8),所述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的第一伸缩杆(2)外壁下方安装有放气阀(14),所述第一伸缩杆(2)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通气管(15)顶部相连,所述支撑通气管(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左拱体(9)和右拱体(5)内部,所述左拱体(9)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左侧固定有左挡板(1),所述右拱体(5)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右侧固定有右挡板(4),所述左拱体(9)左侧固定有左牙支撑体(11),所述左牙支撑体(1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6)和下牙槽(13),所述右拱体(5)右侧固定有右牙支撑体(8),所述右牙支撑体(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牙槽(6)和下牙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防咬舌器,包括充气筒(3)、右拱体(5)、左拱体(9)、支撑通气管(15)和橡胶塞(1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筒(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2)右侧,所述充气筒(3)内部设置有橡胶塞(17),且橡胶塞(17)与充气筒(3)内壁之间为过盈连接,所述充气筒(3)左侧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9),所述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8),所述充气筒(3)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的第一伸缩杆(2)外壁下方安装有放气阀(14),所述第一伸缩杆(2)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撑通气管(15)顶部相连,所述支撑通气管(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左拱体(9)和右拱体(5)内部,所述左拱体(9)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左侧固定有左挡板(1),所述右拱体(5)内的支撑通气管(15)与第一伸缩杆(2)连接处右侧固定有右挡板(4),所述左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高萍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