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炉渣泵电机及炼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31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炉渣泵电机及炼铁装置,属炼铁设备领域。井炉渣泵电机包括机壳、端盖、定子、电枢和输出轴,端盖固定于机壳的一端,定子设于机壳内,电枢位于定子的中部,输出轴的贯穿电枢且输出轴的一端穿出端盖,端盖与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与抵接块,密封圈设于端盖与机壳之间并向远离输出轴的方向支出,抵接块同时抵接于端盖与机壳的外壁以及密封圈的支出部位。上述井炉渣泵电机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井炉渣泵电机的密封性及稳定性,避免炉渣在电机运转过程中进入电机的缝隙中,磨损或堵塞电机,产生安全隐患。炼铁装置通过设置散热叶片,不仅能起到减震效果,而且还能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炉渣泵电机及炼铁装置
本技术涉及炼铁设备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井炉渣泵电机及炼铁装置。
技术介绍
炉渣泵属于渣浆泵类,通常,炉渣泵的作用是输送炼铁过程中的灰渣和水的混合物,因此其工作介质是水和炉渣的混合物,对金属的磨损和腐蚀都很严重。炉渣经叶轮升压后,会由轴封处漏出或在轴封的动、静间隙处积存,造成该处的磨损与腐蚀。因此,需对现有的炼铁设备用井炉渣泵电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井炉渣泵电机,上述井炉渣泵电机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井炉渣泵电机的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避免炉渣在电机运转过程中进入电机的缝隙中,磨损或堵塞电机,甚至产生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铁装置,该炼铁装置一方面能够对井炉渣泵电机起到减震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炉渣泵电机,其包括机壳、端盖、定子、电枢、输出轴,端盖固定于机壳的一端,定子设置于机壳内,电枢位于定子的中部,输出轴的贯穿电枢且输出轴的一端穿出端盖,端盖与机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与抵接块,密封圈设置于端盖与机壳之间并向远离输出轴的方向支出,抵接块同时抵接于端盖的外壁、机壳的外壁以及密封圈的支出部位。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抵接块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抵接块以及第二抵接块。第一抵接块包括用于与第二抵接块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用于抵接端盖的外壁的第二连接面,第二抵接块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面连接的第三连接面以及用于抵接机壳的外壁的第四连接面,第一连接面的靠近端盖的一端抵接于密封圈的支出部位。第二抵接块的第三连接面具有与支出部位配合抵接的台阶。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抵接块设有卡槽,卡槽包括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一端开设于第一连接面且沿垂直于第一连接面的方向朝远离第一连接面的一面延伸,第二卡槽的一端与第一卡槽连通,第二卡槽的另一端沿平行于第一连接面的方向朝第二连接面延伸,第二抵接块的第三连接面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接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卡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用于与第一卡槽配合,第二卡接部用于与第二卡槽配合。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输出轴的靠近端盖的一端套设有至少一个减震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减震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减震环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等距间隔套设于输出轴的靠近端盖的一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减震环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第二缓冲层连接于第一缓冲层的远离电枢的一侧,第三缓冲层连接于第二缓冲层的远离第一缓冲层的一侧,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以及第三缓冲层的直径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定子具有偶数个相同的定子铁芯,偶数个定子铁芯呈圆形排布,每个定子铁芯具有供定子线圈穿过的通道。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输出轴的远离端盖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承。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炼铁装置,该炼铁装置包括上述井炉渣泵电机,井炉渣泵电机的转子铁芯的两端设置有转子压圈,转子压圈的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散热叶片。本技术实施例中井炉渣泵电机及炼铁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井炉渣泵电机的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避免炉渣在电机运转过程中进入电机的缝隙中,磨损或堵塞电机,甚至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在井炉渣泵电机的转子铁芯的两端设置有转子压圈,并在转子压圈的周向方向设置散热叶片,一方面能够对井炉渣泵电机起到减震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中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中第一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中第二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井炉渣泵电机中减震环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井炉渣泵电机;11-机壳;12-端盖;13-定子;14-电枢;15-输出轴;151-减震环;1511-第一缓冲层;1512-第二缓冲层;1513-第三缓冲层;152-支撑轴承;16-密封机构;161-密封圈;1611-第一密封面;1612-第二密封面;1613-周向面;162-第一抵接块;1621-第一连接面;1622-第二连接面;163-第二抵接块;1631-第三连接面;1632-第四连接面;1633-台阶;17-卡槽;171-第一卡槽;172-第二卡槽;18-卡接部;181-第一卡接部;182-第二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水平”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炉渣泵电机10,其包括机壳11、端盖12、定子13、电枢14和输出轴15,其余结构参照现有的电机结构设置。端盖12固定于机壳11的一端,定子13设置于机壳11内,电枢14位于定子13的中部,输出轴15的贯穿电枢14且输出轴15的一端穿出端盖12,端盖12与机壳11的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炉渣泵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端盖、定子、电枢、输出轴,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枢位于所述定子的中部,所述输出轴的贯穿所述电枢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机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与抵接块,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机壳之间并向远离所述输出轴的方向支出,所述抵接块同时抵接于所述端盖的外壁、所述机壳的外壁以及所述密封圈的支出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炉渣泵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端盖、定子、电枢、输出轴,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枢位于所述定子的中部,所述输出轴的贯穿所述电枢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机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与抵接块,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机壳之间并向远离所述输出轴的方向支出,所述抵接块同时抵接于所述端盖的外壁、所述机壳的外壁以及所述密封圈的支出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炉渣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抵接块以及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抵接块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用于抵接所述端盖的外壁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抵接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的第三连接面以及用于抵接所述机壳的外壁的第四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圈的所述支出部位;所述第二抵接块的所述第三连接面具有与所述支出部位配合抵接的台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炉渣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块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面延伸,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方向朝所述第二连接面延伸,所述第二抵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超刘代伟唐杰李锦奎王韬
申请(专利权)人: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