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建强专利>正文

家用节水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21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家用节水供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带有面盆及水龙头,面盆底部接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技术特点是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储水器内有中水空间和自来水空间,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的中水空间,中水空间通过控制阀与位于面盆上部的中水水龙头连接,中水空间出口与便池间有连接管路,自来水空间连接自来水进管和自来水出管,自来水出管通过控制阀与自来水水龙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生活用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沉淀、过滤,并将处理后得到的中水进行储存,通过储水器有机地将中水和自来水储存,满足不同用途使用不同的水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生活用污水处理及供应日常生活用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节约用水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家庭所排放的污水,目前有多种技术使之净化,以求能够再利用,大多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过滤、杀菌等方式。为了使处理后的污水及正常的自来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方便使用的家庭生活用具,人们也在积极构思,但功能及结构方式各有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节水供水装置,将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的供水及正常的自来水供水结合起来,构造简单,占用空间小,节能不用电。本技术的家用节水供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带有面盆及水龙头,面盆底部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储水器内有中水空间和自来水空间,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的中水空间,中水空间通过控制阀与位于面盆上部的中水水龙头连接,中水空间出口与便池间有连接管路,自来水空间连接自来水进管和自来水出管,自来水出管通过控制阀与自来水水龙头连接。所述储水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的中水进口上带有单向浮球阀,壳体内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一推板,推板上方为中水空间,推板下方为一胶囊,推板固定在胶囊的顶部,胶囊内连接一弹性件,弹性件的顶部与胶囊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底部与壳体的底座固定连接,胶囊下部连接自来水进管和自来水出管。储水器的作用是储存中水、自来水,并对中水加压,对自来水储能。其工作原理是当自来水经控制阀经自来水进管进入胶囊内时,推动固定在胶囊顶部的推板上升,从而对胶囊外的中水施加压力,使中水获得压力。推板上升的同时拉动弹性件使其拉伸,从而达到储能的目的。所述弹性件最好为橡胶拉力带。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依次由沉淀池、油水分离器、过滤器组成,沉淀池上带有粗物分离罩,粗物分离罩接面盆底部。所述的沉淀池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四级沉淀槽组成,沉淀槽由设置在沉淀池内的隔板形成,相邻的沉淀槽间的部分隔板高度低于其它高度形成溢流口。通过四级沉淀,提高处理效果。所述的过滤器最好依次由粗过滤器、细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组成。同样多级过滤,有效地提高处理后的水质。本技术在分离罩内可设置有刀片,刀片通过转动轴与水流式涡轮机连接。水流式涡轮机与自来水总接口连接,出口通过控制阀与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连接。只要使用自来水或储存自来水都会有自来水经过涡轮机,从而使刀片转动、工作,以粉碎分离罩内的粗物。油水分离器上带有溢流油孔,最后一级过滤器上带有溢流排污管,溢流油孔与溢流排污管相连,排至下水管道。所述控制阀可以是按照各自的控制方式使用已有技术的结构方式,但最好通过一个总的部件以实现各控制要求,一种方式为由阀体和阀芯组成,阀体上设置由六个阀口,每两个形成一组进口和出口,阀芯上设置有三个凹槽,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导通,自来水水龙头及中水水龙头截止,阀芯逆时针转动90度,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中水水龙头截止,自来水水龙头导通,阀芯继续顺时针回转45度,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中水水龙头、自来水水龙头截止,于阀芯中间位置再顺时针转动45度时,中水水龙头、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导通,自来水水龙头截止。控制阀的作用是控制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自来水水龙头、中水水龙头的截止与导通。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将生活用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沉淀、过滤,并将处理后得到的中水进行储存,通过储水器有机地将中水和自来水储存,满足不同用途使用不同的水质。污水处理装置得到的粗物通过设置的水流式粉碎机进行打碎。水流式粉碎机利用水流动的能量进行驱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与家庭使用的面盆结合,不多占用空间,整个过程不消耗电,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储水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控制阀处于中间位置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图;图7为控制阀于中间位置逆时针转动90度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图;图9为控制阀于中间位置逆时针转动45时结构示意图;图10图9的俯视结构图;图11为控制阀于中间位置顺时针转动45度时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结构图。图中1外壳 2面盆 3涡轮机 4沉淀池 5隔板 6油水分离器 7第一级过滤器 8第二过滤器 9活性炭过滤器 10溢流油孔 11溢流排污管 12储水器 13中水出口 14储水器自来水进管 15储水器自来水出管 16分离罩 17刀片 18自来水水龙头 19中水水龙头 20控制阀 21支脚 22、23单向浮球阀 24推板 25弹性件 26胶囊 27壳体 28底座 29便池进管 30自来水总接口 31阀体 32阀芯 3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面盆2的漏水口连接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分离罩16、沉淀池4、油水分离器6及三级过滤器。分离罩16与面盆2连接,分离罩并且连接在沉淀池内。沉淀池由隔板5形成四级沉淀槽,相邻的沉淀槽间的隔板有缺口(即部分隔板的高度低于其它正常隔板的高度)形成溢流口,水从这些溢流口一级一级的经过四个沉淀槽。经过沉淀池后于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油水分离器6,油水分离器采用工业上常用的栅格式结构方式,其上带有溢流油孔10,油水分离器6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由第一级过滤器7(粗过滤器)、第二级过滤器8(细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9组成。活性炭过滤器9上带有溢流排污管11。活性炭过滤器连接储水器12。污水处理过程为当用过的自来水即污水经面盆2上的漏水口漏下,流至沉淀池4的第一级沉淀槽中的分离罩16中,分离罩将杂物与水分离。分离后的杂物留在罩内待粉碎,而水则流向第二、三、四级沉淀槽沉淀后漏向油水分离器6将水中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密度低于水的油类物质分离出来,经分离器上的溢流油孔10排向溢流污水管11至下水管道。而水则流向过滤器,经3-5毫米粗砾石(第一级过滤器7),1-2毫米细砂石(第二级过滤器8)过滤后至活性炭过滤器9除异味过滤。过滤后的水即中水经单向浮球阀22流向储水器12储存。当储水器内的中水蓄满时,单向浮球阀22在浮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多余的中水即经单向浮球阀22上方旁边的溢流排污管11排至下水道。如图3,储水器包括壳体27,壳体顶部的中水进口上带有单向浮球阀22,壳体内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一推板24,推板上方为中水空间,推板下方为一胶囊26,推板固定在胶囊的顶部,胶囊内连接一弹性件25(橡胶拉力带),弹性件的顶部与胶囊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底部与壳体的底座28固定连接,胶囊下部连接自来水进管14和自来水出管15。储水器的作用是储存中水、自来水,并对中水加压,对自来水储能。其工作原理是当自来水经控制阀经自来水进管进入胶囊内时,推动固定在胶囊顶部的推板上升,从而对胶囊外的中水施加压力,使中水获得压力。推板上升的同时拉动弹性件使其拉伸,从而达到储能的目的。自来水总接口30经水流式涡轮机3流至控制阀20控制后,再经储水器自来水进管14进入储水器的胶囊腔内储存。用时则从胶囊经自来水出管15返回到控制阀20经控制后流向面盆上的自来水水龙头18。整机工作原理如下当用自来水时,将控制阀20(固定在面盆旁)逆时针转动90°(见图7、图8),这时通向储水器的自来水进管被切断,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节水供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带有面盆及水龙头,面盆底部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储水器内有中水空间和自来水空间,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储水器的中水空间,中水空间通过控制阀与位于面盆上部的中水水龙头连接,中水空间出口与便池间有连接管路,自来水空间连接自来水进管和自来水出管,自来水出管通过控制阀与自来水水龙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建强周正泓
申请(专利权)人:耿建强周正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