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140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30
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力接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顶壁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垂直于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旋转轴线的驱动力接收端平面形成非垂直的夹角;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位置可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处理盒壳体的顶壁上设置第一导向部,并在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端部设置位置可相对于感光鼓和/或显影辊变化的驱动力接收组件,进而使得处理盒以倾斜的方式平顺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处理盒是一种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的碳粉盒,处理盒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包含壳体、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等。处理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是可拆卸的,便于设备的保养。处理盒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传统的安装方式是垂直或者平行地装入,但现在也出现了以倾斜的方式装入的处理盒,如公开号为CN105785739A、CN106647208A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处理盒,通过在处理盒的端板上设置安装导向部,使得处理盒可以以倾斜的方式装入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市面上大部分处理盒都是采用传统的垂直或平行的方式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者在使用以倾斜方式安装的处理盒时,总是习惯将处理盒摆正后再进行安装,导致无法顺利地将此类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另外,公开号为CN106647208A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所揭示的为了便于处理盒倾斜安装的联动机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力接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顶壁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垂直于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旋转轴线的驱动力接收端平面形成非垂直的夹角;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位置可发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力接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顶壁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垂直于感光鼓和/或显影辊旋转轴线的驱动力接收端平面形成非垂直的夹角;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位置可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力接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位于第二位置时,驱动力接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旋转轴线不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位于第二位置时,驱动力接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的旋转轴线平行但不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位于第二位置,在处理盒完成安装后,驱动力接收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位于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能够使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从第二位置回位至第一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设置于位于所述感光鼓和/或显影辊端部的装配槽内,所述驱动力接收组件包括一端伸出于所述装配槽外的驱动力接收头和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的滑座,所述滑座通过第一滑动导向机构与所述装配槽底部滑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学良黄乐冯杰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润鑫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