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007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当系统被配置为模拟页岩储层环境时,高压气源可以与气体流通口连通向岩心夹持器中注入高压气体,使得页岩岩心模拟实现储层状态;当系统被配置为模拟页岩现场取芯过程时,气体流通口与回压控制器连通,回压控制器与计量装置连通,通过控制气体流通口与回压控制器的连通次数和连通时间,分多个时间段来模拟和计量从井底到井口取芯过程的第一损失气量以及从井口出筒到封罐过程的第二损失气量,加和得到总损失气量,以克服理论推导的局限性,更加符合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指导页岩的实际开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发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让全世界都兴起了“页岩气热”,我国也不例外。准确评价页岩气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页岩含气量是计算页岩储量的关键参数。页岩储层与常规储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页岩气以吸附气的形式存在,因此,页岩含气量不能像常规储层一样通过测定有效孔隙体积来确定其储量。而在测试页岩含气量的过程中,损失气量的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损失气量,对于评价页岩气的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SY/T6940-2013《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详细介绍了现场页岩含气量的测试过程。其中,页岩含气量在实验中是由解吸气量、残余气量和损失气量三部分的总和,解吸气量和残余气量均是通过样品实测可得,损失气量则是通过解吸气量回归所得,在现有技术中损失气量的回归通常采用USBM线性回归法而得到,即以标准状态下累积解吸量为纵坐标,时间的平方根为横坐标作图,在解吸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压气源(1)、环压泵(2)、岩心夹持器(3)、回压控制器(4)、压力传感器(5)和计量装置(6),其中,所述岩心夹持器(3)夹持页岩岩心;所述岩心夹持器(3)开设有气体流通口(301)、围压进入口(302)和传感器接入口(303),所述压力传感器(5)插入所述传感器接入口(303),所述环压泵(2)与所述围压进入口(302)连通;所述高压气源(1)与所述气体流通口(301)之间配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气体流通口(301)与所述回压控制器(4)之间配置有第二阀门(8),所述回压控制器(4)与所述计量装置(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压气源(1)、环压泵(2)、岩心夹持器(3)、回压控制器(4)、压力传感器(5)和计量装置(6),其中,所述岩心夹持器(3)夹持页岩岩心;所述岩心夹持器(3)开设有气体流通口(301)、围压进入口(302)和传感器接入口(303),所述压力传感器(5)插入所述传感器接入口(303),所述环压泵(2)与所述围压进入口(302)连通;所述高压气源(1)与所述气体流通口(301)之间配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气体流通口(301)与所述回压控制器(4)之间配置有第二阀门(8),所述回压控制器(4)与所述计量装置(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1)包括:气罐(101)和增压泵(102),所述气罐(101)与所述增压泵(102)连通,所述增压泵(102)在所述系统被配置为模拟页岩储层环境时与所述气体流通口(3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页岩现场取芯过程中损失气量模拟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明何家欢李农邓晓航杨雨陈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力特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