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联合专利>正文

地漏防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02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漏防味器,它由内筒1、外筒2、软体圆筒3组成,圆柱形内筒1上部与外筒2卡扣连接,在圆柱形外筒2的上部带有圆锥形卡槽,软体圆筒3通过内筒1与外筒2卡扣夹在中间,其下部露出一段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薄型软体的结构,使其在下水过后,自动封口,粘贴在一起,起到密封防止异味的作用,它并不改变原有排水系统的建筑结构,易于安装,密封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或民用建筑排水系统的防味器,特别是地漏防味器。通常使用的普通排水地漏由于其防止异味性能差,而给人们生活带来麻烦,即使是使用带有防味的地漏,由于其结构复杂,易于损坏,效果不理想而难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漏防味器,它不仅防味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易于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内筒(1)、外筒(2)、软体圆筒(3)组成,圆柱形内筒(1)上部与外筒(2)卡扣连接,在圆柱形外筒(2)的上部带有圆锥形卡槽,软体圆筒(3)通过内筒(1)与外筒(2)卡扣夹在中间,其下部露出一段长度足以吸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薄型软体的结构,使其在下水过后,自动封口,粘贴在一起,起到密封防止异味的作用,它并不改变原有排水系统的建筑结构,易于安装,密封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气味密封器由内筒1、外筒2、软体圆筒3组成,内筒1和外筒2均采用不受腐蚀(耐酸、耐碱)硬质塑料以及软体圆筒3用0.02毫米厚的超薄膜塑料组合而成。将内筒1和外筒2制成两个硬质塑料锥型管筒,然后将0.02毫米厚的超薄塑料(做成筒形)夹在内外两个硬质塑料锥型筒之间,下端长出200毫米,即组合成成品。将该防味器装在下水管道地漏口处,即可达到防止下水管内臭味上返的目的。该防味器不影响下水,下水过后,简形超薄塑料即自动封口,粘贴在一起,起到密封作用。密封严密,下水道封塞,污水返不上来,轻便、经济、耐用。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防味器,它由内筒(1)、外筒(2)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软体圆筒(3),圆柱形内筒(1)上部与外筒(2)卡扣连接,在圆柱形外筒(2)的上部带有圆锥形卡槽,软体圆筒(3)通过内筒(1)与外筒(2)卡扣夹在中间,其下部露出一段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防味器,其特征在于内筒(1)和外筒(2)均采用不受腐蚀、耐酸、耐碱硬质塑料以及软体圆筒(3)用0.02毫米厚的超薄膜塑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地漏防味器,它由内筒1、外筒2、软体圆筒3组成,圆柱形内筒1上部与外筒2卡扣连接,在圆柱形外筒2的上部带有圆锥形卡槽,软体圆筒3通过内筒1与外筒2卡扣夹在中间,其下部露出一段长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薄型软体的结构,使其在下水过后,自动封口,粘贴在一起,起到密封防止异味的作用,它并不改变原有排水系统的建筑结构,易于安装,密封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文档编号E03C1/28GK2425140SQ0021202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联合 申请人:张联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漏防味器,它由内筒(1)、外筒(2)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软体圆筒(3),圆柱形内筒(1)上部与外筒(2)卡扣连接,在圆柱形外筒(2)的上部带有圆锥形卡槽,软体圆筒(3)通过内筒(1)与外筒(2)卡扣夹在中间,其下部露出一段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联合
申请(专利权)人:张联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