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清文专利>正文

翻板式防反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930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地漏本体为碗状凹槽结构,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阀门体为锥形,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可上下翻动。利用下水与配重块之间的重量变化,控制隔味翻板的动作,当水倒入地漏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隔味翻板克服配重块的重量向下翻转,使阀门体的下水底孔打开,水流由本体的下水口流入下水道;当水排净后,隔味翻板在其配重块的作用下,向上翻转紧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底孔,使下水道与地漏之间的通道关闭,防止了下水道中的污水和异味通过地漏反串到室内,保证了室内的卫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对现有的下水道地漏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属于卫生洁具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下水道地漏为环状环状凹槽结构,中部为下水孔,上部设有碗状隔味罩,通过凹槽中的水将异味隔离,但如果凹槽中没有水时,地漏则无法起到隔味作用,影响了地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通过翻盖机构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异味散发。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地漏本体为碗状凹槽结构,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阀门体为锥形,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可上下翻动。上述的网状地漏盖的中部也可加装一个能拆卸的小盖板,拆掉后可将洗衣机的下水管插入,完成洗衣机洗水的排放。当水倒入地漏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隔味翻板克服配重块的重量向下翻转,使阀门体的下水底孔打开,水流由本体的下水口流入下水道;当水排净后,隔味翻板在其配重块的作用下,向上翻转紧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底孔,使下水道与地漏之间的通道关闭,防止了下水道中的污水和异味通过地漏反串到室内。本技术与现有凹槽式地漏相比,积极效果在于配重式翻板结构利用下水与配重块之间的重量变化,控制隔味翻板的动作,实现地漏与下水通道的启闭,保证了到水时地漏通畅,无水时地漏关闭,有效的将下水、异味封闭隔离,保证了室内的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地漏本体1为碗状凹槽结构,底部为下水口9,本体1上盖有网状地漏盖7,地漏盖7的中部设有活动的小盖板4,阀门体3为锥形,扣在地漏本体1的上端口,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10,环状吊耳8套卡在阀门体3的下部,隔味翻板5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8上并设有配重块6,隔味翻板5的前端扣在阀门体3的下水底孔10上,可上下翻动,在隔味翻板5和下水底孔10之间还设有密封胶垫2。权利要求1.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地漏本体为碗状凹槽结构,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其特征在于阀门体为锥形扣在地漏本体的上端口,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网状地漏盖的中部装置有能拆卸的小盖板。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地漏本体为碗状凹槽结构,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阀门体为锥形,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可上下翻动。利用下水与配重块之间的重量变化,控制隔味翻板的动作,当水倒入地漏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隔味翻板克服配重块的重量向下翻转,使阀门体的下水底孔打开,水流由本体的下水口流入下水道;当水排净后,隔味翻板在其配重块的作用下,向上翻转紧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底孔,使下水道与地漏之间的通道关闭,防止了下水道中的污水和异味通过地漏反串到室内,保证了室内的卫生。文档编号E03C1/282GK2883511SQ20062002836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许清文 申请人:许清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地漏本体为碗状凹槽结构,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其特征在于:阀门体为锥形扣在地漏本体的上端口,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许清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