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蕴彰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阻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4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在中空的地漏壳体内铰连有一可翻转的盖板,盖板为重力偏心式,在地漏壳体内腔内凸有防止盖板过量翻转的挡块和环形卡台,地漏壳体顶部壁板上开设有滤孔,当污水由滤孔排入地漏壳体内腔盖板上部后,在水的压力作用下盖板顺时针偏转使污水排入管道,污水排尽后,翻转盖板在其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又自动恢复至原水平封闭状态,即解决了排污堵塞问题,又达到了阻臭和污水上返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污装置,特别是一种防堵阻臭地漏。目前的地漏均是由一个扣碗状的铁壳反扣在排水管管口的环槽中,然后在其上扣放一个铁篦子,平时靠环槽中的水进行密封,以防排水管内的臭气上返,而排污时,则靠水池内的流水压力进行排泄。这种结构的地漏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扣放不合适或安装不就位往往造成不受渗漏,稍有杂物,很易造成堵塞,而经常需揭开铁篦并用手提起地漏使存水排出,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极不卫生,因为现有地漏只有用手才能放入或移出。另外,由于地漏与水管口接触吻合不好或由于扣放时放偏,往往形不成水封面,因此,在夏季常造成臭气的上返。特别是居住在楼房低层的住户,常因污水管堵塞后造成污水的上返,造成污水到处流淌。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可偏转的盖板的排污通畅,可防堵阻臭的地漏。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中空的地漏壳体内铰连有一可翻转的盖板,盖板为重力偏心式,在地漏壳体内腔内凸有防止盖板过量翻转的挡块和环形卡台,地漏壳体顶部壁板上开设有滤孔,当污水由滤孔排入地漏壳体内腔盖板上部后,在水的压力作用下盖板顺时针偏转使污水排入管道,污水排尽后,翻转盖板在其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又自动恢复至原水平封闭状态,即解决了排污堵塞问题,又达到了阻臭和污水上返的目的。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可行、清洁卫生。翻转盖板既可自动排污、又可自动封闭阻止污水管内臭气返味及污水上返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由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中可动翻板的结构图。图4为图3的B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在中空的壳体2内腔铰连有一翻转盖板3,翻转盖板3将中空的壳体2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在翻转盖板3的两侧面的壳体2内腔对应处设置有卡台5,中空的壳体2为下部敞口的扣碗状,壳体2的顶部平板2A上开有滤漏孔1,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中空的壳体2是由顶部均匀开有滤漏孔1的平板2A和与其为一体或相吻合扣盖的下凸的圆柱段或圆锥段筒状壳壁2B构成,筒状壳壁2B下端是一与排水管口相扣放的敞口2C,在敞口处2C的筒状壳壁内壁内凸有一限位挡块6,翻转盖板3通过销轴4铰连在筒状壳壁2B内腔中下段,翻转盖板3为重力偏心式或弹簧拉回式结构。参见图1、图3和图4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与翻转盖板3相铰接的销轴4轴线处的一侧是呈倾斜面半圆状或在其外缘设置有重力附加块7的回位面3A,翻转盖板3轴线的另一侧为平板状且自重小于回位面3A的开启面3B,翻转盖板3的中部结合处是一与穿固于筒状壳壁2B上的销轴4活动套装的轴套3C,在回位面3A的下部及开启面3B的上部的筒状壳壁2B内腔对应处设置有内凸的环形卡台5。参见图3至图5。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翻转盖板3是一阶梯形的圆板状或矩形板状,回位面3A的位置高度在开启面3B上部,回位面3A下部系连有拉簧8,3A和3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挡块6设置在开启面3B侧下部筒状壳壁2B的内侧。参见图1和图5除了采用斜面式结构以外,也可在回位面3A边缘处设置重物7,该重物也可挂连在回位面下部。此外,在销轴或翻转盖板之间可套装上扭簧,或在回位面3A底部系连拉簧8,其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参见图5回位面设计成由高到低的斜面状的作用是增加回位面3A的自重,以便翻转后能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回位,其另一目的是为使流入其上部污水能向回位面3B一侧流动,以便使3B侧水的容积空间增大,当其上水的压力大于回位面自重作用力时则可自动实现翻转泄污。两个面的高度位置差的设计原理也是为此目的服务的,如采用附连重物7和系连弹簧8的翻转结构,回位面3A可为平面形状。环状内凸的卡台5是筒状壳壁2B的一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回位面3B下翻和阻止开启面上翻。起到了平时的自动接触封闭作用,故臭气不能上返,如果有污水上返,则首先与开启面下部接触并对其产生向上作用力,但由于环形卡台5和翻转盖板3之间的巧妙设计,合理配置,会使翻转盖板3越压越紧,以实现可靠的密封,防止了低住层居民因下水管堵塞而产生的污水返冒现象。图1所示的壳壁上段为锥段状,是便于水的汇流并与现有地漏孔相配置,图5所示的是壳体为圆壳扣碗状的一种形式,壳体2的顶部面可以与地漏下部壳体作成一体的,也可是一块单独的开有孔洞的滤篦,以便于清洗内部。其工作原理是当污水由水池注入壳壁内并达到一定量时,盖板则顺时针打开,污水由开启面一侧排出,然后在回位面自重作用下自动恢复原水平封闭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防堵阻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在中空的壳体2内腔铰连有一翻转盖板3,翻转盖板3将中空的壳体2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在翻转盖板3的两侧面的壳体2内腔对应处设置有卡台5,中空的壳体2为下部敞口的扣碗状,壳体2的顶部平板2A上开有滤漏孔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征在于中空的壳体2是由顶部均匀开有滤漏孔1的平板2A和与其为一体或相吻合扣盖的下凸的圆柱段或圆锥段筒状壳壁2B构成,筒状壳壁2B下端是一与排水管口相扣放的敞口2C,在敞口处2C的筒状壳壁内壁内凸有一限位挡块6,翻转盖板3通过销轴4铰连在筒状壳壁2B内腔中下段,翻转盖板3为重力偏心式或弹簧拉回式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征在于与翻转盖板3相铰接的销轴4轴线处的一侧是呈倾斜面半圆状或在其外缘设置有重力附加块7的回位面3A,翻转盖板3轴线的另一侧为平板状且自重小于回位面3A的开启面3B,翻转盖板3的中部结合处是一与穿固于筒状壳壁2B上的销轴4活动套装的轴套3C,在回位面3A的下部及开启面3B的上部的筒状壳壁2B内腔对应处设置有内凸的环形卡台5。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阻臭地漏,其特征在于翻转盖板3是一阶梯形的圆板状或矩形板状,回位面3A的位置高度在开启面3B上部,回位面3A下部系连有拉簧8,3A和3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挡块6设置在开启面3B侧下部筒状壳壁2B的内侧。专利摘要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在中空的地漏壳体内铰连有一可翻转的盖板,盖板为重力偏心式,在地漏壳体内腔内凸有防止盖板过量翻转的挡块和环形卡台,地漏壳体顶部壁板上开设有滤孔,当污水由滤孔排入地漏壳体内腔盖板上部后,在水的压力作用下盖板顺时针偏转使污水排入管道,污水排尽后,翻转盖板在其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又自动恢复至原水平封闭状态,即解决了排污堵塞问题,又达到了阻臭和污水上返的目的。文档编号E03C1/28GK2122179SQ9222306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沙蕴彰 申请人:沙蕴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堵阻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在中空的壳体2内腔铰连有一翻转盖板3,翻转盖板3将中空的壳体2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在翻转盖板3的两侧面的壳体2内腔对应处设置有卡台5,中空的壳体2为下部敞口的扣碗状,壳体2的顶部平板2A上开有滤漏孔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蕴彰
申请(专利权)人:沙蕴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