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一然专利>正文

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3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属于建筑物排水设施领域,用于解决地漏排水通畅、避免臭气外逸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漏碗、漏盖和漏箅组成,改进后的漏盖为比重小于水的封闭轻质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碗下方与下水管道相接,二者的内壁平滑相接,漏盖的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的内径。废水经漏箅流入漏碗后,封闭的轻质漏盖在浮力作用下浮起,废水经漏碗下方的下水管道流走。排净废水后,漏盖在重力作用下必然置于漏碗下方,将漏碗下方的出口封住,从而防止臭气外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排水通畅、密封可靠、彻底解决了臭气外逸的难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庭下水的室内卫生管道部件,属建筑物排水设施

技术介绍
现有室内的地漏多由铸铁漏碗、漏盖和漏箅组成。参见图1,漏盖形如开口向下的球冠,罩在漏箅下方的下水管道口上。在球冠边缘上设有几个小凸台,使球冠边缘与下水管道口间留有间隙,以使经漏箅过滤后的废水顺利流入下水管道。另外,下水管道口和漏盖球冠应形成水封,以防止下水管道的臭气通过球冠边缘与下水管道口间的间隙窜入室内。但使用中发现,由于气候干燥或长时间没有排水,漏碗内的废水被蒸发而使水封失去作用,导致臭气外逸。另外,漏盖球冠边缘与下水管道口间的间隙又常被废水中残留的渣屑堵塞,造成排水不畅,清理也较困难,使用者颇感不便。有鉴于此,对现有结构的铸铁式地漏加以改进,是人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排水通畅、密封可靠,能彻底避免臭气外逸的室内防臭密封地漏。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它包括漏碗、漏盖和盖于漏碗上的漏箅,漏盖位于漏碗内,其改进是,漏盖为比重小于水的封闭轻质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该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盖外壁平滑,漏盖的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的内径,漏碗下方与下水管道相接。上述室内防臭密封地漏,所述漏盖为薄壁空心球、椭圆球或空心仿棰体。本技术所提供的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废水经漏箅流入漏碗后,封闭的轻质球形或仿棰形漏盖在浮力作用下浮起,废水经漏碗下方的下水管道流入下水系统。排净废水后,漏盖在重力作用下必然置于漏碗底部,将漏碗下方的出口封住,从而避免臭气外逸。本技术结构简单,排水通畅,密封可靠,彻底解决了臭气外逸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漏箅1,漏碗2,漏盖3,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盖3-1,水封4,下水管道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本技术的漏碗2下方与下水管道5相接,也可将二者制为一体。漏碗2上盖有漏箅1,漏盖3-1置于漏碗2内。本实施例图中的漏盖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薄壁空心仿棰体,其外壁平滑,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的内径,以便将漏碗下方的下水口封住。椭圆形或仿棰体形与球形相比,椭圆形或仿棰体形的结构更为适宜。这是因为椭圆形或仿棰体形的上部均为椭圆或类椭圆,在漏碗纵向尺寸限定为70~150毫米的情况下,漏盖的纵向尺寸更小些,水平方向尺寸可以更大些,以充分利用漏碗的空间,形成更大体积的漏盖、具备更大的浮力。而且仿棰体的下部为锥形,密封及定位效果会更好一些。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它包括漏碗、漏盖和盖于漏碗上的漏箅,漏盖位于漏碗内,其特征在于,漏盖为比重小于水的封闭轻质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盖,该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的漏盖外壁平滑,漏碗下方与下水管道相接,漏盖的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盖为薄壁空心球、椭圆球或空心仿棰体。专利摘要一种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属于建筑物排水设施领域,用于解决地漏排水通畅、避免臭气外逸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漏碗、漏盖和漏箅组成,改进后的漏盖为比重小于水的封闭轻质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碗下方与下水管道相接,二者的内壁平滑相接,漏盖的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的内径。废水经漏箅流入漏碗后,封闭的轻质漏盖在浮力作用下浮起,废水经漏碗下方的下水管道流走。排净废水后,漏盖在重力作用下必然置于漏碗下方,将漏碗下方的出口封住,从而防止臭气外逸。本技术结构简单、排水通畅、密封可靠、彻底解决了臭气外逸的难题。文档编号E03C1/282GK2700417SQ20042001597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一然 申请人:李一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防臭密封地漏,它包括漏碗[2]、漏盖[3]和盖于漏碗上的漏箅[1],漏盖位于漏碗[2]内,其特征在于,漏盖为比重小于水的封闭轻质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漏盖[3-1],该球形、椭圆形或仿棰体形的漏盖外壁平滑,漏碗[2]下方与下水管道[5]相接,漏盖[3-1]的外径大于漏碗下方下水管道[5]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然
申请(专利权)人:李一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