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衬的塑料内部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35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用来存放和运输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的托盘储箱(10)或类似的大容积的包围式容器的、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该托盘储箱具有置入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中的、由薄壁的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制成的柔韧的内衬(28)。薄壁的内衬(28)针对底部装填和底部卸料具有至少一个底侧的进料和卸料接管(42),所述进料和卸料接管在前侧固定地焊接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相应的底侧的进料和卸料接管(32)中。为了从上方装填并且在底侧卸走填料,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和薄壁的内侧(28)也分别能够设有上方的进料接管,其中,薄壁的内衬(28)的上方的进料接管(44)于是同样固定地焊接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进料接管(30)中。置入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中的薄壁的内衬(28)在经安装的最终状态下通过抽真空而全面地贴靠在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内部的表面上并且在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空的未被装填的以及被装填的状态下像被粘接一样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地粘附在内部的表面上、尤其也粘附在内部容器的上底部上。

Plastic internal container with inner lin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allet storage box (10) for storing and transporting liquid or flowing fillers or a similar large volume enclosure container, a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made of thermoplastic, which has a thin wall placed in a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Flexible liners made of plastic film or composite film (28). The thin-walled inner liner (28) has at least one bottom side feeding and unloading nozzle (42) for bottom filling and bottom unloading, which is fixed on the front side and welded to the corresponding bottom side feeding and unloading nozzle (32) of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In order to fill from the top and unload the filler from the bottom side,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and the thin-walled inner container (28) can also be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feeding nozzle respectively. The upper feeding nozzle (44) of the thin-walled inner liner (28) can then be fixed to the feeding connection of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Tube (30). The thin-walled inner lining (28) placed in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is fully attach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by vacuum in the final state of installation and is glued in the empty, unfilled and filled state of the rigid plastic inner container (12). Joints are fixed to the internal surface in an immovable manner, especially to the upper and bottom of the internal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内衬的塑料内部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衬的、薄壁的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所述塑料内部容器用于用来存放和运输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的托盘储箱或类似的大容积的包围式容器(Umbehälter),该塑料内部容器包括两个较长的侧壁、较短的后壁、较短的前壁、具有能封闭的进料接管的上底部和容器底部,其中,在底侧在前壁的中央设有下方的卸料区域,该下方的卸料区域具有向内指向塑料内部容器内的、用于以受保护的凹陷的(zurückversetzten)方式布置能封闭的卸料配件的保护壳体状的成型部,并且其中,将由薄壁的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制成的柔韧的内衬置入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中,所述内衬在上方连接到进料接管上或者/并且在下方连接到具有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的卸料配件的卸料接管上。问题:托盘储箱(常用的商品名为“中型散装储箱”,下文中也称为“IBC”)首先在化工行业中被广泛用于存放和运输特别是危险的、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IBC在那里主要用于运输液态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产品大部分都被分类为危险的液态的填料,因为它们在浓缩形态下会损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并且会危害环境。化学物质在IBC中存放和运输时可能会如此向塑料内部容器的HDPE材料加载负荷,例如使之染色、变脏、变脆或受损,从而使得用过的内部容器无法简单地得到清洗和继续使用。在通常多次使用用过的IBC时,于是然而仅能够利用新的内部容器来替换已受损的塑料内部容器。当考虑到塑料内部容器视要求外形而定可能重约14kg至18kg时,那么这然而是一种伴随着塑料材料大量滥用的成本高昂的解决方案。更为成本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于,借助于经置入的薄的内衬或薄膜袋来保护塑料内部容器不被相应的填料污染并且由此实现内部容器的多次的继续使用或重复使用。于是只仍需清除被污染的内衬并且置入新的内衬以用于IBC的继续使用。视薄膜厚度而定,用于1000升的IBC的内衬仅具有约0.7至1.3kg的塑料物质(Kunststoffmasse)。薄壁的薄膜袋或内衬在刚性的箱形的外部容器、诸如大的硬纸板箱或厚纸盒(baginbox、箱中袋)中的使用是近年来常用的措施。然而,针对正方形的或矩形的外部容器始终只有“经简单针织的”圆柱形的、立方体形的或枕形的内衬。这些内衬可以毫无问题地用于具有外置式卸料系统的容器。这些简单的内衬无法良好地用于具有吹塑成型的硬的或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的IBC或用于具有内部容器的类似的大容积的(也就是说容量典型地约500L和以上,通常使用直至1250L的容器作为IBC)容器,所述内部容器具有向内成型到该内部容器中的、用于凹陷的和保护其免受外部影响的卸料配件的保护壳体,因为这些内衬在其安装、装填、从刚性的内部容器中取出和卸下的操作中经常会造成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此不可避免地在围绕下方的卸料接管的区域中导致起皱。
技术介绍
由文献EP2090528A1已知一种薄的薄膜状的内衬在具有用于常见的托盘容器的卸料配件的成型的保护壳体的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中的应用。在此,还另外涉及薄壁的内衬卸料接管借助于旋拧的卸料配件在塑料内部容器的刚性的卸料接管中的可靠的固定。在此,利用密封法兰和密封唇,薄的薄膜软管的前部的边缘通过卸料配件的壳体螺母内的环形凸肩在端侧上夹紧在焊接到瓶式卸料接管上的螺纹套筒(带外螺纹)上。然而,当使用壳体螺母进行旋拧时,就不再能固定和不再能看到薄的薄膜软管的翻转的边缘;该边缘在此可能很容易打滑或甚至起皱。相反,在薄膜边缘上的小粒结和在螺纹套筒端壁中的相应的凹陷则应当有用。内衬卸料接管的固定和抗转动无论如何都仅通过在壳体螺母的螺纹的完全拧紧之后的夹紧实现。同时必须确保,卸料配件的开启杠杆正好处在垂线中。在另一种由US655657B1所公开的大型容器中认识到,在塑料内部容器中用于卸料配件的保护壳体的区域内的不期望的起皱是不利的,并且作为与此相应适用的应对措施将内衬的薄壁的卸料接管不定位在内衬前壁的底侧的附近区域中,而是更确切地说紧密地定位在立方体形的内衬的下底部的前侧的边缘上。在将内衬置入到IBC的刚性的内部容器中时,下底部的前侧的边缘于是直角地向上翻起并且内衬的薄壁的卸料接管被引导穿过内部容器的刚性的卸料接管并且被固定。然而,内衬因此无法全面地贴靠在内部容器的前壁上,并且在内衬的下方,在侧向上在内部容器的保护壳体附近留有自由空间或空腔。随着IBC逐渐填满,内衬被液态的填料压到保护壳体上并且在侧向在该保护壳体附近还被压到刚性的内部容器的底部上。在此也不可避免地把内衬从刚性的内部容器的侧面的角落区域拉出并且在此也出现薄壁的内衬的无法避免的起皱,如果可能的话也更多地朝着两侧并且不再是直接在卸料接管的出口之前。因此在此也没有完全解决起皱的问题。在所有已知的IBC中,薄壁的内衬利用它们的下方的柔韧的卸料接管固定在下方的刚性的卸料接管上并且在上方利用它们的柔韧的进料接管固定在塑料内部容器的上方的刚性的进料接管上,并且否则就自由地从上往下悬挂。在装填托盘储箱时-无论在所谓的“底部装填”过程中从上方或从下方-液态的填料大多以仍然增加的过程温度在压力下或者以强烈的射流注入到内衬中。在此常常出现薄膜材料的强烈的颤振。内衬底部经常被从容器角落中拉出并且形成褶皱,所述皱褶随后在卸料时可能会堵塞底侧的卸料开口。视装填程度而定,内衬连同其液态的内含物一起由于从外部作用的运输波动而在塑料内部容器的上部区域或空气空间中来回晃荡,因此不断波动的拉力负荷作用到内衬的上方的进料接管上,并且可能扯裂薄膜材料或者可能撕开在上部的内衬壁上的内衬接管的法兰焊缝。为了预防这种现象,必须使用昂贵的抗压的薄膜材料来制造内衬。可惜的是,具有高的阻隔特性(Barriereeigenschaft)的复合薄膜仅有非常差的抗压能力以及无法用于很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具有集成式内衬的、用于用来存放和运输特别是危险的、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的托盘储箱(IBC)或其它大容积的包围式容器的塑料内部容器,所述塑料内部容器不再具有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特别是以高度的可靠性避免了在安装时以及在利用液态的填料进行压力填充和排空填料时在刚性的内部容器的内部中的内衬的起皱。对大容积的液体容器的使用者(卸料者和排空者)而言,对具有内衬的容器的使用或操作通过所述容器的特别是构造上的设计方案而不会与对于不带有内衬的容器的操作有任何区别。解决方案:所述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定的特征得到解决。在接下来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内部容器的其它有利的设计可能性。所建议的技术教导为具有形状匹配的内衬的IBC和其它大容积的容器系统开启了改善的操作可靠性,所述内衬用于在具有吹塑成型的塑料内部容器的IBC或其它大容积的容器中的使用,所述塑料内部容器具有向内成型到内部容器中的保护壳体,从而用于卸料配件在托盘储箱或其它大容积的容器系统的外部的栅格保持架内或其它包围式容器内的凹陷的受保护的布置。已经发现,当在此例如由于内衬的底侧的起皱而造成了内衬的不密封性和/或在卸料时的干扰时,所述起皱会从内部堵塞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的卸料接管,于是客户不会接受这一点并且拒绝薄壁的内衬在IBC中的继续使用。此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上的措施,通过无干扰地使用成本有效的内衬或薄膜袋确保了高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用来存放和运输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的托盘储箱(10)或类似的大容积的包围式容器的薄壁的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所述塑料内部容器包括两个较长的侧壁、较短的后壁、较短的前壁、具有能封闭的进料接管(30)的上底部和容器底部,其中,在底侧在前壁的中央设置有下方的卸料区域,所述下方的卸料区域具有向内指向所述塑料内部容器(12)内的、用于以受保护的凹陷的方式布置能封闭的卸料配件(24)的保护壳体状的成型部(26),并且其中,将由薄壁的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构成的柔韧的内衬(28)置入到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中,所述内衬在上方连接到所述进料接管(30)上或者/并且在下方连接到具有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卸料配件(24)的卸料接管(32)上,其特征在于,立方体形的柔韧的内衬(28)在下方的卸料区域中具有向内指向的、对应于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保护壳体状的成型部(26)的形状匹配的壁凹处(34),所述壁凹处具有两个侧面的壁部(36)、上方的壁部(38)和后方的壁部(40),所述后方的壁部具有成型在其上的柔韧的卸料接管(42),所述壁凹处被构造用于配合精确地贴靠到以保护壳体状的形式伸入到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内部中的成型部(26)的内部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4 DE 102016003496.31.用于用来存放和运输液态的或能流动的填料的托盘储箱(10)或类似的大容积的包围式容器的薄壁的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所述塑料内部容器包括两个较长的侧壁、较短的后壁、较短的前壁、具有能封闭的进料接管(30)的上底部和容器底部,其中,在底侧在前壁的中央设置有下方的卸料区域,所述下方的卸料区域具有向内指向所述塑料内部容器(12)内的、用于以受保护的凹陷的方式布置能封闭的卸料配件(24)的保护壳体状的成型部(26),并且其中,将由薄壁的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构成的柔韧的内衬(28)置入到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中,所述内衬在上方连接到所述进料接管(30)上或者/并且在下方连接到具有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卸料配件(24)的卸料接管(32)上,其特征在于,立方体形的柔韧的内衬(28)在下方的卸料区域中具有向内指向的、对应于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保护壳体状的成型部(26)的形状匹配的壁凹处(34),所述壁凹处具有两个侧面的壁部(36)、上方的壁部(38)和后方的壁部(40),所述后方的壁部具有成型在其上的柔韧的卸料接管(42),所述壁凹处被构造用于配合精确地贴靠到以保护壳体状的形式伸入到所述刚性的塑料内部容器(12)的内部中的成型部(26)的内部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内部容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体形的柔韧的内衬(28)由三个下料件焊接而成,并且包括具有中央的柔韧的进料接管(44)的上方的水平的盖部件(46)、具有对应于所述壁凹处(34)的底部形状的凹部(50)的下方的水平的底部件(48)以及垂直环绕的侧壁下料件(52),所述侧壁下料件具有用于所述内衬(28)的壁凹处(34)的两个侧面的壁部(36)、上方的壁部(38)和后方的壁部(40)的面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内部容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下料件分别通过一条在所述上方的盖部件(46)的外棱边上和所述下方的底部件(48)的外棱边上水平环绕的、上方的和下方的焊缝(54、56)以及为了封闭所述侧壁下料件(52)而通过一条在前壁的中央并且垂直地从上往下穿过所述壁凹处(34)的中央进行延伸的焊缝(58)焊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内部容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下料件分别通过一条在所述上方的盖部件(46)的外棱边上和所述下方的底部件(48)的外棱边上水平环绕的、上方的和下方的焊缝(54、56)以及为了封闭所述侧壁下料件(52)而通过一条在后壁的中央垂直地从上往下延伸的焊缝焊接在一起,其中,在前壁的中央设置有垂直地从上往下直至所述壁凹处(34)进行延伸的焊接结构(Abschweißung)(60)。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塑料内部容器(12),其特征在于,上方的水平的焊缝(54)的长度构造成短于下方的水平的焊缝(56)的长度,或者所述上方的盖部件(46)的上方的焊缝周长构造成短于所述下方的底部件(48)的下方的焊缝周长,并且所述侧壁下料件(52)的前侧的垂直的焊缝(58)构造成长于内衬立方体的高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韦罗克
申请(专利权)人:毛瑟工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