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922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缆装置,包括电缆放线架和承载车辆,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撑架、转动轴、电缆盘卡固件和制动部件,支撑架设置在承载车辆上,通过承载车辆带动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转动轴设置在支撑架上;电缆盘卡固件设置在转动轴上用于防止电缆盘滑动;制动部件与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转动轴转动的速度。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通过承载车辆的设计,能够带动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通过制动部件的设计,能够控制两片抱箍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即实时调整转动轴的转动速率,而成实现对电缆盘放缆速率的控制,放缆效率高,实用性强;承载车辆和电缆放线架的组合设计,能够满足云轨的放缆需求。

A cable la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ble relea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releasing frame and a carrying vehicle. The cable releasing fram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rotating shaft, a cable disc clamp fixture and braking components. The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arrying vehicle, and the cable releasing frame is moved by the carrying vehicle;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clamp firmware is set on the rotating shaft to prevent the cable disc from sliding, and the brak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o control the rotating speed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effects: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the cable release frame can be driven to move by the design of the carrying vehicle; and the clamping and loosening of the rotating axl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design of the braking components, that is, the rotating speed of the rotating axle can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to realize the cable disc. The control of cable laying rate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practicability, and the combined design of load-bearing vehicle and cable laying frame can meet the cable laying requirements of cloud t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放缆装置。
技术介绍
云轨是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云轨现有放缆方式为全人工放缆,区间悬挂滑轮,约三十米左右站一人进行牵引,人工成本大,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容易被划伤,工作效率低。随着云轨的快速发展,对区间放缆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施工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放线装置,如:申请号为201611160708.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滑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体连接在凹槽的一端,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在凹槽的另一端,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三弹簧体相连,第一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轴接有第一滑轮,第二滑块上轴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两侧通过第四弹簧体与第二滑块相连,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五弹簧体连接有第三支撑杆,第五弹簧体外侧套接有橡胶套,第三支撑杆的顶部轴接有第二滑轮。申请号为201720928425.8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架和电缆转轴,支架包括两个相对应设置且相连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设有轨道、滑板和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位于滑板下方,通过液压千斤顶能使得滑板沿着轨道上下滑动;滑板上设有滚珠轴承,电缆转轴设置在两个支架本体之间,且电缆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支架本体的滚珠轴承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装置,此些装置结构复杂且满足不了云轨放线需求。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放线效率高且满足云轨放线需求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放线效率高且满足云轨放线需求的放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放缆装置,包括电缆放线架和承载车辆;所述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撑架、转动轴、电缆盘卡固件以及制动部件,所述支撑架放置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承载车辆上,通过承载车辆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能套设电缆盘的部位;所述电缆盘卡固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用于防止电缆盘滑动;所述制动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速度,所述制动部件包括操作杆、连杆部件以及抱箍组,所述抱箍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抱箍,两片抱箍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侧用于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连杆部件与两片所述抱箍连接,用于控制两片所述抱箍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载车辆包括动力车头、承载车厢以及行走轮组,所述动力车头包括底座、动力部分、座位部分以及行走部件,所述动力部分、座位部分以及行走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车厢连接,所述动力部分包括油门和刹车,所述油门和刹车均与所述行走部件连接;坐在所述座位部分的工作人员操作所述油门、刹车以及制动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承载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控制所述转动轴的转速;所述行走轮组设置在所述承载车厢上;所述行走轮组和所述行走部件均与轨道梁的上端面相接触。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座位部分包括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坐在所述前排座位的工作人员操作所述油门和刹车用于控制所述承载车辆的行驶速度,坐在所述后排座位的工作人员操作所述制动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的转速。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承载车厢上设有用于控制电缆出线方向的电缆导向部件。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缆导向部件包括电缆导向轮。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载车厢上设有多组与轨道梁侧壁相接触的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多个导向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放缆装置包括电缆放线架和承载车辆,电缆放线架包括支撑架、转动轴、电缆盘卡固件以及制动部件;制动部件包括操作杆、连杆部件以及抱箍组。整体结构精简;通过承载车辆的设计,能够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所述制动部件的结构精简,且通过制动部件的设计,能够控制两片所述抱箍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即实时调整转动轴的转动速率,而成实现对电缆盘放缆速率的控制,放缆效率高,实用性强;承载车辆和电缆放线架的组合设计,能够满足云轨的放缆需求。(2)本技术中承载车辆包括动力车头、承载车厢以及行走轮组,所述动力车头包括底座、动力部分、座位部分以及行走部件,结构精简,通过动力车头、行走轮组以及行走部件的组合设计,能够实现承载车辆带动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平稳移动,且移动的速率可调,满足不同需求。(3)本技术中座位部分包括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坐在所述前排座位的工作人员操作所述油门和刹车用于控制所述承载车辆的行驶速度,坐在所述后排座位的工作人员操作所述制动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的转速。操作人员可独立对整个放缆装置的行驶速度和放缆速率进行控制,实现高效放缆,实用性强。(4)本技术中承载车厢上设有电缆导向部件,电缆导向部件包括电缆导向轮。部件容易获得,且能很好控制电缆的出线方向,保证放缆质量。(5)本技术中承载车厢上设有多组与轨道梁侧壁相接触的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多个导向轮。导向轮辅助承载车厢移动,提高承载车厢移动的平稳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放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缆放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缆放线架,1.1、支撑架,1.2、转动轴,1.3、电缆盘卡固件,1.4、制动部件,1.41、操作杆,1.42、连杆部件,1.43、抱箍组,2、承载车辆,2.1、动力车头,2.11、底座,2.12、动力部分,2.13、座位部分,2.14、行走部件,2.2、承载车厢,3、电缆导向部件,4、导向轮组,5、轨道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放缆装置,包括电缆放线架1、承载车辆2以及电缆导向部件3,详情如下:所述电缆放线架1包括支撑架1.1、转动轴1.2、电缆盘卡固件1.3以及制动部件1.4,优选电缆放线架为高1.6米、长2.5米、宽1.7米的结构,具体是:所述支撑架放置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承载车辆上,通过承载车辆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能套设电缆盘的部位(电缆盘套设在此部位上,即转动轴横穿于电缆盘的轴孔设置)。此处可采用如下方式:转动轴的一端与支撑架可拆卸式连接,当需要放置电缆盘时,直接打开,将转动轴贯穿电缆盘的轴孔再将其固定。所述电缆盘卡固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用于防止电缆盘滑动,此处可选:电缆盘上可设置定位凹槽,所述电缆盘卡固件上可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定位凸起,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配合使得电缆盘不能在转动轴上发生滑动。所述制动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速度,所述制动部件1.4包括操作杆1.41、连杆部件1.42以及抱箍组1.43,所述抱箍组包括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放线架(1)和承载车辆(2);所述电缆放线架(1)包括支撑架(1.1)、转动轴(1.2)、电缆盘卡固件(1.3)以及制动部件(1.4),所述支撑架放置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承载车辆上,通过承载车辆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能套设电缆盘的部位;所述电缆盘卡固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用于防止电缆盘滑动;所述制动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放线架(1)和承载车辆(2);所述电缆放线架(1)包括支撑架(1.1)、转动轴(1.2)、电缆盘卡固件(1.3)以及制动部件(1.4),所述支撑架放置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承载车辆上,通过承载车辆带动所述电缆放线架进行移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能套设电缆盘的部位;所述电缆盘卡固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用于防止电缆盘滑动;所述制动部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件(1.4)包括操作杆(1.41)、连杆部件(1.42)以及抱箍组(1.43),所述抱箍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抱箍,两片抱箍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侧用于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连杆部件与两片所述抱箍连接,用于控制两片所述抱箍抱紧和松开所述转动轴。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车辆(2)包括动力车头(2.1)、承载车厢(2.2)以及行走轮组,所述动力车头(2.1)包括底座(2.11)、动力部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组闯吴昊余鹏成王伟刚杨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