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20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印刷设备在印刷完成后的外包装纸上的图案位置不统一等技术问题。印刷设备包括机架,本输送带设置在机架内,输送带包括内带体、外带体和若干根柔性的气管,外带体上开有若干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内均具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若干根气管设置在内带体和外带体之间,气管的两端均封闭,气管上开有若干个朝向外带体的吸气孔,每个通气孔均与对应的气管的吸气孔对齐连通,气管上具有朝下的气嘴,气嘴穿过内带体,内带体的内侧上固定有与气管一一对应的微型气泵,微型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管的气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使得印刷得到的外包装纸图案印刷位置统一的优点。

Conveyor belt for prin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yor belt for printing equipm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printing technology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pattern position of the existing printing equipment on the outer packaging paper is not uniform after the printing is completed. The printing equipment includes a frame.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in the frame. The conveyor belt includes an inner belt body, an outer belt body and several flexible gas pipes. There are several groups of air vents on the outer belt body. Each group of air vents has several rectangular array air vents. A number of air duc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belt body and the outer belt body, and two of the air duc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belt body and the outer belt body. The end is closed, and there are several suction holes facing outward belt on the trachea, each of which is align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holes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chea. The trachea has a downward air nozzle. The air nozzle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ribbon body.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ner ribbon body is fixed with a micro-air pump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chea one by one, and the intake of the micro-air pump and the air of the trachea. The mouth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printing position of the outer wrapping paper printed by printing can be uni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
本技术属于印刷
,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特别是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
技术介绍
现有包装中会在包装外包裹玻璃纸等外包装纸,在外包装纸会印刷上广告及产品信息,外包装纸的印刷是通过印刷设备自动完成的。在印刷过程中先将成卷的外包装纸铺开并切割呈单独的外包装纸,再在单独的外包装纸上通过印刷喷头印刷上图案信息,最终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堆叠收集。现有印刷设备中切割需要通过独立的机器完成,造成成本增加;单独的外包装纸通过输送带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外包装纸存在移位的问题,导致印刷喷头与外包装纸的相对位置无法统一,印刷完成后的外包装纸上的图案位置不统一,且残次品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使得印刷得到的外包装纸图案印刷位置统一。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印刷设备包括机架,本输送带设置在机架内,其特征在于,输送带包括内带体、外带体和若干根柔性的气管,所述外带体上开有若干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内均具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若干根所述气管设置在内带体和外带体之间,所述气管的两端均封闭,所述气管上开有若干个朝向外带体的吸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均与对应的气管的吸气孔对齐连通,所述气管上具有朝下的气嘴,所述气嘴穿过内带体,所述内带体的内侧上固定有与气管一一对应的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管的气嘴连通。在印刷时,微型气泵运行从气管内抽气,空气会通过通气孔和吸气孔进入气管内,因此会在外带体的通气孔处形成负压,当玻璃纸贴合在外带体上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就会被吸附在外带体上,从而保证玻璃纸在印刷时位置精确;微型气泵可通过电池供电,微型气泵的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当微型气泵对应的输送带转动至纸张收集机构正上方时微型气泵会停止工作,使得玻璃纸能从输送带上脱离掉落,当微型气泵对应的输送带转动至印刷工位时,微型气泵开启将玻璃纸定位住,保证印刷位置的准确,微型气泵的开启关闭位置可通过位置传感器确定;柔性的气管能保证输送带转动时气管能随着输送带转动。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内带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下限位凸条,所述下限位凸条的中部开设有下环形卡槽,所述气管的下侧部卡入下环形卡槽内。该结构既能限定气管的位置。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外带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上限位凸条,所述上限位凸条的中部开设有上环形卡槽,所述通气孔与对应的上环形卡槽连通,所述气管的上侧部卡入上环形卡槽内。该结构既能限定气管的位置,同时也能对气管的吸气孔进行密封,保证吸气孔只与通气孔连通。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机架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所述内带体套接在两根转动轴之间,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若干让位环槽,所述微型气泵能通过让位环槽。让位环槽能是使得转动轴既能带动输送带转动,同时也能使得随着内带体转动的微型气泵能顺利转动。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相对内带体和外带体的两侧凸出,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具有挡环,所述内带体的两侧和外带提的两侧均与对应挡环的内侧贴靠。该结构能避免内带体和外带体出现错位,保证内带体和外带体同步转动。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内带体的两侧具有凸起的支撑翻边,所述支撑翻边与外带体的内侧面贴靠。该结构保证内带体和外带体之间的间距,避免气管被压扁。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机架上位于输送带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放卷辊,所述机架上位于放卷辊和输送带之间还设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下切面与输送带的上侧面对齐。导向辊使得有放卷辊放出的玻璃纸贴合在输送带上。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机架上位于导向辊和印刷喷头之间设有切纸辊,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带动切纸辊来回摆动的摆动电机,所述切纸辊上具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上固定有切纸刀,所述输送带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切纸缺口,在所述输送带的切纸缺口移动至切纸辊下方时所述摆动电机能带动切纸辊向下摆动并使得切纸刀的刃口穿入切纸缺口。通过上述结构能将整段的玻璃纸切割呈一张张独立的包装纸,每个切纸缺口移动至切纸辊下方均实现一次切纸,从而保证每张玻璃纸大小相同,摆动电机的运行由控制器控制,为现有技术。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中,所述切纸缺口位于两组通气孔之间。该结构使得每组通气孔均能吸住一张玻璃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具有能使得印刷得到的外包装纸图案印刷位置统一且整体结构紧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印刷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印刷设备中输送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纸张收集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升降板位于最下端时伸缩板与挡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升降板位于最上端时伸缩板与挡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通风口;12、通风孔;13、导轨;14、电缸;15、印刷喷头;2、干燥风扇;21、上挡风板;22、下挡风板;23、防尘罩;3、输送带;31、内带体;311、下限位凸条;312、支撑翻边;32、外带体;321、通气孔;322、上限位凸条;323、切纸缺口;33、气管;331、吸气孔;332、气嘴;34、微型气泵;35、转动轴;36、让位环槽;37、挡环;4、放卷辊;41、导向辊;42、切纸辊;421、偏心部;422、切纸刀;5、底板;51、挡板;511、限位槽;512、导向槽;513、转动座;52、升降板;53、伸缩板;531、伸缩框;54、升降电机;541、驱动齿轮;55、丝杆;551、转动齿轮;56、挡条;561、楔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印刷设备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3和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输送带3中段正上方的若干印刷喷头15,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放卷辊4,机架1内位于输送带3的正下方设有纸张收集机构,输送带3能将位于输送带3上的玻璃纸吸附在其表面且位于纸张收集机构正上方的输送带3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玻璃纸脱离,机架1上与输送带3的后端正对位置设有能加快玻璃纸上油墨干燥的油墨干燥机构。如图1所示,油墨干燥机构包括干燥风扇2,机架1靠近输送带3的后端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口11,机架1上位于通风口11处还固定有防尘罩23,干燥风扇2固定在通风口11处,干燥风扇2倾斜向下并朝向输送带3的后端,机架1上位于印刷喷头15靠近干燥风扇2的一侧固定有上挡风板21,上挡风板21的下端靠近输送带3,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的下方还固定有下挡风板22,下挡风板22位于输送带3的后端的正下方且下挡风板22的上端靠近输送带3。机架1上位于下挡风板22和上挡风板21之间的侧板上固定有若干通风孔12。机架1上位于放卷辊4和输送带3之间还设有导向辊41,导向辊41的下切面与输送带3的上侧面对齐。干燥风扇2将空气吹向输送带3的后端,干燥风扇2的朝向能避免对输送带3的后端上的玻璃纸造成移位,通过增加空气流通能加快玻璃纸上油墨的干燥;上挡风板21和下挡风板22能避免流动的空气对输送带3上其它位置的玻璃纸造成移位。防尘罩23能避免灰尘进入机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印刷设备包括机架,输送带设置在机架内,其特征在于,输送带包括内带体、外带体和若干根柔性的气管,所述外带体上开有若干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内均具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若干根所述气管设置在内带体和外带体之间,所述气管的两端均封闭,所述气管上开有若干个朝向外带体的吸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均与对应的气管的吸气孔对齐连通,所述气管上具有朝下的气嘴,所述气嘴穿过内带体,所述内带体的内侧上固定有与气管一一对应的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管的气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印刷设备包括机架,输送带设置在机架内,其特征在于,输送带包括内带体、外带体和若干根柔性的气管,所述外带体上开有若干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内均具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若干根所述气管设置在内带体和外带体之间,所述气管的两端均封闭,所述气管上开有若干个朝向外带体的吸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均与对应的气管的吸气孔对齐连通,所述气管上具有朝下的气嘴,所述气嘴穿过内带体,所述内带体的内侧上固定有与气管一一对应的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管的气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带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下限位凸条,所述下限位凸条的中部开设有下环形卡槽,所述气管的下侧部卡入下环形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带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上限位凸条,所述上限位凸条的中部开设有上环形卡槽,所述通气孔与对应的上环形卡槽连通,所述气管的上侧部卡入上环形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印刷设备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所述内带体套接在两根转动轴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中华朱忠伟张春林金圣易
申请(专利权)人:茉织华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