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冠春专利>正文

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83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它包括壳体和过滤筐,壳体为一个空腔,其内壁上设有安装沿,过滤筐可自由滑动于其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下端开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下方为导流腔,导流腔与排水嘴相通,导流腔与排水嘴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过水挡板由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腔体上。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水时自动关闭,防止异味上返保持环境清新;有水时自动开放,防臭效果明显,适宜被众多家庭用户采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水道附件,特别是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水平偏低,一些城建设施过于陈旧,住房的下水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现有住房下水设施多数使用的是原有的老线路,由于年久失修,加之下水设施中微生物的繁殖,所以经常出现由水池向居室内返味的现象,令人防不胜防,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臭效果明显。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和过滤筐,壳体为一个空腔,其内壁上设有安装沿,过滤筐可自由滑动于其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下端开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下方为导流腔,导流腔与排水嘴相通,导流腔与排水嘴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过水挡板由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腔体上。使用本技术没有水流过时,在重力作用下过水挡板将导流腔出口堵闭,可以防止下水道中的异味上返;有下水时,水池下水通过过滤筐过滤后由壳体下方的出水口流入导流腔内,在水流的作用下过水挡板上抬,水便通过排水嘴顺利地流入了下水道。本技术的优点挡水板在无水流入时,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将导流腔的出口关闭,从而可以有效防止下水道中异味上返,确保空气环境的清洁卫生;第二、下水中的污物可以在过滤筐中得到初步过滤,大大降低了进入下水管网中废水的固体污物的含量,减轻了对湖泊、河流的污染,另外,由于其可自由抽拉壳体,清淤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A-A向结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和过滤筐3,壳体1为一个立方体空腔,壳体1的上端设有入水口2,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沿9,过滤筐3架设于其上,并可自由抽拉,为了抽拉过滤筐3方便,其上设有手柄10,壳体1的下底部上开有出水口8,出水口8与壳体1下表面上的导流腔7相通,导流腔7与排水嘴6相通,导流腔7与排水嘴6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5,过水挡板5上端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于导流腔7体上,导流腔7下沿突出于上沿,即形成斜面伸入排水嘴6体腔内,保证过水挡板5在无水通过时,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将导流腔7与排水嘴6体腔之间隔断,从而防止导味上返。权利要求1.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和过滤筐,壳体为一个空腔,其内壁上设有安装沿,过滤筐可自由滑动于其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下端开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下方为导流腔,导流腔与排水嘴相通,导流腔与排水嘴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过水挡板由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腔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其特征是过滤筐上设有手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它包括壳体和过滤筐,壳体为一个空腔,其内壁上设有安装沿,过滤筐可自由滑动于其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下端开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下方为导流腔,导流腔与排水嘴相通,导流腔与排水嘴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过水挡板由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腔体上。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水时自动关闭,防止异味上返保持环境清新;有水时自动开放,防臭效果明显,适宜被众多家庭用户采用。文档编号E03C1/282GK2382763SQ9922391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曲冠春 申请人:曲冠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防堵下水漏斗,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和过滤筐,壳体为一个空腔,其内壁上设有安装沿,过滤筐可自由滑动于其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下端开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下方为导流腔,导流腔与排水嘴相通,导流腔与排水嘴体腔之间设有过水挡板,过水挡板由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腔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冠春
申请(专利权)人:曲冠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