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强荣专利>正文

一种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74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其下部制有出水口,上部设有带进水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内腔置有带漏水孔的圆板,圆板中心孔中固接有一防污套,防污套内腔下部装有一轴套,轴套孔中穿接有一中心轴,中心轴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中心轴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小轴套外径通过小翼片固接圆筒内径,圆筒上端外径通过大翼片固接于圆环板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电、热等外加能源,仅借助被排水自身动能,既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又满足了自动封堵的作用,实现了防止自来水管爆裂等情况下大排量流水溢出失控,下水管道异味散溢,虫类反窜室内的多防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室内地面排水装置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水动力开闭式防大排量流水溢出失控、防异味、防虫类反窜的快泄地漏,特别涉及其内部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室内的普通地漏装置均是由一块开有漏水孔的盖板及固定在其反面的碗状扣板组成,盖板主要起排水作用,碗状扣板主要起防止异味、虫类反窜的作用,碗状扣板防止异味、虫类反窜的防止原理是地漏内腔有一圈凹槽,排水时会在凹槽内形成一圈积水,碗状扣板的下口就扣在该凹槽内,从而造成一圈“水封”,阻隔下水道内的异味及虫类反窜。而当排水时,水量超过凹槽上口后,就会溢出凹槽,从凹槽与碗状扣板圆弧面之间的间隙处排出水量,这样的构造形成了二大主要缺点一是这样的“水封”结构对排水造成阻力,使排水不畅,水量明显减小。所以人们在需要排水量加大时(如突发情况下自来水管或软管爆裂、水流漫延或在浴室冲淋时)往往须将盖板拿掉,而为了防止杂物堵塞,又要换一块没有碗状扣板的孔状盖板盖在下水管道口上,使用非常不便。第二大缺点是当“水封”处的积水干后(如有一段时间不使用地漏或天气炎热、水分容易蒸发时),“水封”防止异味、虫类反窜的作用就不复存在。下水道的异味、虫类仍会反窜室内,对生活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地漏存在的排水量小、防臭“水封”不可靠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地漏,它既能保证在水量大的情况下排水畅通无阻,又可实现在不排水时,将下水管道口溢散的异味和虫类阻隔在地漏以下,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臭地漏,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在其内壁制有台阶,下部制有出水口,在其上部设有盖板,盖板端面沿圆周制有一圈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台阶上设有圆板,在圆板端面中部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漏水孔,且在圆板中心孔中固定连接有一防污套,防污套下部连接有一可拆卸的轴套,在轴套孔中穿接有一可活动的中心轴,中心轴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中心轴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小轴套外径均布固定有四个小翼片,小翼片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筒内径,在圆筒上端外径均布固定有四个大翼片,大翼片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环板内径,在中心轴下端孔中装有定位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电、热等外加能源,仅借助被排水自身动能,既达到了快速排水的目的,又满足了自动封堵的作用,实现了防止自来水管路爆裂等情况下,大排量流水溢出失控,防止下水管路异味溢散、虫类反窜室内等多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处于封堵时轴向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处于排水时轴向剖面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地漏本体1,其为一圆形阶梯构件,下部制有出水口4,上部设有盖板3,盖板3为一板状构件,盖板3端面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进水口2,在本体1内壁台阶5上置有圆板7,圆板7端面中部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漏水孔8,且在圆板7中心孔中固定连接有一防污套6,防污套6为一有盖简体结构,防污套6内圆下部连接有可拆卸的轴套17,两者可拆卸的连接形式既可是螺纹,也可用销轴等方法,在轴套17孔中穿接有一可上下活动的中心轴15,中心轴15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中心轴15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14,小轴套14外径固定连接于小翼片13一端,小翼片1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筒12外径,小翼片的数量以3~10片为宜,且应均匀分布,在圆筒12上端外径上固定连接有大翼片11,大翼片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环板10内径,大翼片11的数量以3-10片为宜,且应均匀分布,在中心轴15下端装有销轴16,也可在中心轴15下端制出螺纹,拧上螺母,使小轴套14不能从中心轴15上滑落。在具体实施时,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预紧力作用下,圆环板10上平面紧贴圆板7下平面,圆板7上的漏水孔8被封堵,异味和虫类被阻隔在下水管道内,当排水时,水流通过盖板3上进水口2进入地漏本体1内腔,对圆环板10上平面产生压力,当水的压力大于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的预紧力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被压缩,圆环板10向下运动,水流从圆板7中漏水口孔8流出,经过大翼片11形成的空间18,通过本体1下部出水口4进入下水管道,其小部分水则流入圆筒12内腔,经过小翼片13形成的空间19流入下水管道,排水结束,圆环板10上平面压力消失,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作用下,恢复封堵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防臭地漏,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1),在其内壁制有台阶(5),下部制有出水口(4),在其上部设有盖板(3),盖板(3)端面沿圆周制有一圈进水口(2),其特征在于在台阶(5)上设有圆板(7),在圆板(7)端面中部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漏水孔(8),且在圆板(7)中心孔中固定连接有一防污套(6),防污套(6)下部连接有一可拆卸的轴套(17),在轴套(17)孔中穿接有一可活动的中心轴(15),中心轴(15)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中心轴(15)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14),小轴套(14)外径固定连接于小翼片(13)一端,小翼片(1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筒(12)内径,在圆筒(12)上端外径上固定连接有大翼片(11),大翼片(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环板(10)内径,在中心轴(15)下端孔中装有定位销(16)。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小轴套(14)外径与圆筒(12)内径间可均布固定四块小翼片(13)。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圆筒(12)上端外径与圆环板(10)内径间可均布固定四块大翼片(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其下部制有出水口,上部设有带进水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内腔置有带漏水孔的圆板,圆板中心孔中固接有一防污套,防污套内腔下部装有一轴套,轴套孔中穿接有一中心轴,中心轴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中心轴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小轴套外径通过小翼片固接圆筒内径,圆筒上端外径通过大翼片固接于圆环板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电、热等外加能源,仅借助被排水自身动能,既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又满足了自动封堵的作用,实现了防止自来水管爆裂等情况下大排量流水溢出失控,下水管道异味散溢,虫类反窜室内的多防效果。文档编号E03C1/28GK2832940SQ200520045569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童强荣 申请人:童强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地漏,它主要包括地漏本体(1),在其内壁制有台阶(5),下部制有出水口(4),在其上部设有盖板(3),盖板(3)端面沿圆周制有一圈进水口(2),其特征在于:在台阶(5)上设有圆板(7),在圆板(7)端面中部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漏水孔(8),且在圆板(7)中心孔中固定连接有一防污套(6),防污套(6)下部连接有一可拆卸的轴套(17),在轴套(17)孔中穿接有一可活动的中心轴(15),中心轴(15)上部套接有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9),中心轴(15)下部穿接有一小轴套(14),小轴套(14)外径固定连接于小翼片(13)一端,小翼片(1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筒(12)内径,在圆筒(12)上端外径上固定连接有大翼片(11),大翼片(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环板(10)内径,在中心轴(15)下端孔中装有定位销(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强荣
申请(专利权)人:童强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