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明专利>正文

多功能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28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漏,是由在其上端配装有变径套的上排水连接口、在其中间设置有储水槽、在其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排水连接口和下排水连接变径口的地漏主体,和与地漏主体相配装带有漏水孔和返水盖碗的压盖所组成,具有集洗涤槽排水和地面排水为一体和进出水口连接径可调的功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地漏。目前社会上正在制造和使用中的用于建筑物中的洗涤槽排水地漏和地面排水口地漏需分别通过地漏和排水管将洗涤槽和地面排水口与主排水管道相连接,这种地漏虽可实现其各自的任务,但由于是分别设置,其安装成本高、地面整体不美观是其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缺陷,另外,由于现有地漏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是固定不变的,在安装时要求连接管道必需与其相适应,不能根据安装要求调整其连接口径,这是其存在的又一不可克服的缺陷。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集洗涤槽排水和地面排水为一体且具有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径可调的多功能地漏。本技术的任务是采取如附图所示方案实现。附附图说明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给出了附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给出了附图1中地漏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给出了附图3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给出了附图1中的压盖结构示意图;附图6给出了附图5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给出了附图1中的大口径变径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给出了附图7中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给出了附图1中的小口径变径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给出了附图9仰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为上排水连接口、(2)为小口径上排水变径套、(3)为副排水孔、(4)为大口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5)为小口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6)为压盖套、(7)为漏水孔、(8)为排水篦子、(9)为返水盖碗、(10)为大口径上排水变径套、(11)为主体外壁、(12)为主体内壁、(13)为套体、(14)为定位台、(15)为套体、(16)为定位台、(17)为下排水连接口、(18)为储水槽。根据附图,本技术由地漏主体、压盖和上排水变径套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地漏主体为在圆筒形主体内壁(12)中下部位的外壁上沿其外圆面连接有上部开启的主体外壁(11)并使其主体内壁(12)和主体外壁(11)之间形成环形储水槽(18),其主体内壁(12)的上端形成上排水连接口(1),在主体外壁(11)上部处的主体内壁(12)上开有3-5个副排水孔(3),主体内壁(12)的下端形成下排水连接口(17),在下排水连接口(17)外圆面外侧的主体外壁(11)的下端面上分不同直径连接有下口开启的二个大小口径不等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4)和(5);所述的压盖为在其圆周面上布满有漏水孔(7)其直径与主体外壁(11)相配合的圆盘形排水篦子(8)的中间连接有其直径与上排水连接口的外壁相配装的圆筒形压盖套(6),在排水篦子(8)下侧的中心部位连接有使其筒壁处于储水槽(18)中心处的筒形返水盖碗(9);所述的上排水变径套包括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4)其套体(13)与上排水连接口(1)内壁相套装的大口径上排水变径套(10)和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6),其套体(15)与大口径排水变径套(10)内径相套装的小口径上排水变径套(2)。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过程作如下描述使用本技术时,先将其地漏主体固定于与洗涤槽排水口相对应的地面上,再将压盖套装在地漏主体上端的上排水连接口(1)上、并使排水篦子(8)座落在主体外壁(11)上端,此时返水盖碗(9)进入储水槽(18)之间,然后通过上排水连接口(1)和连接管道与洗涤槽相连通,在此连接过程中通过改换上排水变径套(2)和(10)实现对不同直径的连接管道的需要,同时通过下排水连接口(17)和连通管道与主排水管道相连接,并可通过对下排水连接口(17)和大小口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4)和(5)的选择实现对不同直径连接管道的需要。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洗涤槽排出的水经上排水连接口(1)、下排水连接口(17)后流入主排水管道,地面上的水通过漏水孔(7)后进入储水槽(18)中,当储水槽(18)中的水位达到副排水孔(3)时进入下排水连接口(17)后排入主排水管道,从而实现集洗涤槽排水和地面排水为一体的任务。综上所述可有效的实现本技术的任务,为社会提供一种集洗涤槽排水和地面排水为一体且具有其进出水连接口径可调的多功能地漏。权利要求1.多功能地漏,由地漏主体、压盖和上排水变径套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地漏主体为在圆筒形主体内壁(12)中下部位的外壁上沿其外圆面连接有上部开启的主体外壁(11)并使其主体内壁(12)和主体外壁(11)之间形成环形储水槽(18),其主体内壁(12)的上端形成上排水连接口(1),在主体外壁(11)上部处的主体内壁(12)上开有3-5个副排水孔(3),主体内壁(12)的下端形成下排水连接口(17),在下排水连接口(17)外圆面外侧的主体外壁(11)的下端面上分不同直径连接有下口开启的二个大小口径不等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4)和(5);b、压盖为在其圆周面上布满有漏水孔(7)其直径与主体外壁(11)相配合的圆盘形排水篦子(8)的中间连接有其直径与上排水连接口的外壁相配装的圆筒形压盖套(6),在排水篦子(8)下侧的中心部位连接有使其筒壁处于储水槽(18)中心处的筒形返水盖碗(9);c、上排水变径套包括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4)其套体(13)与上排水连接口(1)内壁相套装的大口径上排水变径套(10)和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6),其套体(15)与大口径排水变径套(10)内径相套装的小口径上排水变径套(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漏,是由在其上端配装有变径套的上排水连接口、在其中间设置有储水槽、在其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排水连接口和下排水连接变径口的地漏主体,和与地漏主体相配装带有漏水孔和返水盖碗的压盖所组成,具有集洗涤槽排水和地面排水为一体和进出水口连接径可调的功能。文档编号E03C1/26GK2315155SQ9724492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文明 申请人:李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地漏,由地漏主体、压盖和上排水变径套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地漏主体为在圆筒形主体内壁(12)中下部位的外壁上沿其外圆面连接有上部开启的主体外壁(11)并使其主体内壁(12)和主体外壁(11)之间形成环形储水槽(18),其主体 内壁(12)的上端形成上排水连接口(1),在主体外壁(11)上部处的主体内壁(12)上开有3-5个副排水孔(3),主体内壁(12)的下端形成下排水连接口(17),在下排水连接口(17)外圆面外侧的主体外壁(11)的下端面上分不同直径连接有下口开启的二个大小口径不等的下排水连接变径口(4)和(5);b、压盖为在其圆周面上布满有漏水孔(7)其直径与主体外壁(11)相配合的圆盘形排水篦子(8)的中间连接有其直径与上排水连接口的外壁相配装的圆筒形压盖套(6),在排水篦子(8)下侧 的中心部位连接有使其筒壁处于储水槽(18)中心处的筒形返水盖碗(9);c、上排水变径套包括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4)其套体(13)与上排水连接口(1)内壁相套装的大口径上排水变径套(10)和在其上端带有定位台(16),其套体(15)与大 口径排水变径套(10)内径相套装的小口径上排水变径套(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