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5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架,所述建筑支撑架安装于基平面上,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件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基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建筑支撑架进行辅助施工时,支撑架能够实现稳定支撑,提高其安全性,且所述建筑支撑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架。
技术介绍
模块化建筑体系可以做到现场无湿作业,全工厂化生产,较有代表性的体系包括拆装式活动房和模块化箱型房。其中,拆装式活动房以轻钢结构为骨架,彩钢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标准模数进行空间组合,主要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箱型房以箱体为基本单元,主体框架由型钢或薄壁型钢构成,围护材料全部采用不燃材料,箱房室内外装修全部在工厂加工完成,不需要二次装修。工厂化钢结构建筑体系从结构、外墙、门窗,到内部装修、机电,工厂化预制率达到90%,颠覆了传统建筑模式。工厂化钢结构采用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所有部品设计经过工厂试验验证后定型,部品生产经过品管流程检验后出厂,安装工序经过品管流程检验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竣工验收零缺陷,由于采用工厂化技术,使得生产、安装、物流、人工效率提高6~10倍,材料浪费率接近零,总成本较传统建筑低20%~40%。模块化建筑在现场施工时,多采用临时支撑构件来进行辅助施工,现在常用的支撑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占地面积大、牢固性不够,无法满足现在施工的要求,传动的支撑体系及操作平台通常全部采用扣件来联接杆件,操作复杂,由于扣件的质量及人为不可预见的因素,经常出现局部杆件滑移甚至于坍塌,安全性及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现有的支撑架拆迁危险性大,再组装利用不方便,其构件太长,运输不便,组装慢,搭架效率低占用了大量的建筑工地施工时间,拖延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支撑架,其结构简单、拆装运输方便、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撑件,所述建筑支撑架安装于基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件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基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倾斜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中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下端插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的中空腔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下端插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的中空腔内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对称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连接处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第一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插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的中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还包括具有套孔的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套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装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均垂直设有与所述第一钢板、第一支撑杆形成支撑部的第二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与基平面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和安装于基平面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铰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铰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撑架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计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从而在使用所述建筑支撑架进行辅助施工时,支撑架能够实现稳定支撑,提高其安全性,且所述建筑支撑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运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支撑架的施工示意图。其中,1、第一支撑组件,11、底板,12、顶板,13、第一支撑单元,131、第一支撑杆,132、第二支撑杆,133、加强钢板,134、第一钢板,135、第二钢板,14,第二支撑单元,15、加强筋,2、第二支撑组件,21、第一螺杆,22、第二螺杆,23、套筒,24、第一固定件,25、第二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架,所述建筑支撑架安装于基平面上,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第一支撑件和顶板12,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于基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顶板12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通过设计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顶板12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从而在使用所述建筑支撑架进行辅助施工时,支撑架能够实现稳定支撑,提高其安全性,且所述建筑支撑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运输。优选地,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在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上均设置若干安装孔,从而在需使用所述建筑支撑架进行支撑时,使用连接件将所述底板11、第二支撑组件与地面固定连接,将顶板12与楼板固定连接,以提高所述建筑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并在使用完所述建筑支撑架后便于进行拆卸,以达到支撑架多次重复使用,减少其制作成本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顶板11、底板1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底端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的顶端与所述顶板12铰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倾斜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呈竖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支撑架,所述建筑支撑架安装于基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件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基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架,所述建筑支撑架安装于基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件和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基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铰接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基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倾斜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中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下端插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的中空腔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下端插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的中空腔内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吕明陈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