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凹式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07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凹式绿地,用于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包括两侧的高地和中间的凹地,凹地底部设有蓄水箱,凹地中间设有贯穿凹地并连通蓄水箱的溢流井,溢流井在靠近凹地上表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溢流井的顶端设有转动开合的溢流井盖,蓄水箱中设有浮块,浮块连接有竖直穿过溢流井的连杆,当蓄水箱中水满时,连杆的顶端抵触并打开溢流井盖形成第二溢流口,蓄水箱的上端设有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在大雨或洪水时自动打开第二溢流口加快排水,减少路面积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凹式绿地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凹式绿地,属于城市排水

技术介绍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度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满满渗透到地下,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一篇公告号为CN2066166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包括滞水层、种植土层、生物过滤层、砾石层和素土层,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第一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水口位于下凹式绿地的预设最高水位处,第二溢流管横卧于砾石层内,第一溢流管与第二溢流管连接。上述专利中的下凹式绿地可以及时将高出下凹式绿地最高液位线的水体从第一溢流管排出,出于美观考虑,溢水口通常不会很大,这样当遇到暴雨或洪水时,溢水口往往来不及将积水排进第一溢流管,雨水积存甚至溢到硬化的路面上,影响人们出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遇暴雨或洪水时排水不及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下凹式绿地,在遇暴雨或洪水时可以自动打开第二溢流口,增加排水口加快排水,具有排水及时、高地不易积水从而方便人们出行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凹式绿地,包括中间的凹地(1)和两侧的高地(2),其特征是:所述凹地(1)底部设有蓄水箱(3),所述凹地(1)中间设有贯穿所述凹地(1)并连通所述蓄水箱(3)的溢流井(4),所述溢流井(4)在靠近所述凹地(1)上表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溢流口(41),所述溢流井(4)的顶端设有转动开合的溢流井盖(42),所述溢流井盖(42)的下方设有限位件(45),当所述溢流井盖(42)抵接所述限位件(45)时,所述溢流井盖(42)封闭所述溢流井(4),所述蓄水箱(3)中设有浮块(5),所述浮块(5)连接有竖直穿过所述溢流井(4)的连杆(6),当所述蓄水箱(3)中水满时,所述连杆(6)的顶端抵触并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凹式绿地,包括中间的凹地(1)和两侧的高地(2),其特征是:所述凹地(1)底部设有蓄水箱(3),所述凹地(1)中间设有贯穿所述凹地(1)并连通所述蓄水箱(3)的溢流井(4),所述溢流井(4)在靠近所述凹地(1)上表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溢流口(41),所述溢流井(4)的顶端设有转动开合的溢流井盖(42),所述溢流井盖(42)的下方设有限位件(45),当所述溢流井盖(42)抵接所述限位件(45)时,所述溢流井盖(42)封闭所述溢流井(4),所述蓄水箱(3)中设有浮块(5),所述浮块(5)连接有竖直穿过所述溢流井(4)的连杆(6),当所述蓄水箱(3)中水满时,所述连杆(6)的顶端抵触并打开所述溢流井盖(42)形成第二溢流口(43),所述蓄水箱(3)的上端设有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排水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凹式绿地,其特征是:所述溢流井盖(42)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一端与所述溢流井(4)顶部铰接、另一端互相抵触的盖板(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凹式绿地,其特征是:所述连杆(6)的顶部设有用于抵触并打开所述溢流井盖(42)的顶块(621),所述顶块(621)为锥形,两块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梦雨马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用市政园林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