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37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凹凸棒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包括:罐体、观察窗、滤筛;所述观察窗设置在罐体的内部,且观察窗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筛设置在罐体的内部,且滤筛与罐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设置在滤筛的顶端,且吊耳与滤筛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注液排液过程操作简单且不易对人体造成危害,具备浸泡水位实时监测功能,使凹凸棒土浸泡彻底,同时浸泡方式全面且浸泡过程操作简单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凹凸棒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凹凸棒土具有离子交换性和多孔性,同时还具有对N、P、K进行吸附、分离、双向调节的作用,在施肥前期能吸附部分N、P、K等有效成分,在后期土壤有效浓度下降时又分离出来,从而延长并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有研究表明,利用浸泡装置将凹凸棒土通过酸或其它溶液进行浸泡改良处理后能有效的防止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氮肥中氮的损失,对养分均能起到缓释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凹凸棒土改良过程中所使用的浸泡装置存在浸泡液体注液及排液不便且灌注酸类液体过程中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缺少内部注液水位监测功能,导致凹凸棒土浸泡不彻底,同时存在浸泡方式不完善,影响浸泡效果且浸泡过程操作复杂等问题和不足。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并通过该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达到解决上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对凹凸棒土改良过程中所使用的浸泡装置存在浸泡液体注液及排液不便且灌注酸类液体过程中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缺少内部注液水位监测功能,导致凹凸棒土浸泡不彻底,同时存在浸泡方式不完善,影响浸泡效果且浸泡过程操作复杂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包括:罐体、支架、排水口、观察窗、合页、顶盖、进水口、把手、滤筛、吊耳;所述支架设置在罐体下部的外壁上,且支架与罐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罐体的底端,且排水口与罐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观察窗设置在罐体的内部,且观察窗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合页设置在罐体与顶盖的外壁上,且合页与罐体及顶盖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设置在罐体的顶端,且顶盖与罐体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顶盖的上部一侧,且进水口与顶盖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设置在顶盖的顶端,且把手与顶盖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筛设置在罐体的内部,且滤筛与罐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设置在滤筛的顶端,且吊耳与滤筛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所述罐体为圆形桶状结构,且罐体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所述观察窗为矩形状的钢化玻璃,且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所述顶盖为半圆弧状,且顶盖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所述滤筛为圆形桶状结构,且滤筛上呈蜂窝状排列设置有筛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所述吊耳为环形状,且吊耳呈方形状排列在滤筛的顶端焊接有四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利用进水口与排水口配合使用,便于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注液及排液操作,且注液过程操作简单有效防止酸性液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优点。2、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利用罐体上的观察窗可以实时监测罐体内部的注液是否达到浸泡水位,防止出现浸泡不彻底的优点。3、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利用滤筛在罐体内部进行浸泡的方式,使凹凸棒土得到全面浸泡,从而使该装置对凹凸棒土的浸泡效果得到显著提高。4、本技术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利用滤筛与吊耳配合使用,使该装置在对凹凸棒土浸泡过程中具备便于操作的优点。5、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注液排液过程操作简单且不易对人体造成危害,具备浸泡水位实时监测功能,使凹凸棒土浸泡彻底,同时浸泡方式全面且浸泡过程操作简单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滤筛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支架2、排水口3、观察窗4、合页5、顶盖6、进水口7、把手8、滤筛9、吊耳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包括:罐体1、支架2、排水口3、观察窗4、合页5、顶盖6、进水口7、把手8、滤筛9、吊耳10;支架2设置在罐体1下部的外壁上,且支架2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排水口3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且排水口3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观察窗4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观察窗4与罐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合页5设置在罐体1与顶盖6的外壁上,且合页5与罐体1及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顶盖6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且顶盖6与罐体1通过合页5相连接;进水口7设置在顶盖6的上部一侧,且进水口7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把手8设置在顶盖6的顶端,且把手8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滤筛9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滤筛9与罐体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吊耳10设置在滤筛9的顶端,且吊耳10与滤筛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具体的,罐体1为圆形桶状结构,且罐体1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罐体1的内部为浸泡溶液存储内腔。具体的,观察窗4为矩形状的钢化玻璃,且观察窗4上设置有刻度,观察窗4为罐体1内部浸泡溶液水位监测装置。具体的,顶盖6为半圆弧状,且顶盖6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顶盖6通过合页5在罐体1上可打开或关闭。具体的,滤筛9为圆形桶状结构,且滤筛9上呈蜂窝状排列设置有筛孔,滤筛9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具体的,吊耳10为环形状,且吊耳10呈方形状排列在滤筛9的顶端焊接有四处,吊耳10采用具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材料制作。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先将加工好的凹凸棒土倒入滤筛9中,然后通过吊耳10将装有凹凸棒土的滤筛9吊放进罐体1中,并通过把手8将顶盖6关闭,再将水或酸性浸泡液体由进水口7注入罐体1中,注入期间可通过观察窗4监测注入水位是否将滤筛9浸没,然后等到浸泡指定时间结束后,将滤筛9吊出倒出里面的凹凸棒土即可。综上所述:该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通过利用进水口与排水口配合使用,便于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注液及排液操作,解决了该装置注液排液操作复杂且酸性注液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问题;通过利用罐体上的观察窗可以实时监测罐体内部的注液是否达到浸泡水位,解决了该装置容易造成浸泡不彻底的问题;通过利用滤筛在罐体内部进行浸泡的方式,使凹凸棒土得到全面浸泡,解决了该装置对凹凸棒土浸泡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利用滤筛与吊耳配合使用,解决了该装置在对凹凸棒土浸泡过程中操作不便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包括:罐体(1)、支架(2)、排水口(3)、观察窗(4)、合页(5)、顶盖(6)、进水口(7)、把手(8)、滤筛(9)、吊耳(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设置在罐体(1)下部的外壁上,且支架(2)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口(3)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且排水口(3)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观察窗(4)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观察窗(4)与罐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合页(5)设置在罐体(1)与顶盖(6)的外壁上,且合页(5)与罐体(1)及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6)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且顶盖(6)与罐体(1)通过合页(5)相连接;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顶盖(6)的上部一侧,且进水口(7)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8)设置在顶盖(6)的顶端,且把手(8)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筛(9)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滤筛(9)与罐体(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10)设置在滤筛(9)的顶端,且吊耳(10)与滤筛(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凸棒土壤改良浸泡装置,包括:罐体(1)、支架(2)、排水口(3)、观察窗(4)、合页(5)、顶盖(6)、进水口(7)、把手(8)、滤筛(9)、吊耳(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设置在罐体(1)下部的外壁上,且支架(2)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口(3)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且排水口(3)与罐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观察窗(4)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观察窗(4)与罐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合页(5)设置在罐体(1)与顶盖(6)的外壁上,且合页(5)与罐体(1)及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6)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且顶盖(6)与罐体(1)通过合页(5)相连接;所述进水口(7)设置在顶盖(6)的上部一侧,且进水口(7)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8)设置在顶盖(6)的顶端,且把手(8)与顶盖(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筛(9)设置在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立群韩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地脉通矿产科研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