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金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7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主壳体、固定通孔、第二固定凸起和电力设备,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且第一固定凸起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通过螺栓与相邻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凸起固定在变电箱主壳体的内壁上,且第二固定凸起位于连接凹槽的内部,所述电力设备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该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将第一固定凸起伸入到相邻支撑板的连接凹槽中,可以将支撑板与相邻支撑板相互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应不同面积的变电箱主壳体,提高了变电箱主壳体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
本技术涉及变电箱
,具体为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
技术介绍
变电箱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变电箱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尽相同,为了节省工期,使变电箱的安装更加迅速快捷,同时也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变电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变电箱的结构上进行一些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变电箱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尽相同,为了节省工期,使变电箱的安装更加迅速快捷,同时也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变电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主壳体、固定通孔、第二固定凸起和电力设备,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且第一固定凸起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通孔设置在第一固定凸起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通过螺栓与相邻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凸起固定在变电箱主壳体的内壁上,且第二固定凸起位于连接凹槽的内部,所述电力设备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主壳体(1)、固定通孔(5)、第二固定凸起(9)和电力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且第一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3),所述固定凹槽(3)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4),且第一固定凸起(4)固定在支撑板(6)的一侧,所述固定通孔(5)设置在第一固定凸起(4)上,所述支撑板(6)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7),且连接凹槽(7)通过螺栓(8)与相邻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凸起(9)固定在变电箱主壳体(1)的内壁上,且第二固定凸起(9)位于连接凹槽(7)的内部,所述电力设备(10)放置在支撑板(6)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主壳体(1)、固定通孔(5)、第二固定凸起(9)和电力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且第一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3),所述固定凹槽(3)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4),且第一固定凸起(4)固定在支撑板(6)的一侧,所述固定通孔(5)设置在第一固定凸起(4)上,所述支撑板(6)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7),且连接凹槽(7)通过螺栓(8)与相邻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凸起(9)固定在变电箱主壳体(1)的内壁上,且第二固定凸起(9)位于连接凹槽(7)的内部,所述电力设备(10)放置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共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固定板(2)呈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赖金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