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7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电机、机筒和螺旋杆,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左侧设置有所述机筒,所述机筒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这样当对料进行反应的时候,先将料倒进搅拌桶内进行搅拌,使搅拌桶将料先进行搅拌混合后在将料通过出料管输送机机筒内,通过机筒内的螺旋杆将料进行在一次的混合,在挤进反应器内,这样不仅可以使反应器省去了搅拌混合的时间,还使反应器的反应更加快速,还可以持续工作,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是向该反应器提供原料的装置,能够连续进料,使该反应器持续反应的装置。原有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在向反应器供料的时候不能够辅助该反应器对料进行反应更迅速,混合更好,反应器在对料搅拌混合后在对该料进行反应,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在向反应器供料的时候不能够辅助该反应器对料进行反应更迅速,混合更好,反应器在对料搅拌混合后在对该料进行反应,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电机、机筒和螺旋杆,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左侧设置有所述机筒,所述机筒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0)和混合装置(20),所述进料装置(10)包括支撑架(11)、第一电机(12)、机筒(13)和螺旋杆(14),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左侧设置有所述机筒(13),所述机筒(13)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筒(13)内腔设置有所述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右端贯穿所述机筒(13)右壁,并与所述第一电机(12)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混合装置(20)包括搅拌桶(21)、第二电机(22)、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0)和混合装置(20),所述进料装置(10)包括支撑架(11)、第一电机(12)、机筒(13)和螺旋杆(14),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左侧设置有所述机筒(13),所述机筒(13)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筒(13)内腔设置有所述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右端贯穿所述机筒(13)右壁,并与所述第一电机(12)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混合装置(20)包括搅拌桶(21)、第二电机(22)、转轴(23)、L型杆(24)、水箱(25)、水泵(26)和支撑轴(27),所述搅拌桶(21)位于所述机筒(13)后方,并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21)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与所述搅拌桶(2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21)内腔设置有所述支撑轴(27),所述支撑轴(27)与所述搅拌桶(2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27)上表面设置有所述转轴(23),所述转轴(23)一端与所述支撑轴(2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3)外表壁设置有若干个所述L型杆(24),所述L型杆(24)均与固定在所述转轴(23)外表壁,所述搅拌桶(21)左侧设置有所述水箱(25),所述水箱(25)与所述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5)内腔设置有所述水泵(26),所述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继成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捷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