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8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5
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温控器从上至下设有顶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动作杆、PTC发热体、导电片、短铆钉、动触片、弧端端子、平端端子、壳体以及底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铆钉套筒,铆钉套筒的底部穿设于弧端端子,铆钉套筒的顶部设有定位连接片,定位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开孔,通过长铆钉穿过连接开孔和铆钉套筒,并延伸出底座底部进行铆接后,定位连接片的另一端压抵在PTC发热体的上方,该安装方法能够在铆接过程中将PTC发热体进行固定,使得配杆参数更精确,解决传统安装工序将PTC发热体弹性压接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突跳式温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电热器具会安装有断电复位突跳式温控器,用于电热器具的过热保护,当电热器具温度过高或发生干烧时,断电复位突跳式温控器自行进行动作保护,断开电路,并且只有断开电源,温控器才能复位通电。传统的断电复位突跳式温控器的PTC发热体,通过在壳体内部开设适于PTC发热体安装的腔体,在放置PTC发热体后,需要将其他零件进整体压紧后,PTC发热体才能固定安装,这样的安装方法两导电零部件接触面小,且接触不如铆接固定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是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其作用是克服了现有温控器技术中安全性差、异常时又不能长期切断电源等问题。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温控器从上至下设有顶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动作杆、PTC发热体、导电片、短铆钉、动触片、弧端端子、平端端子、壳体以及底座,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铆钉套筒,铆钉套筒的底部穿设于弧端端子,铆钉套筒的顶部设有定位连接片,定位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开孔,通过长铆钉穿过连接开孔和铆钉套筒,并延伸出底座底部进行铆接后,定位连接片的另一端压抵在PTC发热体的上方,该安装方法能够在铆接过程中将PTC发热体进行固定,使得配杆参数更精确,解决传统安装工序将PTC发热体弹性压接固定的问题。所述动触片的固定端与平端端子连接,动触片的活动端与弧端端子弹性连接,动触片上压接有动作杆,结构简单,能够在体积较小的温控器内,动作杆轻微的位移能够触发动触片断开电路。所述壳体内适于PTC发热体容置的发热体腔,发热体腔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PTC发热体底部安装有导电片,导电片通过短铆钉穿过第二通孔与平端端子和动触片连接,通过定位连接片将PTC发热体压抵在发热体腔内,能够在安装时同时固定导电片、平端端子和动触片的位置,并且使导电片与平端端子和动触片构成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内滑动安装有动作杆,动作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双金属片和动触片压接配合,导向套筒能够避免动作杆在安装时发生偏移侧倾,使温控器质量不稳定,导致温控失效。所述动触片的活动端安装有动触点,对应的弧端端子上安装有与动触点弹性接触的静触点,增加动触点和静触点能够增加温控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定位连接片上开设有中心开孔,导向套筒穿设于中心开孔内,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定位连接片能够均匀压抵在PTC发热体上,避免定位连接片为了绕开导向套筒使PTC发热体受压力度不均匀,造成PTC发热体倾侧等问题。所述底座上延伸有定位凸块,对应的壳体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块定位配合的定位凹腔,便于底座与壳体的安装,提高生产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该安装方法能够在铆接过程中将PTC发热体进行固定,使得配杆参数更精确,解决传统安装工序将PTC发热体弹性压接固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温控器从上至下设有顶盖1、双金属片2、导向架3、动作杆4、PTC发热体5、导电片6、短铆钉7、动触片8、弧端端子9、平端端子10、壳体11以及底座12,所述壳体11内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内安装有铆钉套筒14,铆钉套筒14的底部穿设于弧端端子9,铆钉套筒14的顶部设有定位连接片15,定位连接片15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开孔1501,通过长铆钉穿16过连接开孔1501和铆钉套筒14,并延伸出底座底部12进行铆接后,定位连接片15的另一端压抵在PTC发热体5的上方,该安装方法能够在铆接过程中将PTC发热体5进行固定,使得配杆参数更精确,解决传统安装工序将PTC发热体弹性压接固定的问题。所述动触片8的固定端与平端端子10连接,动触片8的活动端与弧端端子9弹性连接,动触片8上压接有动作杆4,结构简单,能够在体积较小的温控器内,动作杆4轻微的位移能够触发动触片8断开电路。所述壳体11内适于PTC发热体5容置的发热体腔16,发热体腔16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7,PTC发热体5底部安装有导电片6,导电片6通过短铆钉7穿过第二通孔17与平端端子10和动触片8连接,通过定位连接片15将PTC发热体5压抵在发热体腔16内,能够在安装时同时固定导电片6、平端端子10和动触片8的位置,并且使导电片6与平端端子10和动触片8构成电连接。所述壳体11内设有导向套筒18,导向套筒18内滑动安装有动作杆4,动作杆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双金属片2和动触片8压接配合,导向套筒18能够避免动作杆4在安装时发生偏移侧倾,使温控器质量不稳定,导致控温失效。所述动触片8的活动端安装有动触点801,对应的弧端端子9上安装有与动触点801弹性接触的静触点901,增加动触点801和静触点901能够增加温控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定位连接片15上开设有中心开孔1502,导向套筒18穿设于中心开孔1502内,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定位连接片15能够均匀压抵在PTC发热体5上,避免定位连接片5为了绕开导向套筒18使PTC发热体5受压力度不均匀,造成PTC发热体5倾侧等问题。所述底座12上延伸有定位凸块1201,对应的壳体11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块1201定位配合的定位凹腔1101,便于底座12与壳体11的安装,提高生产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温控器从上至下设有顶盖(1)、双金属片(2)、导向架(3)、动作杆(4)、PTC发热体(5)、导电片(6)、短铆钉(7)、动触片(8)、弧端端子(9)、平端端子(10)、壳体(11)以及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内安装有铆钉套筒(14),铆钉套筒(14)的底部穿设于弧端端子(9),铆钉套筒(14)的顶部设有定位连接片(15),定位连接片(15)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开孔(1501),通过长铆钉穿过连接开孔(1501)和铆钉套筒(14),并延伸出底座(12) 底部进行铆接后,定位连接片(15)的另一端压抵在PTC发热体(5)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温控器从上至下设有顶盖(1)、双金属片(2)、导向架(3)、动作杆(4)、PTC发热体(5)、导电片(6)、短铆钉(7)、动触片(8)、弧端端子(9)、平端端子(10)、壳体(11)以及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内安装有铆钉套筒(14),铆钉套筒(14)的底部穿设于弧端端子(9),铆钉套筒(14)的顶部设有定位连接片(15),定位连接片(15)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开孔(1501),通过长铆钉穿过连接开孔(1501)和铆钉套筒(14),并延伸出底座(12)底部进行铆接后,定位连接片(15)的另一端压抵在PTC发热体(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8)的固定端与平端端子(10)连接,动触片(8)的活动端与弧端端子(9)弹性连接,动触片(8)上压接有动作杆(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PTC发热体的断电复位型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适于PTC发热体(5)容置的发热体腔(16),发热体腔(16)底部开设有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决顺杨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成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