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564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包括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PCB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PCB板的上方设置有信号源固定机构,信号源固定机构上设置有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位于微控制单元的上方设置,两者之间设有间距;当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相对于微控制单元在间距的空间上有相对的旋转和/或移动产生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时,微控制单元内的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和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元分别接收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信号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组装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或非电子装置的无源旋钮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旋钮开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音箱音量调节旋钮,台灯亮度调节旋钮等这些旋钮的工作原理都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这类有源的旋钮安装固定的方法基本都是和产品外壳或内部结构通过机械结构相对固定。组装固定时对整个旋钮的同轴度的要求较高,这对产品的部品加工组装要求较高,部品加工组装偏差大时会导致旋钮在旋转时不顺畅,严重时会导致旋钮失效等情况的发生,失效旋钮维修更换时需要拆解整个产品,拆解工作繁琐,工艺相对复杂消耗工时及人力较多。随着电容式触控显示模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产品在应用中需要增加旋钮功能的需求随之加大,在保持产品外形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旋钮功能对于传统旋钮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增加旋钮功能则产品需要全部重新设计,这对项目的成本及时效性都是挑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源旋钮开关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信号源固定机构(2)、微控制单元(3)及PCB板(4),所述PCB板(4)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3),所述PCB板(4)的上方设置有信号源固定机构(2),所述信号源固定机构(2)上设置有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所述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位于微控制单元(3)的上方设置,两者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微控制单元(3)包括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6)、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7)、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元(8)、多路复用器(9)、模/数转换器(10)和输出模块(11),所述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6)、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7)和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旋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信号源固定机构(2)、微控制单元(3)及PCB板(4),所述PCB板(4)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3),所述PCB板(4)的上方设置有信号源固定机构(2),所述信号源固定机构(2)上设置有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所述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位于微控制单元(3)的上方设置,两者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微控制单元(3)包括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6)、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7)、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元(8)、多路复用器(9)、模/数转换器(10)和输出模块(11),所述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6)、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7)和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元(8)的输出端与各自对应的多路复用器(9)输入端相连,所述多路复用器(9)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1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器(10)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11)的输入端相连;当信号源旋转移动机构(1)相对于微控制单元(3)在间距的空间上有相对的旋转和/或移动产生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时,微控制单元(3)内的信号量X方向侦测模块(6)、信号量Y方向侦测模块(7)和信号量Z方向侦测单元(8)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军卢海兵赵全喜钱忠波居晓峰张海军陈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芯沃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