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用喂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05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猪用喂食槽,包括食用槽,食用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池,搅拌池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池的内壁上且位于搅拌电机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转轴,第一搅拌转轴的顶部贯穿密封板且延伸至密封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电机、搅拌转轴、搅拌叶、搅拌块、皮带,圆盘、搅拌条,固定杆、连接杆、滑块、固定柱、固定杆,使食材在搅拌池内搅拌的更加充分,工作人员只需要向搅拌池内投放猪用食材无需手动搅拌,搅拌叶、搅拌条和搅拌块同时搅拌,这样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且搅拌更加的充分,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A feeding trough for pigs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g feeding trough, which comprises a food trough, the left side of the food troug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pool,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irring poo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mot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irring pool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stirring mot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sealing plate,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tirring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TI The top of the first stirr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sealing plate and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seal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motor, a stirring shaft, a stirring blade, a stirring block, a belt, a disc, a stirring bar, a fixing rod, a connecting rod, a slide block, a fixing column and a fixing rod, so that the food can be stirred even more * in the stirred tank. The leaves, stirring bars and stirring blocks are stirred at the same tim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workload and working time of the staff and makes the stirring more fully,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用喂食槽
本技术涉及兽禽养殖
,具体为一种猪用喂食槽。
技术介绍
猪槽,表面意思,即猪吃草用的器具。槽,汉语释义:一种长方形器具,用来盛放牲畜饲料或水等。猪槽是从古代农耕时代传承下来的器具之一。其基本制作材料为岩石,以大块青石居多,青石所造猪槽牢固而不易损坏,颇受欢迎。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猪槽这一事物在平原地区的农户家里已经很少能够见到。在山区、养殖户、草原上则还普遍存在。在对猪进行喂食之前,首先要对猪食进行搅拌,现有猪用喂食槽的搅拌不够充分,基本上都是人工手动搅拌,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用喂食槽,具备搅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猪用喂食槽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猪用喂食槽,包括食用槽,所述食用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池的内壁上且位于搅拌电机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转轴,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的顶部贯穿密封板且延伸至密封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密封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搅拌转轴左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顶部贯穿密封板且延伸至密封板的外部,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一转盘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底部与密封板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条,所述圆盘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搅拌池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食材投放口,所述搅拌池的顶部对应食材投放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食材投放挡板,所述搅拌池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搅拌池内壁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柱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块,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的底部与密封板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搅拌池内壁的右侧对应密封板顶部的位置设置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的右端依次贯穿搅拌池和食用槽且延伸至食用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底部与密封板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环,所述第四限位环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表面且位于连接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电机、搅拌转轴、搅拌叶、搅拌块、皮带,圆盘、搅拌条,固定杆、连接杆、滑块、固定柱、固定杆,使食材在搅拌池内搅拌的更加充分,工作人员只需要向搅拌池内投放猪用食材无需手动搅拌,搅拌叶、搅拌条和搅拌块同时搅拌,这样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且搅拌更加的充分,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一搅拌转轴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搅拌转轴在转动时上移,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一搅拌转轴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搅拌转轴在转动时下移,通过设置第四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二搅拌转轴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搅拌转轴在转动时上移,通过设置固定板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第二连接轴在转动时是上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食用槽、2搅拌池、3搅拌电机、4密封板、5第一搅拌转轴、6第一转盘、7搅拌叶、8第二搅拌转轴、9第二转盘、10皮带、11第一限位环、12圆盘、13搅拌条、14第一连接轴、15食材投放口、16食材投放挡板、17固定柱、18固定块、19固定杆、20滑块、21第二连接轴、22连接杆、23搅拌块、24清洁刷、25通料管、26第二限位环、27第三限位环、28第四限位环、29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猪用喂食槽,包括食用槽1,食用槽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池2,搅拌池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搅拌池2的内壁上且位于搅拌电机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板4,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转轴5,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26,第二限位环26的顶部与密封板4的底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环26起到了对第一搅拌转轴5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搅拌转轴5在转动时上移,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27,第三限位环27的底部与密封板4的顶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环27起到了对第一搅拌转轴5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搅拌转轴5在转动时下移,第一搅拌转轴5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叶7,密封板4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搅拌转轴5左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转轴8,,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环28,第四限位环28的顶部与密封板4的底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四限位环28起到了对第二搅拌转轴8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搅拌转轴8在转动时上移,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9,第二转盘9和第一转盘6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第一限位环11的底部与密封板4的顶部相互接触,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圆盘12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搅拌转轴8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条13,圆盘1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搅拌池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食材投放口15,搅拌池2的顶部对应食材投放口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食材投放挡板16,搅拌池2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搅拌池2内壁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与固定柱17之间通过固定杆19固定连接,固定杆19的表面套接有滑块20,滑块2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1,第二连接轴21的表面且位于连接杆2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顶部与密封板4的底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固定板29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用喂食槽,包括食用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槽(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池(2),所述搅拌池(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池(2)的内壁上且位于搅拌电机(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转轴(5),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叶(7),所述密封板(4)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搅拌转轴(5)左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转轴(8),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9),所述第二转盘(9)和第一转盘(6)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环(11)的底部与密封板(4)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所述圆盘(12)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搅拌转轴(8)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条(13),所述圆盘(1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所述搅拌池(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食材投放口(15),所述搅拌池(2)的顶部对应食材投放口(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食材投放挡板(16),所述搅拌池(2)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所述搅拌池(2)内壁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与固定柱(17)之间通过固定杆(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9)的表面套接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1),所述第二连接轴(21)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通过连接杆(2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块(23),所述第二连接轴(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4),所述清洁刷(24)的底部与密封板(4)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搅拌池(2)内壁的右侧对应密封板(4)顶部的位置设置有通料管(25),所述通料管(25)的右端依次贯穿搅拌池(2)和食用槽(1)且延伸至食用槽(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用喂食槽,包括食用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槽(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池(2),所述搅拌池(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池(2)的内壁上且位于搅拌电机(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转轴(5),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所述第一搅拌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叶(7),所述密封板(4)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搅拌转轴(5)左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转轴(8),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贯穿密封板(4)且延伸至密封板(4)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9),所述第二转盘(9)和第一转盘(6)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表面且位于密封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环(11)的底部与密封板(4)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搅拌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所述圆盘(12)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搅拌转轴(8)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条(13),所述圆盘(1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所述搅拌池(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食材投放口(15),所述搅拌池(2)的顶部对应食材投放口(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食材投放挡板(16),所述搅拌池(2)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所述搅拌池(2)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秀兰孙永清冯士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环宇文化传媒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