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04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牛蒡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该装置可以将牛蒡引到箱体中种植,有效解决以往野外栽种和收获比较麻烦的问题。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块;所述的壳体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圆柱筒的高度小于壳体的高度;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注液管分别在圆柱筒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野外和室内。

A split burdock cultiv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rdock cultiv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plit burdock cultivation device, which can lead burdock to a box for cultivation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field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in the past. The structure includes a pair of semi-circular shells, the shells are butted to form cylindrical cylinders with openings at both ends, and the butt surfaces of the shell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mutual magnetic blocks; the outer sides of the shells are sleeved with cylindrical cylinders with openings at two ends,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cylindrical cylinders are screwed with fastening bolts for positioning the shells. The height of the cylinder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shell; the shell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are jointly inserted with a number of injection pipes, which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on both sides of the cylinder, and are inclined to the inner low and outer high. It is simple to operate, easy to use and suitable for outdoor and indoor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牛蒡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牛蒡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牛蒡通常是在野外的土地中种植,而牛蒡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地进行深耕或者深翻0.5-1.1米,比较麻烦;且在收获时需要人工进行刨挖,还需注意不能铲到牛蒡,劳动强度大,且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该装置可以将牛蒡引到箱体中种植,有效解决以往野外栽种和收获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块;所述的壳体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圆柱筒的高度小于壳体的高度;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注液管分别在圆柱筒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所述的圆柱筒和壳体底部共同嵌于上开口的箱体中,圆柱筒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圈凸台,箱体的底面从下往上旋拧有螺杆,螺杆的顶部与凸台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注液管的外端部设有塞堵。优选的,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孔。优选的,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的凸台底面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孔。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侧壁分别设有与注液管相配合的通孔。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由于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块,因此,使用时,可以将栽培基质置于壳体中,在顶部栽种牛蒡,磁块可以对两块壳体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解决了以往牛蒡栽种需要深耕或深翻比较麻烦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2、由于所述的壳体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圆柱筒的高度小于壳体的高度,因此,使用时,圆柱筒和紧固螺栓可以对壳体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避免栽培过程中壳体的开裂和滑动,收获时,松动紧固螺栓,可以将壳体从圆柱筒中提出,向两侧拆分壳体,再将基质轻轻在牛蒡上打散清理下来即可,解决了以往牛蒡收获比较麻烦的问题。3、由于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注液管分别在圆柱筒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因此,使用时,注液管可以从外向内给牛蒡注入营养液,满足不同阶段牛蒡的生长需求。4、由于所述的圆柱筒和壳体底部共同嵌于上开口的箱体中,圆柱筒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圈凸台,箱体的底面从下往上旋拧有螺杆,螺杆的顶部与凸台通过螺纹连接,因此,使用时,箱体中也放入基质,对圆柱筒起到承载作用,利于牛蒡后期伸出圆柱筒继续生长,且螺杆和凸台的配合利于对圆柱筒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生长中圆柱筒发生歪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柱筒与壳体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圆柱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磁块;2、圆柱筒;21、紧固螺栓;22、凸台;221、螺孔;3、螺杆;4、注液管;41、塞堵;5、箱体;51、排液孔;5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该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1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吸附配合的磁块11。使用时,可以将栽培基质置于壳体中,在顶部栽种牛蒡,磁块可以对两块壳体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解决了以往牛蒡栽种需要深耕或深翻比较麻烦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壳体1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2,所述的圆柱筒2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1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21,圆柱筒2的高度小于壳体1的高度(利于后期壳体在上端取出拆卸)。使用时,圆柱筒和紧固螺栓可以对壳体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避免栽培过程中壳体的开裂和滑动,收获时,松动紧固螺栓,可以将壳体从圆柱筒中提出,向两侧拆分壳体,再将基质轻轻在牛蒡上打散清理下来即可,解决了以往牛蒡收获比较麻烦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壳体1和圆柱筒2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4,注液管4分别在圆柱筒2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使用时,注液管可以从外向内给牛蒡注入营养液,满足不同阶段牛蒡的生长需求。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圆柱筒2和壳体1底部共同嵌于上开口的箱体5中,圆柱筒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圈凸台22,箱体5的底面从下往上旋拧有螺杆53,螺杆3的顶部与凸台22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时,箱体中也放入基质,对圆柱筒起到承载作用,利于牛蒡后期伸出圆柱筒继续生长,且螺杆和凸台的配合利于对圆柱筒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生长中圆柱筒发生歪斜。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注液管4的外端部设有塞堵41。不加注营养液时可以通过塞堵将注液管堵住,避免污物进入注液管。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箱体5的底部设有排液孔51。使用时,壳体中和箱体中均可加注营养液和水,多余的液体可以从排液孔排出,避免对牛蒡产生涝害。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箱体5的底部设有万向轮52。使用时,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凸台22底面设有与螺杆3相配合的螺孔221(如图3所示)。使用时,螺杆可以旋拧于螺孔中。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壳体1和圆柱筒2侧壁分别设有与注液管4相配合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使用时,通孔便于注液管的插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块;所述的壳体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圆柱筒的高度小于壳体的高度;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注液管分别在圆柱筒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所述的圆柱筒和壳体底部共同嵌于上开口的箱体中,圆柱筒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圈凸台,箱体的底面从下往上旋拧有螺杆,螺杆的顶部与凸台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牛蒡栽培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对半圆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对接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壳体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磁块;所述的壳体外侧套置有两端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两侧旋拧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紧固螺栓,圆柱筒的高度小于壳体的高度;所述的壳体和圆柱筒的侧壁上共同插置有若干注液管,注液管分别在圆柱筒的两侧竖向排列,且呈内低外高倾斜设置;所述的圆柱筒和壳体底部共同嵌于上开口的箱体中,圆柱筒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圈凸台,箱体的底面从下往上旋拧有螺杆,螺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玮苗敬芝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