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02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包括盘体和多个浇水装置,盘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形侧壁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上且用于盛放种植土的容纳腔;多个浇水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每一个所述浇水装置包括两端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上的漏水管,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漏水管中且与所述漏水管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调节管,所述漏水管的下端设有漏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管的移动来调节所述漏孔的开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草药种植装置浇水难以控制、透气性差的问题。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ing devices. The plate body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an annular side wall extending upward from the bottom wall.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annular side wall are jointly enclosed to form an open upward accommodation chamber for storing planting soil; a plurality of watering devices are arranged in the said bottom wall. Within the accommodation chamber, each of the watering devices comprises a leaky pipe with two ends arranged on the annular side wall, and a first regulating pipe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leaky pipe and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aky pipe. The lower end of the leaky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leaky hol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leaky hole is adjust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first regulating pipe. Degre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difficult watering control and poor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草药植物不仅枝叶、根须、果实可以药用,而其发出的芬芳、药味、氧气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也能起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随着我国中草药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中草药栽种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现有技术中的中草药种植装置浇水难以控制、透气性差,且容易出现土壤上下浇水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草药种植装置浇水难以控制、透气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包括:盘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形侧壁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上且用于盛放种植土的容纳腔;多个浇水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每一个所述浇水装置包括两端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上的漏水管,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漏水管中且与所述漏水管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调节管,所述漏水管的下端设有漏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管的移动来调节所述漏孔的开度。优选的,所述多个浇水装置呈上下间隔设置,以对所述容纳腔不同高度位置的浇水。优选的,每一个浇水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侧壁,以在所述漏水管的端部形成进水口。优选的,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上间隔开设有漏气孔,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环形侧壁上还设有套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上的环形调节板,所述环形调节板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以通过旋动所述环形调节板调节所述漏气孔的开度。优选的,所述浇水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壁上的浇水管,所述浇水管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呈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浇水管上下间隔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每个所述排水口上自所述排水口朝下延伸形成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止土管。优选的,所述浇水管内还套接第二调节管,所述第二调节管的下端封闭,所述第二调节管的侧壁开设有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管的侧壁与所述浇水管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可上下滑动以选择对应的所述排水口开启。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倾斜角度为30°~45°。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倾斜角度为45°。本申请提供的中草药种植装置,通过在用于盛土的容纳腔内设置漏水管,漏水管的下端设有用于漏水的漏孔,通过设于漏水管中的第一调节管来调节漏孔的开度,对中草药浇水时水量便于控制,且不易出现上部土壤过于湿润、下部土壤干燥的情况。另外,在不浇水时,可以通过漏孔来将外界环境与容纳腔的土壤连通,可以通过调节漏孔的开度,来调节容纳腔的透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中草药种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中草药种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中草药种植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一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该中草药种植装置100包括盘体1和多个浇水装置2,盘体1包括底壁12及自底壁12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11,底壁12与环形侧壁11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上且用于盛放种植土的容纳腔13;多个浇水装置2设于容纳腔13内,每一个浇水装置2包括两端设于环形侧壁11上的漏水管21,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漏水管21中且与漏水管21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调节管22,漏水管21的下端设有漏孔211,通过第一调节管22的移动来调节漏孔211的开度。现有技术中的中草药种植装置100浇水难以控制、透气性差,而本申请通过在用于盛土的容纳腔13内设置漏水管21,漏水管21的下端设有用于漏水的漏孔211,通过设于漏水管21中的第一调节管22来调节漏孔211的开度,对中草药浇水时水量便于控制,且不易出现上部土壤过于湿润、下部土壤干燥的情况。另外,在不浇水时,可以通过漏孔211来将外界环境与容纳腔13的土壤连通,可以通过调节漏孔211的开度,来调节容纳腔13的透气性。通过设于漏水管21中的第一调节管22调节漏孔211的开度,即在不移动漏水管21的情况下调节漏孔211的开度。优选的,多个浇水装置2呈上下间隔设置,以对容纳腔13不同高度位置的浇水,更精确的控制土壤各层的水量。每一个浇水装置2的一端穿过环形侧壁11,以在漏水管21的端部形成进水口212,浇水时,通过漏水管21的端部进水,经过漏孔211向土壤中浇水。为了进一步增大容纳腔13内的漏气性,环形侧壁11的外表面上间隔开设有漏气孔(未在图中示出),环形侧壁1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环形侧壁11上还设有套设于环形侧壁11上的环形调节板(未在图中示出),环形调节板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以通过旋动环形调节板调节漏气孔的开度。同时漏气孔也可以用于漏水,方便及时排出土壤内的积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浇水装置2还包括固定在底壁12上的浇水管23,浇水管23位于容纳腔13内且呈上下方向延伸,浇水管23上下间隔开设有多个排水口231;每个排水口231上自排水口231朝下延伸形成与排水口231连通的止土管24。设置朝下的止水管可以防止土壤堵住排水口231或进入浇水管23。浇水时,水经过排水口231流入止土管24流出,同时由于止土管24朝下设置,水流入止土管24时具有一定冲力可以进一步疏通止土管24。为了便于调节浇水的水量大小,浇水管23内还套接第二调节管25,第二调节管25的下端封闭,第二调节管25的侧壁开设有一调节孔,第二调节管25的侧壁与浇水管23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可上下滑动以选择对应的排水口231开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管25的倾斜角度为a,a为30°~45°。优选的第二调节管25的倾斜角度a为4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形侧壁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上且用于盛放种植土的容纳腔;多个浇水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每一个所述浇水装置包括两端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上的漏水管,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漏水管中且与所述漏水管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调节管,所述漏水管的下端设有漏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管的移动来调节所述漏孔的开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形侧壁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上且用于盛放种植土的容纳腔;多个浇水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每一个所述浇水装置包括两端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上的漏水管,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漏水管中且与所述漏水管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调节管,所述漏水管的下端设有漏孔,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管的移动来调节所述漏孔的开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浇水装置呈上下间隔设置,以对所述容纳腔不同高度位置的浇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浇水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侧壁,以在所述漏水管的端部形成进水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上间隔开设有漏气孔,所述环形侧壁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环形侧壁上还设有套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湘云保纹颖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厚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