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87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在筋材单体的右端设有拼接柱、左端设有与所述拼接柱匹配的拼接槽,在所述拼接柱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预定位条,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端内部与所述预定位条对应的位置设有预定位槽。该组合式筋材结构简单,可实现相邻筋材单体的快速连接,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高,且拼接处的结合强度大,不易断裂。

A new type of combined reinforcement materi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steel bar. A splicing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steel bar monomer, and a splicing groove matching the splicing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A pre-positioning strip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splicing column respectively, and a pre-positioning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re-positioning strip in the left end of the steel bar monomer. The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rapid connection of adjacent reinforcement monomers, high bonding strength with concrete, and high bonding strength at joints, and is not easy to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对于建筑的承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直接生产长度较大的直条形钢筋,但是混凝土的浇注形状往往复杂多变,此时就需要对长条形的钢筋进行截断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这会增加操作工序,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钢筋本身的长度较大,给搬运输送均造成一定的难度,且长度较大的钢筋生产难度也较大,不利于生产;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出现了组合式的筋材,但是这些组合式筋材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较弱,容易在连接处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筋材单体的结构简单,可实现相邻筋材单体的快速连接,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高,且拼接处的结合强度大,不易断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在筋材单体的右端设有拼接柱、左端设有与所述拼接柱匹配的拼接槽,在所述拼接柱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预定位条,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端内部与所述预定位条对应的位置设有预定位槽。进一步地,所述拼接柱的长度为所述筋材单体长度的一半。进一步地,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右两端外侧面上分别沿圆周等距离设有数个导流孔,在所述筋材单体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流出孔,所述导流孔与流出孔一一对应连通形成流通槽。进一步地,在所述拼接柱内设有数个纵向贯通的销孔,在所述拼接槽的上、下端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纵向贯通的穿透槽孔,销块可对应穿过所述穿透槽孔和销孔。进一步地,所述销块为一个中空的圆筒,在所述销块的上端设有扩展边,在所述销块上设有数个小孔。进一步地,在所述筋材单体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进一步地,在所述筋材单体表面涂覆玻璃涂层。进一步地,所述筋材单体由玻璃钢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拼接柱和拼接槽的对应连接和销块的插接实现相邻筋材单体的紧固连接,结构简单,无需繁复的定位,连接迅速;相邻筋材单体拼接完成后,由于预定位条的预先定位使得拼接部位的流通槽匹配对接,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能从所述导流孔流入所述流通槽实现相接部位的进一步稳固连接,增强了筋材与混凝土结合的紧密度,保证连接处不易分离断裂而影响建筑整体的机械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右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左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的筋材单体在组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的销块的结构示意图。1-筋材单体,2-拼接柱,3-拼接槽,4-预定位条,5-预定位槽,6-导流孔,7-流出孔,8-销孔,9-穿透槽孔,10-销块,11-扩展边,12-小孔,13-外螺纹,14-玻璃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在筋材单体1的右端设有拼接柱2、左端设有与所述拼接柱2匹配的拼接槽3,在所述拼接柱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预定位条4,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端内部与所述预定位条4对应的位置设有预定位槽5。所述拼接柱2的长度为所述筋材单体1长度的一半。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右两端外侧面上分别沿圆周等距离设有数个导流孔6,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流出孔7,所述导流孔6与流出孔7一一对应连通形成流通槽,在拼接筋材时将左侧所述筋材单体1是拼接柱2插入右侧所述筋材单体1内的所述拼接槽3,同时,所述预定位条4也对应连接在所述预定位槽5内,此时拼接部位两侧的流通槽匹配连通,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能从所述导流孔6流入所述流通槽实现相接部位的进一步稳固连接,增强了筋材整体与混凝土结合的紧密度,保证连接处不易分离断裂影响建筑整体的机械强度。在所述拼接柱2内设有数个纵向贯通的销孔8,在所述拼接槽3的上、下端与所述销孔8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纵向贯通的穿透槽孔9,销块10可对应穿过所述穿透槽孔9和销孔8实现所述拼接柱2与拼接槽3的紧固连接。所述销块10为一个中空的圆筒,在所述销块10的上端设有扩展边11,在将所述销块10完全插入所述销孔8时,所述扩展边11正好贴合在所述筋材单体1外壁上,能对销块10的插入深度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在所述销块10上设有数个小孔12,由于所述销块10内部中空,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会流入所述销块10中并从所述小孔12中流出,将所述销块10、拼接柱2和拼接槽3更为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筋材单体1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13;在所述筋材单体1表面涂覆玻璃涂层14防腐;所述筋材单体1由玻璃钢材料制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其特征在于,在筋材单体(1)的右端设有拼接柱(2)、左端设有与所述拼接柱(2)匹配的拼接槽(3),在所述拼接柱(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预定位条(4),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端内部与所述预定位条(4)对应的位置设有预定位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其特征在于,在筋材单体(1)的右端设有拼接柱(2)、左端设有与所述拼接柱(2)匹配的拼接槽(3),在所述拼接柱(2)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预定位条(4),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端内部与所述预定位条(4)对应的位置设有预定位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柱(2)的长度为所述筋材单体(1)长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右两端外侧面上分别沿圆周等距离设有数个导流孔(6),在所述筋材单体(1)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流出孔(7),所述导流孔(6)与流出孔(7)一一对应连通形成流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筋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生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