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86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包括外框体,外框体内设置有吊顶面板,特点是外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优点是在外框体上设置通风孔,能够有效增强该集成吊顶模块上下层空间的空气流动,可有效减轻吊顶层的潮湿程度,同时也可减小因气压变化而带来的上下层气压差,从而避免该集成吊顶模块因气压差而造成掉落的风险,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An integrated ceil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ceiling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body with a ceiling panel arranged in the outer frame body,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ventilation holes arranged on the outer frame body. The advantages are that the ventilation holes on the outer fram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ir flow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pace of the integrated ceiling modul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umidity of the ceiling layer, and also reduce the difference of upper and lower air pressure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air pressure, thus avoiding the risk of falling of the integrated ceiling modul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air pressur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吊顶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吊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吊顶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集成吊顶模块一般由一个外框架和设置在外框架上的吊顶面板组成,为了适配集成吊顶行业的多功能化发展,通常会给这些集成吊顶模块赋予一定的实用功能,比如选用透光材质的吊顶面板,在该吊顶面板上设置LED发光组件,使得该集成吊顶模块具备照明的功能,或者在吊顶面板上安装其他电器原件,从而使得该集成吊顶模块能够根据具体安装和使用需求提供除装饰外的其他实用性功能。集成吊顶模块通常是通过外框架与天花板上设置的三角龙骨封闭连接实现安装固定,安装完成后,吊顶层以上几乎是密闭的,在南方部分湿热的气候环境中,处在吊顶层中的电器零部件(如LED驱动装置、电机等)经常会因为受潮而损坏;另外,密闭的房间突然开门容易产生气压差,可能会导致集成吊顶上的部分模块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通风功能的集成吊顶模块。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包括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吊顶面板,所述的外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的外框体包括四根结构相同的型材,四根所述的型材首尾相接形成所述的外框体。上述外框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述的型材包括沿长度方向在各处的横截面均相同的型材本体,所述的型材本体包括支撑基体,所述的支撑基体由顶板、底板、外侧板和内侧板围设而成,所述的外侧板和内侧板竖向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外侧板和所述的内侧板的上端通过所述的顶板相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和所述的内侧板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底板相连接,所述的底板的内端向内延伸设置有一水平搁置部,四个所述的水平搁置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于搁置所述的吊顶面板的搁置框,所述的吊顶面板搁置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框上。上述型材结构简单,支撑基体对整个集成吊顶模块起到主支撑作用,水平搁置部用于搁置吊顶面板,确保吊顶面板能够稳定安装在外框体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低。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端面通过硅胶条压紧固定。吊顶面板的上端面通过硅胶条压紧固定,确保了吊顶面板的稳定安装,硅胶条成本低廉,抗老化耐腐蚀性能好,同时具备防震的性能,使得该集成吊顶模块具备较为优越的性能。所述的水平搁置部上设置有竖向的安装壁,所述的安装壁与所述的内侧板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卡槽,所述的硅胶条包括一个竖向的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的上端头向内弯折形成一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向压紧部,所述的安装部卡入所述的安装卡槽中并与所述的安装卡槽紧配合,所述的斜向压紧部的端头压设在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端面。安装卡槽给硅胶条提供了一个安装空间,确保了硅胶条的稳定安装,斜向压紧部用于将吊顶面板压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定。所述的安装部的下端头向内弯折形成一自外向内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向缓冲壁,所述的第一斜向缓冲壁与所述的斜向压紧部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第一斜向缓冲壁相平行的第二斜向缓冲壁,安装完成后,所述的安装部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的内侧板紧贴,所述的第一斜向缓冲壁和所述的第二斜向缓冲壁的端头与所述的安装壁紧贴。通过下外向内向上倾斜的斜向缓冲壁的设置,有效减小安装部在安装过程中与安装卡槽之间的摩擦面积,从而使得安装部在向下插入安装时的摩擦力大为减小,安装起来较为省力,由于硅胶条为软性结构,配合斜向缓冲壁的斜向结构,在安装部向上拔出时则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实现,因此使得硅胶条的安装更为稳定,轻微外力并不足以使其安装失效,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的底板自外向内向下倾斜。使得外框体的造型较为美观。所述的顶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竖向的支撑壁,所述的支撑壁上沿所述的型材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通风孔,所述的支撑壁的上端头向外弯折形成一水平的弯折壁,所述的弯折壁的端头向上弯折形成一竖向的与天花板上安装的三角龙骨相配合的连接壁,所述的连接壁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的外侧板的外侧端面齐平,所述的弯折壁、所述的支撑壁与所述的顶板之间形成一导风凹腔。通风孔与上述结构的导风凹腔配合,使得通风效果更好,连接壁用于与天花板上的三角龙骨连接,实现将该集成吊顶模块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的导风凹腔内设置有水平的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的上导风板和所述的下导风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的通风孔位于所述的上导风板和所述的下导风板之间。在导风凹腔中设置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可有效增强型材的强度。所述的通风孔为沿所述的型材本体的长度方向呈“一”字的一字孔。一字孔能够有效增加通风量,同时减小型材的重量。所述的连接壁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与所述的三角龙骨相配合的定位凸扣。通过定位凸扣实现型材与三角龙骨之间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外框体上设置通风孔,能够有效增强该集成吊顶模块上下层空间的空气流动,可有效减轻吊顶层的潮湿程度,同时也可减小因气压变化而带来的上下层气压差,从而避免该集成吊顶模块因气压差而造成掉落的风险,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外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硅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型材、硅胶条和吊顶面板配合安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包括外框体1,外框体1内设置有吊顶面板2,外框体1上设置有通风孔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框体1包括四根结构相同的型材11,四根型材11首尾相接形成外框体1。上述外框体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型材11包括沿长度方向在各处的横截面均相同的型材本体,型材本体包括支撑基体,支撑基体由顶板111、底板112、外侧板113和内侧板114围设而成,外侧板113和内侧板114竖向并列间隔设置,外侧板113和内侧板114的上端通过顶板111相连接,外侧板113和内侧板114的下端通过底板112相连接,底板112的内端向内延伸设置有一水平搁置部1121,四个水平搁置部1121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于搁置吊顶面板2的搁置框,吊顶面板2搁置安装在搁置框上。上述型材11结构简单,支撑基体对整个集成吊顶模块起到主支撑作用,水平搁置部1121用于搁置吊顶面板2,确保吊顶面板2能够稳定安装在外框体1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低。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吊顶面板2的上端面通过硅胶条4压紧固定。吊顶面板2的上端面通过硅胶条4压紧固定,确保了吊顶面板2的稳定安装,硅胶条4成本低廉,抗老化耐腐蚀性能好,同时具备防震的性能,使得该集成吊顶模块具备较为优越的性能。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水平搁置部1121上设置有竖向的安装壁1122,安装壁1122与内侧板114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卡槽1123,硅胶条4包括一个竖向的安装部41,安装部41的上端头向内弯折形成一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向压紧部42,安装部41卡入所述的安装卡槽1123中并与安装卡槽1123紧配合,斜向压紧部42的端头压设在吊顶面板2的上端面。安装卡槽1123给硅胶条4提供了一个安装空间,确保了硅胶条4的稳定安装,斜向压紧部42用于将吊顶面板2压紧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定。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部41的下端头向内弯折形成一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包括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吊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包括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吊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体包括四根结构相同的型材,四根所述的型材首尾相接形成所述的外框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包括沿长度方向在各处的横截面均相同的型材本体,所述的型材本体包括支撑基体,所述的支撑基体由顶板、底板、外侧板和内侧板围设而成,所述的外侧板和内侧板竖向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外侧板和所述的内侧板的上端通过所述的顶板相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和所述的内侧板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底板相连接,所述的底板的内端向内延伸设置有一水平搁置部,四个所述的水平搁置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于搁置所述的吊顶面板的搁置框,所述的吊顶面板搁置安装在所述的搁置框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端面通过硅胶条压紧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搁置部上设置有竖向的安装壁,所述的安装壁与所述的内侧板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卡槽,所述的硅胶条包括一个竖向的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的上端头向内弯折形成一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向压紧部,所述的安装部卡入所述的安装卡槽中并与所述的安装卡槽紧配合,所述的斜向压紧部的端头压设在所述的吊顶面板的上端面。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顶善美集成吊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