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28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污管,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填料管,所述填料管的顶部设置有絮凝剂放置盒,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渣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箱体、进污管、絮凝剂放置盒、排渣口、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传送带、挂渣板、漏孔和排渣槽的配合,不仅可以对箱体内腔污水中的固体垃圾进行絮凝吸附,还能够将絮凝的固体垃圾排至箱体的外部,同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中,没有对固体垃圾进行预处理,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该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具备对污水中固体垃圾预处理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在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当中,污水排到污水池中,过滤下的固体垃圾在过滤装置上难以清理,垃圾过多会导致过滤装置阻塞,影响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与使用寿命,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具备对污水中固体垃圾预处理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中,没有对固体垃圾进行预处理,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污管,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填料管,所述填料管的顶部设置有絮凝剂放置盒,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渣口,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辊轮,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污管(2),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3),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填料管(8),所述填料管(8)的顶部设置有絮凝剂放置盒(9),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渣口(10),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辊轮(12),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辊轮(13),所述第二辊轮(13)与第一辊轮(12)通过传送带(14)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4)的外表面设置有挂渣板(15),所述传送带(14)的表面开设有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排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污管(2),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3),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填料管(8),所述填料管(8)的顶部设置有絮凝剂放置盒(9),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渣口(10),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辊轮(12),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辊轮(13),所述第二辊轮(13)与第一辊轮(12)通过传送带(14)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4)的外表面设置有挂渣板(15),所述传送带(14)的表面开设有漏孔(16),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光陈宝元张海军贾晶陈利佳周燕薄佩钰严欣袁飞虎牛江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