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22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壳体,交换机本体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均是采用折叠板的一体结构,下壳体包括下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上端向后形成上翻边,上壳体包括上盖板、后侧板,后侧板下端向前弯折形成下翻边,下翻边位于下底板的下侧,下翻边与下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翻边与上盖板前部搭接,交换机本体前侧设有网络接口,前侧板上设有与网络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若干排散热孔,左侧板、右侧板上还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体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又能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交换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换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交换机。
技术介绍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光(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交换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有些场合,交换机在使用一段时间,自身温度较高,简单的散热孔不够有效,造成其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交换机,以解决现有交换机的散热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耐高温交换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耐高温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壳体,交换机本体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均是采用折叠板的一体结构,下壳体包括下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上端向后形成上翻边,上壳体包括上盖板、后侧板,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高温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本体、壳体,交换机本体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均是采用折叠板的一体结构,下壳体包括下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上端向后形成上翻边,上壳体包括上盖板、后侧板,后侧板下端向前弯折形成下翻边,下翻边位于下底板的下侧,下翻边与下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翻边与上盖板前部搭接,交换机本体前侧设有网络接口,前侧板上设有与网络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若干排散热孔,左侧板、右侧板上还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耐高温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本体、壳体,交换机本体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均是采用折叠板的一体结构,下壳体包括下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上端向后形成上翻边,上壳体包括上盖板、后侧板,后侧板下端向前弯折形成下翻边,下翻边位于下底板的下侧,下翻边与下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翻边与上盖板前部搭接,交换机本体前侧设有网络接口,前侧板上设有与网络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若干排散热孔,左侧板、右侧板上还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且沿前后方向延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洪洋陈志忠万军杰赵强高波付保庆郭浩杰李典王志徐超杨军峰聂保春蒋凯桑万里王晓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铭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