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117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和控制电路。垃圾桶本体包括桶体、行走轮和桶盖。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及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行走驱动模块、避障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桶盖驱动模块、垃圾吸收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声音执行各项相关指令操作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并让垃圾桶能通过语音信号确定用户位置,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避开障碍物。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家居,清洁卫生,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家庭和小区等场所不可或缺的设施。在家居生活中常用的垃圾桶一般是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基本没有可移动功能,这种垃圾桶的设计不够人性化,不够智能化,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和智能家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垃圾桶只能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具备可以动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桶体、行走轮和桶盖;所述垃圾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及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行走驱动模块、避障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桶盖驱动模块组成;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麦克风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轮;避障模块的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避障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安装在桶盖上,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桶盖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桶盖驱动模的输出端块连接桶盖。作为改进,所述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还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改进,所述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还进一步包括垃圾吸收模块,该垃圾吸收模块设置在桶体的内腔中,垃圾吸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还进一步包括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相连。作为改进,所述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包括8个麦克风,且这8个麦克风均匀均匀分布在桶体四周,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作为改进,所述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避障模块包括2个超声波避障传感器,且这2个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左前方和右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了语音识别控制技术,使垃圾桶可以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同时可根据语音指令定位声源位置并前往声源处;2、垃圾桶能够自动行走到用户处,并在移动途中可实现智能避障;3、采用热释能电红外传感技术,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做出指定操作,如开盖,盒盖等操作功能。4、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家居,清洁卫生,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和控制电路。垃圾桶本体包括桶体、行走轮和桶盖。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及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行走驱动模块、避障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桶盖驱动模块、垃圾吸收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其作用是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麦克风阵列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作用是利用用户的语音指令定位声源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包括8个麦克风,且这8个麦克风均匀均匀分布在桶体四周,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上,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轮,其作用是驱动行走轮运动,进而带动垃圾桶移动。避障模块的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避障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其作用是实现垃圾桶在移动途中的智能避障。在本实施例中,避障模块包括2个超声波避障传感器,且这2个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左前方和右前方。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安装在桶盖上,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作用是感应用的存在。桶盖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上,该桶盖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桶盖,其作用是驱动垃圾桶的桶盖的开启和闭合。垃圾吸收模块设置在桶体的内腔中,垃圾吸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作用是将垃圾吸入垃圾桶内。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显示垃圾桶的当前工作状态。通信模块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实现垃圾桶与其他外部控制终端的通信。控制及处理模块为整个控制电路的总控部件,其作用是接收相关采集信号和发出相关控制信号。控制及处理模块内部运行的算法均为现有技术已知算法,如采用雷达和扫地机器人中常用的算法等。语音识别模块对用户发出相关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返回给控制及处理模块,给控制及处理模块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垃圾桶进行相关操作。在用户发出语音指令的过程中,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声音信号后返回给控制及处理模块,控制及处理模块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比较各个麦克风接收信号时间差来判断声源方向。此时,行走驱动模块在控制及处理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垃圾桶向声源方向行走。在垃圾桶的行走的过程中,避障模块的2个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检测垃圾桶的左前方和右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当其中一边存在障碍物时,超声波避障模块发出信号给控制及处理模块,控制垃圾桶向另一边移动以躲避障碍物,之后再根据控制及处理模块内置的智能算法调整方向,向用户前进。当垃圾桶运动到用户前方时,热释能电红外传感模块检测用户是否存在,并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发出桶盖的开启指令,在在检测到用户离开时,发出桶盖的关闭指令。桶盖驱动模块在控制及处理模块的控制下,驱动垃圾桶的桶盖开启或关闭。在用户在向垃圾桶中扔垃圾的过程中,垃圾吸收模块利用负压原理将垃圾从桶体入口处吸入到桶底。显示模块在整个过程中时刻显示垃圾桶的当前工作状态。通信模块能够让垃圾桶与其他外部控制终端进行通信,从而能够将垃圾桶并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本专利技术依靠声音执行各项相关指令操作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并让垃圾桶能通过语音信号确定用户位置,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避开障碍物。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家居,清洁卫生,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获得的其它实施方式,均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桶体、行走轮和桶盖;其特征是,所述垃圾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及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行走驱动模块、避障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桶盖驱动模块组成;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麦克风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轮;避障模块的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避障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安装在桶盖上,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桶盖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桶盖驱动模的输出端块连接桶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桶体、行走轮和桶盖;其特征是,所述垃圾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及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行走驱动模块、避障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桶盖驱动模块组成;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麦克风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行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行走轮;避障模块的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桶体的四周,避障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安装在桶盖上,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桶盖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该桶盖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叶懋张锡维谭袁迅李宗万谢深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