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称重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10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类称重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投料口、连接投料口和垃圾容纳箱的通道、智能称重平台、用户称重信息仪和投料门。投料口具密封性,杜绝二次污染;智能称重平台可上传数据,通过平台分析用户或区域内垃圾分类后的数据;设备置于偏僻点,垃圾日产量少,可灵活安排清理计划;实现废旧物资废置最小化,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便于垃圾处理和处置,减少垃圾的处理费用;便于垃圾中有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类称重垃圾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
,具体是指分类称重垃圾箱。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一个很严重,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问题,它的复杂程度和影响力比绝大多数人的想象都要大。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更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就不能再让垃圾分类只停留在说教和试点上,而应通过制度规范配套设施、服务以推而行之。当今国民对与垃圾分类的好处没有充分理解,推动国民自觉养成分类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垃圾分类其实还没有严格的界定,起码还没有法定标准或者规范出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其实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又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分类方法不平行。现时国内的分类垃圾桶,都只是简单的果皮和塑料分类或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而已,到收运车辆环节,运营商为节省运输成本,垃圾分类完了后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如此恶性循环,才让垃圾分类举步维艰。末端垃圾分类设备费用高昂、分类效果不佳,人工分类投入的成本大,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市场上垃圾桶存在很多缺点,分类垃圾桶的缺点:1.料口密封性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无人监督分类,垃圾乱投乱放;3.垃圾箱置于偏僻点,垃圾量少,会被安排多天清理一次或被遗弃;4.垃圾箱置于繁荣点,垃圾量非常大,如没及时清理垃圾造成垃圾堆积。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经精心研究探讨,针对垃圾分类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分类称重垃圾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分类称重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投料口、连接投料口和垃圾容纳箱的通道、智能称重平台、用户称重信息仪和投料门;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固定在通道远离投料口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设在垃圾容纳箱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包括第一U形板、第二U形板、连接板和称重装置,所述第一U形板的一端固定设在垃圾容纳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的两侧均和垃圾容纳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嵌在第一U形板内,并第二U形板在第一U形板内滑动,所述连接板嵌在第二U形板内,并连接板在第二U形板内滑动,所述称重装置固定设在连接板上。所述投料口的包括第一投料口、第二投料口和第三投料口,所述容满提示灯包括第一容满提示灯、第二容满提示灯和第三容满提示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和容满提示灯均与用户称重信息仪电连接。所述垃圾容纳箱的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第一U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和第二U形板通过固定块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和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投料口具密封性,杜绝二次污染;用户需通过二维码验证信息,垃圾投放具有跟踪性;智能称重平台可上传数据,通过平台分析用户或区域内垃圾分类后的数据;设备置于偏僻点,垃圾日产量少,可灵活安排清理计划;设备置于繁荣点,垃圾日产量大,合理安排收运路线时清理垃圾,避免垃圾堆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实现废旧物资废置最小化,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便于垃圾处理和处置,减少垃圾的处理费用;便于垃圾中有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类称重垃圾箱的前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分类称重垃圾箱的第一等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类称重垃圾箱的第二等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分类称重垃圾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M处示意图。图7是用户操作流程。图8是平台系统流程。如图所示:1、垃圾容纳箱,2、投料口,2.1、第一投料口,2.2、第二投料口,2.3、第三投料口,3、通道,4、投料门,5、智能称重平台,5.1、第一U形板,5.2、第二U形板,5.3、连接板,5.4、称重装置,5.5、第一电动推杆,5.6、固定块,5.7、支撑板,5.8、第二电动推杆,6、用户称重信息仪,7、透视板,8、二维码扫描窗口,9、容满提示灯,9.1、第一容满提示灯,9.2、第二容满提示灯,9.3、第三容满提示灯,10、红外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分类称重垃圾箱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分类称重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1、投料口2、连接投料口2和垃圾容纳箱1的通道3、智能称重平台5、用户称重信息仪6和投料门4;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7,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7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8,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9,所述通道3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10,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6固定在通道3远离投料口2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设在垃圾容纳箱1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包括第一U形板5.1、第二U形板5.2、连接板5.3和称重装置5.4,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一端固定设在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两侧均和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5.2嵌在第一U形板5.1内,并第二U形板5.2在第一U形板5.1内滑动,所述连接板5.3嵌在第二U形板5.2内,并连接板5.3在第二U形板5.2内滑动,所述称重装置5.4固定设在连接板5.3上。所述投料口2的包括第一投料口2.1、第二投料口2.2和第三投料口2.3,所述容满提示灯9包括第一容满提示灯9.1、第二容满提示灯9.2和第三容满提示灯9.3。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和容满提示灯9均与用户称重信息仪6电连接。所述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一电动推杆5.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5位于第一U形板5.1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5的活塞杆和第二U形板5.2通过固定块5.6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块5.6之间设有支撑板5.7,所述支撑板5.7的中心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5.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8的活塞杆和连接板5.3的下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弃置垃圾人员通过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二维码扫描窗口8扫描二维码,弃置垃圾人员的个人信息被绑定到平台,平台收到信息之后,平台控制投料门4开启和红外摄像头10打开,红外摄像头10起到监视的作用,弃置垃圾人员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智能称重装置5智能为垃圾称重,称重完成之后,智能称重平台5打开,垃圾进入垃圾容纳箱1,弃置垃圾人员对垃圾投放完成之后,当15秒无人操作,智能称重平台5关闭,投料门4自动上锁,关闭投料口2。垃圾容纳箱1的数量是三个,每个垃圾容纳箱1均有对应的投料口2,投料口2包括第一投料口2.1、第二投料口2.2和第三投料口2.3,不同的垃圾容纳箱1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在第一个垃圾容纳箱1满的时候,第一容满提示灯9.1亮,起到提示的作用,在第二个垃圾容纳箱1满的时候,第二容满提示灯9.2亮,起到提示的作用,在第三个垃圾容纳箱1满的时候,第三容满提示灯9.3亮,起到提示的作用。用户称重信息仪6接收到平台的信息,称重装置5.5将垃圾的重量信息通过用户称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类称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1)、投料口(2)、连接投料口(2)和垃圾容纳箱(1)的通道(3)、智能称重平台(5)、用户称重信息仪(6)和投料门(4);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7),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7)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8),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9),所述通道(3)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10),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6)固定在通道(3)远离投料口(2)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设在垃圾容纳箱(1)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包括第一U形板(5.1)、第二U形板(5.2)、连接板(5.3)和称重装置(5.4),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一端固定设在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两侧均和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5.2)嵌在第一U形板(5.1)内,并第二U形板(5.2)在第一U形板(5.1)内滑动,所述连接板(5.3)嵌在第二U形板(5.2)内,并连接板(5.3)在第二U形板(5.2)内滑动,所述称重装置(5.4)固定设在连接板(5.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类称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1)、投料口(2)、连接投料口(2)和垃圾容纳箱(1)的通道(3)、智能称重平台(5)、用户称重信息仪(6)和投料门(4);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7),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7)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8),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9),所述通道(3)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10),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6)固定在通道(3)远离投料口(2)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设在垃圾容纳箱(1)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包括第一U形板(5.1)、第二U形板(5.2)、连接板(5.3)和称重装置(5.4),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一端固定设在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两侧均和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5.2)嵌在第一U形板(5.1)内,并第二U形板(5.2)在第一U形板(5.1)内滑动,所述连接板(5.3)嵌在第二U形板(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善仪张宗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然生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