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称重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10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类称重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投料口、连接投料口和垃圾容纳箱的通道、智能称重平台、用户称重信息仪和投料门。投料口具密封性,杜绝二次污染;智能称重平台可上传数据,通过平台分析用户或区域内垃圾分类后的数据;设备置于偏僻点,垃圾日产量少,可灵活安排清理计划;实现废旧物资废置最小化,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便于垃圾处理和处置,减少垃圾的处理费用;便于垃圾中有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类称重垃圾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
,具体是指分类称重垃圾箱。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一个很严重,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问题,它的复杂程度和影响力比绝大多数人的想象都要大。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更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就不能再让垃圾分类只停留在说教和试点上,而应通过制度规范配套设施、服务以推而行之。当今国民对与垃圾分类的好处没有充分理解,推动国民自觉养成分类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垃圾分类其实还没有严格的界定,起码还没有法定标准或者规范出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其实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又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分类方法不平行。现时国内的分类垃圾桶,都只是简单的果皮和塑料分类或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而已,到收运车辆环节,运营商为节省运输成本,垃圾分类完了后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如此恶性循环,才让垃圾分类举步维艰。末端垃圾分类设备费用高昂、分类效果不佳,人工分类投入的成本大,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市场上垃圾桶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类称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1)、投料口(2)、连接投料口(2)和垃圾容纳箱(1)的通道(3)、智能称重平台(5)、用户称重信息仪(6)和投料门(4);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7),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7)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8),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9),所述通道(3)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10),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6)固定在通道(3)远离投料口(2)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设在垃圾容纳箱(1)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包括第一U形板(5.1)、第二U形板(5.2)、连接板(5.3)和称重...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类称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所述垃圾箱本体包括垃圾容纳箱(1)、投料口(2)、连接投料口(2)和垃圾容纳箱(1)的通道(3)、智能称重平台(5)、用户称重信息仪(6)和投料门(4);所述垃圾箱本体的一侧设有透视板(7),所述垃圾箱本体远离透视板(7)的一侧固定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8),所述垃圾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容满提示灯(9),所述通道(3)的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10),所述用户称重信息仪(6)固定在通道(3)远离投料口(2)的内壁上;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设在垃圾容纳箱(1)上端,所述智能称重平台(5)包括第一U形板(5.1)、第二U形板(5.2)、连接板(5.3)和称重装置(5.4),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一端固定设在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5.1)的两侧均和垃圾容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板(5.2)嵌在第一U形板(5.1)内,并第二U形板(5.2)在第一U形板(5.1)内滑动,所述连接板(5.3)嵌在第二U形板(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善仪张宗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然生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