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奇专利>正文

一种井管钢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90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钢箍,其特征是钢箍内侧有穿钢丝的凸台,凸台内环与井管内壁混凝土平齐,即内径与井管内径相等,该凸台接近管口无混凝土包裹,这样就避免了原来凸台过窄,张拉时将台孔拉坏,也省去了离心成型时井管模具端盖,避免了漏浆,提高了井管质量,更避免了由于端盖意外飞出而导致的伤人等危险事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用钢箍.
技术介绍
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钢箍内用于穿钢丝的环形凸台,当井管成型后,均包在混凝土内。制作该井管的离心过程中,必须在井管模具两端各固定一端盖,以阻挡混凝土外溢,使井管口混凝土形成一整齐端面(如图1、图2),这样端盖与模具接触的缝隙往往形成漏浆,影响井管质量,如果端盖不牢固,由于离心转速较大,甚至飞出及至伤人,另外,在成井时,各管均焊在一起,电焊时产生的高温往往使包在混凝土内的穿钢丝的凸台与混凝土分离(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井管的整体抗拉强度降低。再者由于该凸台太窄,张拉时钢丝可能将台孔拉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弊端的井管钢箍。其主要内容是:将原管箍内侧穿钢丝凸台横向加宽,使该宽度和管内侧混凝土平齐,同时凸台位置向管口方向平移,与原管口混凝土平齐(即其内径和井管内径相同)(如图3、图4)。这样,避免了张拉时台孔被拉坏。重要的是离心成型过程中,该凸台起到了阻挡混凝土的作用,所以省去了端盖,避免了管箍与混凝土接触外的漏浆,既减化了制管工艺又提高了井管质量。更避免了由-->于端盖可能飞出导致伤人等危险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原钢箍的主视图(全剖),图中1为管箍张拉槽,2为混凝土层,3为张拉后的钢丝,4为管钢箍。图2为原钢箍的俯视图。图3为钢箍主视图(全剖)。其中1为钢箍张拉槽,2为钢箍,3为钢箍内穿钢丝凸台,4为钢丝,5为混凝土层。图4为管钢箍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原钢箍内穿钢丝的凸台向内加宽,使之与混凝土层平齐,同时向管口方向移动,至原混凝土到达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钢箍,其特征是:箍内用于穿钢丝的环形凸台与井管内壁混凝土平齐,即与井管内径相等,纵向贴近管口不再被混凝土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钢箍,其特征是:箍内用于穿钢丝的环形凸台与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奇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