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卓能专利>正文

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58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包括一设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与外耳道壁接触的耳勺,所述耳勺内开设有一贯穿耳勺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风扇、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带动空气连同耳垢自通风道流入空腔,所述控制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摄像头及光源,所述摄像头通过设在控制板上的接口将视频信号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能够彻底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

Visual inhalable ear buck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sual inhalable ear scoop,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cavity.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exhaust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The air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n ear scoop contacting the wall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The ear scoop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assage through the ear scoop, and the air passage and the cavity in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n air passage through the ear scoop. Th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fan, a motor driving the fan to rotate and a control board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control board controls the motor to drive the fan to rotate, and drives the air to flow into the cavity along with the earwax self-ventilation duct. The control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camera and a light source through a data line. The camera is arranged on the control board. The interface on the video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video playback device. The visible inhalable earpick can be used to completely remove the wax in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清洁工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
技术介绍
掏耳勺用于清洁外耳道,掏耳过程需多次将掏耳勺移出外耳道以清洁掏耳勺上的耳垢,掏耳勺移动时,部分耳垢会自掏耳勺两侧漏出而遗留在外耳道内,导致很难清洁干净外耳道。同时个人独自使用掏耳勺时,无法观察到外耳道内的情况,只能凭感觉进行掏耳操作,容易遗漏部分耳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能够彻底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包括一设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耳勺,所述耳勺内开设有一贯穿耳勺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风扇、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带动空气自通风道流入空腔,所述控制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摄像头及光源,所述摄像头通过设在控制板上的接口将视频信号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其一端盖设有前壳,所述前壳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摄像头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装耳勺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两条不同曲率的曲线围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远离前壳一端盖设有后壳,所述后壳侧壁伸出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设在壳体上的限位槽相合,所述后壳上开设与接口对应的插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光源亮度的开关,所述开关部分伸出开设在后壳上的调节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风道末端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用于截留耳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扇以及电机设在控制板与摄像头之间,所述风扇处设有隔离桥,摄像头及光源对应的数据线自隔离桥越过风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桥一端设于壳体,另一端朝向远离壳体一侧延伸并越过风扇,所述隔离桥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朝向远离风扇一侧弯曲,形成一过线槽,所述摄像头及光源对应的数据线设于过线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耳勺采用透明材料所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PCB板以及设在PCB板上的接口、光源开关、控制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WiFi收发处理芯片,所述WiFi收发处理芯片用于无线收发视频信号。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的有益效果是:在光源的照明下,摄像头将视频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因此可以清楚看到外耳道内的情况,清理过程不会遗漏耳垢。同时,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带动空气自通风道流入空腔,耳勺自外耳道掏落耳垢后,吸力使得耳垢随空气进入通风道,耳勺无需多次移出外耳道,因此不会有任何残留的耳垢。通风道内设置的隔离网可将耳垢截留,而空气自隔离网穿过并最终通过排气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耳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拆掉前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带电池)。图6是本专利技术前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包括一设有空腔的壳体10,壳体10为筒状结构。壳体10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请参考图1和图2,进气口处设有耳勺20,耳勺20采用透明材料所制,以减少其对摄像过程的影响,优选的,耳勺20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亚克力材料相比金属不伤外耳道,舒适感好。耳勺20内开设有一贯穿耳勺20的通风道21,通风道21与壳体10内的空腔连通,耳勺20包括一勺部23,勺部23呈勺状,勺部23与外耳道壁直接接触,用于剥离耳垢。通风道21的一端开设在勺部23。优选的,通风道21末端设有隔离网22,隔离网22用于收集耳垢。本实施例中,隔离网22边缘设有多个凸起221,通风道21末端开设有多个与凸起221相合卡槽。请参考图3和图4,壳体10的空腔内设有风扇11、驱动风扇11转动的电机12以及与电机12连接的控制板13,控制板13包括PCB板131以及设在PCB板131上的USB接口132、光源开关133、控制模块134。控制板13控制电机12驱动风扇11旋转,带动空气连同耳垢流入通风道21,耳垢被隔离网22截留,空气穿过隔离网22进入空腔,并自排气口排出。控制板13通过数据线连接摄像头14及光源,光源与摄像头14一体设置。光源靠近摄像头14设置,摄像头14通过设在控制板13上的USB接口132将视频信号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常用的视频播放设备有手机、电脑。请参考图5,壳体10还设有电池16,电池16用于给控制板13供电,并通过控制板13向摄像头14、光源以及电机12供电,本实施例中,电池16为可充电电池。请参考图6,壳体10其一端盖设有前壳30,前壳30包括一大头端和一小头端,大头端与壳体10连接,排气口设在大头端与壳体10连接处,风扇11超前于排气口设置,本实施例中,排气口为环绕前壳等间距开设的多个通气孔。所述小头端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摄像头14的通孔31以及用于安装耳勺20的限位孔32,限位孔32为两条不同曲率的曲线围成,使得安装后耳勺20无法再限位孔32内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32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结构以限制耳勺20的转动。请参考图7,壳体10远离前壳30一端盖设有后壳40,后壳40侧壁伸出多个限位块,限位块与开设在壳体10上的限位槽相合,使后壳40固定于壳体10,后壳40上开设与USB接口132对应的插孔41,以及与光源开关133对应的调节孔42,开关133部分伸出调节孔42便于使用者调节其光源亮度。请再次参考图4,风扇11以及电机12设在控制板13与摄像头14之间,风扇11处设有隔离桥15,隔离桥15一端设于壳体10,另一端朝向远离壳体10一侧延伸并越过风扇11,隔离桥15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朝向远离风扇11一侧弯曲,形成一过线槽,摄像头14及光源对应的数据线设于过线槽内,并自隔离桥15越过风扇11。隔离桥15为刚性结构,避免柔性的数据线141因落入风扇11的旋转区域而受到损伤。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板13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WiFi收发处理芯片,用于无线收发视频信号。芯片具体型号为CDW-208189F-01或CDW.N582660-00,具体的,摄像头14产生视频信号既可通过WiFi收发处理芯片传输至视频播放设备,也可通过外接的数据线传输至视频播放设备。在不连接视频播放设备而直接使用本装置时,由电池16供电,此时光源工作,电机12带动风扇11旋转,可实现对外耳道的照明以及对耳垢的吸取。在通过WiFi收发处理芯片连接视频播放设备时,也由电池16供电,此时摄像头与光源工作,电机12带动风扇11旋转,可实现对外耳道的照明、摄像以及对耳垢的吸取,同时视频信号可通过WiFi收发处理芯片传输至对应的视频播放设备。在通过外接数据线连接视频播放设备时,由视频播放设备通过数据线供电,或通过数据线对电池16进行充电,同时由电池16供电,此时摄像头与光源工作,电机12带动风扇11旋转,可实现对外耳道的照明、摄像以及对耳垢的吸取,同时视频信号可通过外接数据线传输至对应的视频播放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利用光源照明,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耳勺,所述耳勺内开设有一贯穿耳勺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风扇、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带动空气自通风道流入空腔,所述控制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摄像头及光源,所述摄像头通过设在控制板上的接口将视频信号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耳勺,所述耳勺内开设有一贯穿耳勺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风扇、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带动空气自通风道流入空腔,所述控制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摄像头及光源,所述摄像头通过设在控制板上的接口将视频信号传递至视频播放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其一端盖设有前壳,所述前壳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摄像头的通孔以及用于安装耳勺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两条不同曲率的曲线围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前壳一端盖设有后壳,所述后壳侧壁伸出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设在壳体上的限位槽相合,所述后壳上开设与接口对应的插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可吸入式掏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光源亮度的开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卓能凌至辉
申请(专利权)人:杜卓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