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889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棚施肥机,包括大棚机机架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施肥机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大棚施肥机的施肥机头同时跟随门字型横移架移动以对地垄进行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大棚施肥机能够快速的对大棚进行施肥作业,减少劳动力,减轻耕作者的负担。

Greenhouse fertiliz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eenhouse fertilizer applicator, which comprises a greenhouse machine frame, the greenhouse machine frame comprises a parallel first guide rail and a second guide rail, and a door-shaped transverse frame straddling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guide rail. The support frame bottom of the door-shaped transvers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vement for moving along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ails. A second moving mechanism moving along the crossbeam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rossbeam frame of the gate type, and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moving mechanism. The fertilizer head of the greenhouse fertilizer applicator moves along the door-shaped transverse frame to fertilize the ridges. The greenhouse fertilizer applicato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fertilize the greenhouse, reduce the labor force and lighten the burden of the culti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棚施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机耕地机。
技术介绍
在大棚中种植中,每当种植作物时都需要对大棚中的土壤进行翻耕,由于大棚棚架的限制,传统的耕地机无法进入到大棚内对大棚进行耕地作业,因此需要人工对大棚进行翻耕,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大棚施肥的大棚施肥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大棚施肥机,包括大棚机机架,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施肥机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底部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移动轮和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移动轮,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架上沿着横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架上的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第三导轨道相适配的第三移动轮,所述移动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移动箱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其中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二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另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施肥机头包括:施肥机槽,在所述的施肥机槽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移动机构上;在所述的施肥机槽底部设置至少一个施肥槽或施肥孔。进一步的,施肥机槽底部设置至少一个施肥槽,沿所述的施肥槽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肥料分散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肥料分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施肥槽下方对应施肥槽的位置设置有分散机架,在所述的分散机架内对应施肥槽设置有分散耙轮;在分散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分散耙轮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大棚施肥机中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垂直于地垄的方向设置在地垄的两端,门字型横移架平行于地垄的长度方向设置,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横移使得门字横移架上的施肥机头与欲施肥地垄对应;施肥机头同时跟随门字型横移架移动以对地垄进行施肥,当完成一次施肥作业时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到下一个工作位,再次进行施肥操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大棚施肥机能够快速的对大棚进行施肥作业,减少劳动力,减轻耕作者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大棚机机架的构示意图;图2是施肥机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俯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施肥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1,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11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横梁架12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具体的,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1底部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移动轮13和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移动轮14,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电机15。其中,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其中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二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另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横梁架12上沿着横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架上的移动箱16,移动箱16的底部设置有与所第三导轨道相适配的第三移动轮17,所述移动箱16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电机18,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1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箱2,控制箱中的控制器通过导线19与电机电连接。移动箱16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连接杆4;结合图2和图3,施肥机槽31,在所述的施肥机槽上部设置有横梁321,在横梁321上设置有连接杆32,所述的连接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移动机构上;在所述的施肥机槽底部设置至少一个施肥槽34;沿所述的施肥槽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肥料分散装置33。所述的肥料分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施肥槽下方对应施肥槽的位置设置有分散机架331,在所述的分散机架内对应施肥槽设置有分散耙轮332;在分散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33,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分散耙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带动分散耙轮旋转,使耙轮的耙钉或耙爪旋转,以将施肥机槽底部的肥分散出去,从页起到分散施肥的效果。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所述的连接杆改为液控或电控的伸缩杆,这样便于控制施肥机头的高度。伸缩杆与施肥机头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卡具可拆卸连接。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机机架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施肥机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机机架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施肥机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底部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移动轮和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移动轮,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架上沿着横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架上的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第三导轨道相适配的第三移动轮,所述移动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移动箱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君杨永铎李阳于洋柳志国刘崇军张景华杨利锦何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地质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