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悦颖专利>正文

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58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使用时套接在电缆的端头,该护套为三层结构,由外而内为外套管、保温管和内套管,在外套管和内套管内都设置了多组电热丝,这些电热丝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热量。当电缆的连接端温度较低的时候,这些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电缆线的端头温度,从而保证电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Electric heat insulation cable end sheat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thermal insulation type cable end sheath, which is sleeved at the end of the cable when used. The sheath is of three-layer structure, with an outer sleeve, an insulating tube and an inner sleeve from outside to inside. A plurality of sets of electric heating wire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se electric heating wires are on-line. Electricity can generate heat. When the temperature at the end of the cable is low,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se wires can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at the end of the cable, thus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cable signal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连接的部件或者环境温度较低,这样对于电缆的端头的信号传输会造成影响,影响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包含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多个扁平通孔,所述扁平通孔的方向沿着外套管的轴向,所述扁平通孔内设有多个第一外电热丝组和多个第二外电热丝组,所述第一外电热丝组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外电热丝组,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的方向沿着外套管的轴向,所述外套管的管体内壁套接一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管体内壁套接一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管体内壁设有多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方向沿着内套管的轴向,所述内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多个第一内电热丝组和多个第二内电热丝组,所述第一内电热丝组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内电热丝组。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外套管的管体厚度大于保温管的管体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保温管的管体厚度大于内套管的管体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保温管为聚氨酯泡沫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内套管为耐热橡胶管。本专利技术的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使用时套接在电缆的端头,该护套为三层结构,由外而内为外套管、保温管和内套管,在外套管和内套管内都设置了多组电热丝,这些电热丝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热量。当电缆的连接端温度较低的时候,这些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电缆线的端头温度,从而保证电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1,包含一外套管10,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设有多个扁平通孔11,所述扁平通孔11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扁平通孔11内设有多个第一外电热丝组51和多个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第一外电热丝组5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12,所述散热通孔12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外套管1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保温管20,所述保温管2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内套管30,所述内套管30的管体内壁设有多个防滑槽31,所述防滑槽31的方向沿着内套管30的轴向,所述内套管30的管壁内设有多个第一内电热丝组41和多个第二内电热丝组42,所述第一内电热丝组4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内电热丝组42。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外套管10的管体厚度大于保温管20的管体厚度。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保温管20的管体厚度大于内套管30的管体厚度。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保温管20为聚氨酯泡沫管。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内套管30为耐热橡胶管。该专利技术的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使用时套接在电缆的端头,该护套为三层结构,由外而内为外套管、保温管和内套管,在外套管和内套管内都设置了多组电热丝,这些电热丝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热量。当电缆的连接端温度较低的时候,这些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电缆线的端头温度,从而保证电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1),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套管(10),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设有多个扁平通孔(11),所述扁平通孔(11)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扁平通孔(11)内设有多个第一外电热丝组(51)和多个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第一外电热丝组(5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12),所述散热通孔(12)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外套管(1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保温管(20),所述保温管(2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内套管(30),所述内套管(30)的管体内壁设有多个防滑槽(31),所述防滑槽(31)的方向沿着内套管(30)的轴向,所述内套管(30)的管壁内设有多个第一内电热丝组(41)和多个第二内电热丝组(42),所述第一内电热丝组(4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内电热丝组(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保温型电缆端头护套(1),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套管(10),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设有多个扁平通孔(11),所述扁平通孔(11)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扁平通孔(11)内设有多个第一外电热丝组(51)和多个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第一外电热丝组(5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外电热丝组(52),所述外套管(10)的管壁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孔(12),所述散热通孔(12)的方向沿着外套管(10)的轴向,所述外套管(1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保温管(20),所述保温管(20)的管体内壁套接一内套管(30),所述内套管(30)的管体内壁设有多个防滑槽(31),所述防滑槽(31)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悦颖
申请(专利权)人:朱悦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