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256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塔尖、塔架、连接支架、支撑脚架、交叉杆、固定框架、连接板、高压电线、连接高压电塔、防共振装置,防共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支杆、减震弹簧、底部减震器、高压电线插入槽、推板、外罩壳、松紧带、连杆,固定支架的上端面与外罩壳的内表面相黏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结构上设有防共振装置,防共振装置设于连接板的上方处,在高压电输电线进行防共振的过程中,连杆可以将松紧带固定住,支杆可以将减震弹簧与推板相连接,减震弹簧可以减少高压电输电线产生的振动,松紧带可以缓冲减震弹簧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了高压电输电线形成共振的问题。

A kind of anti vibration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resonance device for 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a tower tip, a tower frame, a connecting bracket, a supporting scaffold, a crossbar, a fixed frame, a connecting plate, a high-voltage wire, a connecting high-voltage tower and an anti-resonance device. The anti-resonance device includes a fixed bracket, a supporting rod,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and a bottom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resonance device for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which is structurally provided with an anti-resonance device, and the anti-resonance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on the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anti-resonance, the connecting rod can fix the elastic band, the supporting rod can connect the shock absorber spring with the push plate, the shock absorber spring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elastic belt can buffer the vibration of the shock absorber spring, thus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resonance of the 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属于高压电输电领域。
技术介绍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产生很大的振动,因为系统储存了动能。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822004.2的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其包括高压输电线钢架基座,左横向支架,三线输电线路支架,第一三线输电线路,第二三线输电线路,左横向阻尼器,左横向阻尼压缩空气管,左横向振动传感器,第三三线输电线路,纵向阻尼器,纵向阻尼器压缩空气管,纵向振动传感器,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电输电线的防共振的程度较弱,导致高压电输电线易形成共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电输电线的防共振的程度较弱,导致高压电输电线易形成共振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塔尖、塔架、连接支架、支撑脚架、交叉杆、固定框架、连接板、高压电线、连接高压电塔、防共振装置,所述塔尖的底部与固定框架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面与固定框架的右端面相黏合,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与塔架的上端面与连接,所述塔架的底面与连接支架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支撑脚架与连接支架的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共振装置的底部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高压电线与防共振装置相嵌套,所述连接高压电塔设于塔架的右侧,所述防共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支杆、减震弹簧、底部减震器、高压电线插入槽、推板、外罩壳、松紧带、连杆,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面与外罩壳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杆嵌入安装于固定支架的内表面,所述支杆的底端与减震弹簧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推板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高压电线插入槽嵌入安装于外罩壳内表面的中心,所述底部减震器设于高压电线插入槽的底部,所述推板的左右两端与外罩壳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松紧带的左右两端面与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与固定支架的内表面相嵌套。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壳的底部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黏合且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交叉杆的左右两端面与连接支架的内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设于支撑脚架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长为15cm,宽为8cm,高为2.5cm。进一步地,所述防共振装置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交叉杆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结构上设有防共振装置,防共振装置设于连接板的上方处,在高压电输电线进行防共振的过程中,连杆可以将松紧带固定住,支杆可以将减震弹簧与推板相连接,减震弹簧可以减少高压电输电线产生的振动,松紧带可以缓冲减震弹簧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了高压电输电线形成共振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共振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塔尖-1、塔架-2、连接支架-3、支撑脚架-4、交叉杆-5、固定框架-6、连接板-7、高压电线-8、连接高压电塔-9、防共振装置-10、固定支架-1001、支杆-1002、减震弹簧-1003、底部减震器-1004、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推板-1006、外罩壳-1007、松紧带-1008、连杆-10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塔尖1、塔架2、连接支架3、支撑脚架4、交叉杆5、固定框架6、连接板7、高压电线8、连接高压电塔9、防共振装置10,所述塔尖1的底部与固定框架6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板7的左端面与固定框架6的右端面相黏合,所述固定框架6的底部与塔架2的上端面与连接,所述塔架2的底面与连接支架3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支撑脚架4与连接支架3的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共振装置10的底部与连接板7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高压电线8与防共振装置10相嵌套,所述连接高压电塔9设于塔架2的右侧,所述防共振装置10包括固定支架1001、支杆1002、减震弹簧1003、底部减震器1004、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推板1006、外罩壳1007、松紧带1008、连杆1009,所述固定支架1001的上端面与外罩壳1007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杆1002嵌入安装于固定支架1001的内表面,所述支杆1002的底端与减震弹簧1003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003的底部与推板1006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嵌入安装于外罩壳1007内表面的中心,所述底部减震器1004设于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的底部,所述推板1006的左右两端与外罩壳1007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松紧带1008的左右两端面与连杆1009相连接,所述连杆1009与固定支架1001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外罩壳1007的底部与连接板7的上端面相黏合且相互垂直,所述交叉杆5的左右两端面与连接支架3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框架6设于支撑脚架4的上方,所述连接板7的长为15cm,宽为8cm,高为2.5cm,所述防共振装置1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交叉杆5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本专利所说的高压电线8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所述减震弹簧1003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将防共振装置10设于连接板7的上方处,在高压电输电线进行防共振的过程中,连杆1009可以将松紧带1008固定住,支杆1002可以将减震弹簧1003与推板1006相连接,减震弹簧1003可以减少高压电输电线产生的振动,松紧带1008可以缓冲减震弹簧1003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了高压电输电线形成共振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电输电线的防共振的程度较弱,导致高压电输电线易形成共振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防共振装置,防共振装置设于连接板的上方处,在高压电输电线进行防共振的过程中,连杆可以将松紧带固定住,支杆可以将减震弹簧与推板相连接,减震弹簧可以减少高压电输电线产生的振动,松紧带可以缓冲减震弹簧产生的振动,从而避免了高压电输电线形成共振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塔尖(1)、塔架(2)、连接支架(3)、支撑脚架(4)、交叉杆(5)、固定框架(6)、连接板(7)、高压电线(8)、连接高压电塔(9)、防共振装置(10),所述塔尖(1)的底部与固定框架(6)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板(7)的左端面与固定框架(6)的右端面相黏合,所述固定框架(6)的底部与塔架(2)的上端面与连接,所述塔架(2)的底面与连接支架(3)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支撑脚架(4)与连接支架(3)的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共振装置(10)的底部与连接板(7)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高压电线(8)与防共振装置(10)相嵌套,所述连接高压电塔(9)设于塔架(2)的右侧,所述防共振装置(10)包括固定支架(1001)、支杆(1002)、减震弹簧(1003)、底部减震器(1004)、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推板(1006)、外罩壳(1007)、松紧带(1008)、连杆(1009),所述固定支架(1001)的上端面与外罩壳(1007)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杆(1002)嵌入安装于固定支架(1001)的内表面,所述支杆(1002)的底端与减震弹簧(1003)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003)的底部与推板(1006)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嵌入安装于外罩壳(1007)内表面的中心,所述底部减震器(1004)设于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的底部,所述推板(1006)的左右两端与外罩壳(1007)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松紧带(1008)的左右两端面与连杆(1009)相连接,所述连杆(1009)与固定支架(1001)的内表面相嵌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输电线路防共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塔尖(1)、塔架(2)、连接支架(3)、支撑脚架(4)、交叉杆(5)、固定框架(6)、连接板(7)、高压电线(8)、连接高压电塔(9)、防共振装置(10),所述塔尖(1)的底部与固定框架(6)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板(7)的左端面与固定框架(6)的右端面相黏合,所述固定框架(6)的底部与塔架(2)的上端面与连接,所述塔架(2)的底面与连接支架(3)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支撑脚架(4)与连接支架(3)的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共振装置(10)的底部与连接板(7)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高压电线(8)与防共振装置(10)相嵌套,所述连接高压电塔(9)设于塔架(2)的右侧,所述防共振装置(10)包括固定支架(1001)、支杆(1002)、减震弹簧(1003)、底部减震器(1004)、高压电线插入槽(1005)、推板(1006)、外罩壳(1007)、松紧带(1008)、连杆(1009),所述固定支架(1001)的上端面与外罩壳(1007)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支杆(1002)嵌入安装于固定支架(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元陈少宽曾建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