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220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1:42
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分别与其网络连接的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分别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及安装于其内的对应APP,即客户端APP、食材端APP、物流端APP、管理平台APP;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操作生成配餐订单;所述客户端APP为客户提供食谱、菜单、份量选择窗口,协助客户完成“吃什么、买什么菜、买多少菜”的决策过程;所述食材端APP用于商家接收订单,并根据食谱及客户要求得出食材的处理方式指令;所述物流端APP用于物流人员根据订单确定配送起始地、配送时间;所述管理平台APP用于系统管理人员对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维护。

Intelligent catering system and its usage method

An intelligent catering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a network server and a client, a food material terminal, a logistics terminal and a management platform connected with its network respectively. The client, a food material terminal, a logistics terminal and a management platform include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rresponding APPs installed therein, i.e. client APP, a food material terminal APP, and a management platform. Logistics APP, management platform APP; the network server include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customer operation to generate catering orders; the client APP provides customers with recipes, menus, portions selection window, to assist customers to complet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what to eat, what to buy, how many to buy\; the food side APP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merchants to receive orders and obtain instructions for processing food materials according to recipes and customer requirements; the logistics terminal APP is used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place and delivery time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rders; and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APP is used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to upgrade and maintain the database and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安全与健康,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下,特定的人群应该吃些什么食物,如何能够方便地吃到放心的健康食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另外,家庭烹饪就餐,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随着日常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对没有家庭专职人员的家庭而言,人们下班后,烹调食物会比较困难,需要去市场采购不同种类的食材及配料,回来需要配搭。由于不同的时节适宜的食物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特色的食物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群对食物的偏好情况也是不同的,正所谓众口难调,不仅仅对于个人来说,寻找适宜的健康食物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烹饪较少的人员来说,对菜品、买菜、洗菜、烹饪均不熟悉,更是难上加难。这使很多个人和家庭对烹调失去兴趣,而直接点外卖在家就餐。众所周知,外卖食品的口味、质量安全及健康程度均难以得到保证。从现有技术看,对于餐品供应者和需求者来说,均无法快速准确地得到科学合理的餐品组合及其用量。如何帮助上述人员一揽子解决配餐问题,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确保健康,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分别与其网络连接的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分别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及安装于其内的对应APP,即客户端APP、食材端APP、物流端APP、管理平台APP;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操作生成配餐订单;所述客户端APP为客户提供食谱、菜单、份量选择窗口,协助客户完成“吃什么、买什么菜、买多少菜”的决策过程;所述食材端APP用于商家接收订单,并根据食谱及客户要求得出食材的处理方式等指令;所述物流端APP用于物流人员根据订单确定配送起始地、配送时间等;所述管理平台APP用于系统管理人员对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等。优选的,所述智能配餐系统还包括指导端,所述指导端与所述网络服务器网络连接,安装有指导端APP,用于厨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根据客户需求对客户进行专业指导、解疑释惑。优选的,所述客户端的智能电子设备设有定位模块,可对客户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帮助客户及配送人员迅速确定配送目标地位置。优选的,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包括订单生成算法,用于生成订单。优选的,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数据分析算法,根据客户的饮食需求、健康状况、个人偏好进行分析处理,协助客户获得良好的配餐体验和营养健康的饮食。为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配餐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的,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客户通过客户端APP选购自己喜欢的食谱、份量,网络服务器系统根据客户选购的食谱、份量列出各种主、配菜、作料、所需要的具体用量,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对清单上的食品进行修改(添加、删减、加量、减量)然后填写收货地址、收货时间、收货人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配餐订单;S2.网络服务器将订单存入数据库,再由食材端APP接收,商家通过食材端APP收到订单后,根据订单食谱准备所需要的食材,将对相应的食材进行分类处理和包装,制作成配餐食材包装品后,由商家通过食材端APP填写发货地址、制作时间、取货时间、发货人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向网络服务器发出物流订单;S3.物流订单通过网络服务器存入数据库,网络服务器根据配餐订餐、物流订单生成配送订单并由物流人员通过物流端APP接收,物流人员根据配送订单接收进行配送;S4.物流人员从商家处接收配餐食材包装品并进行配送,同时通过物流端APP生成、更新物流信息存入网络服务器数据库;S5.物流人员将配餐食材包装品按照要求的收货地址、送达时间等信息配送至客户处,由客户签收并通过客户端APP确认,从而完成配餐过程。这里,物流人员与客户可通过电话、客户端APP-物流端APP等方式随时进行沟通交流,对送达时间、目的地点进行变更、确认等,及对特殊情况进行说明,以确保配送的准确度,食材的新鲜度。优选的,所述智能配餐系统的使用方法还包括: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对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优选的,所述智能配餐系统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当客户遇到烹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答时,通过客户端APP向网络服务器发出申请,由专业人员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指导端APP对客户进行专业指导、解疑释惑。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商家设有食材处理中心对菜品进行筛选、处理,去除不能用的食用部分、清洗、切块、无菌化处理,再根据不同食材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包装材质及方式。如,对肉类用真空袋装好抽去空气、真空包装为佳;对蔬菜可以清洗后用器具分类装起来,用保鲜膜盖住即可;根据作料的性质可以包装成酱料包、调料的粉剂包、干料包;最后,对所有食材、作料进行打包,将其食谱、名称、重量等信息通过食材端APP发送给客户端APP和/或贴于包装表面书面告知客户。优选的,所述食材端可为通过网络服务器注册认证的申请有食材端APP账号的个体商家、农场或系统自建的信息化食材仓库处理中心,即配餐网上菜市、配餐网上菜贩。优选的,所述物流端可为通过网络服务器注册认证的申请有物流端APP账号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系统自建的信息化物流中心,从而便于形成覆盖全面、效率显著的物流运输系统,合理控制运输的成本,优化配送网络,使得食材足够新鲜。优选的,所述食材端和/或物流端设有保鲜仓库,对各食材进行分类储藏,保证食材新鲜安全。优选的,客户可通过客户端APP对配餐菜品、配送质量、指导质量等进行评论,如评论这次的口味如何、配送的时间是否准确、食材是否新鲜等。评论可以作为参考,下次可以如何改善,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优选的,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信息分析处理算法,对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指导端生成存储于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配餐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配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网络交互式处理模式,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及大数据系统,提示引导客户进行配餐过程,使客户、商家、物流等要求无缝融合对接,一揽子解决配餐问题,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确保健康、绿色环保,从而满足了客户自我烹饪需求,有利于帮助解决食品原料生产加工业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所示,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分别与其网络连接的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分别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及安装于其内的对应APP,即客户端APP、食材端APP、物流端APP、管理平台APP;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操作生成配餐订单;所述客户端APP为客户提供食谱、菜单、份量选择窗口,协助客户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分别与其网络连接的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分别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及安装于其内的对应APP,即客户端APP、食材端APP、物流端APP、管理平台APP;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操作生成配餐订单;所述客户端APP为客户提供食谱、菜单、份量选择窗口,协助客户完成“吃什么、买什么菜、买多少菜”的决策过程; 所述食材端APP用于商家接收订单,并根据食谱及客户要求得出食材的处理方式指令;所述物流端APP用于物流人员根据订单确定配送起始地、配送时间;所述管理平台APP用于系统管理人员对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维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分别与其网络连接的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食材端、物流端、管理平台分别包括智能电子设备及安装于其内的对应APP,即客户端APP、食材端APP、物流端APP、管理平台APP;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操作生成配餐订单;所述客户端APP为客户提供食谱、菜单、份量选择窗口,协助客户完成“吃什么、买什么菜、买多少菜”的决策过程;所述食材端APP用于商家接收订单,并根据食谱及客户要求得出食材的处理方式指令;所述物流端APP用于物流人员根据订单确定配送起始地、配送时间;所述管理平台APP用于系统管理人员对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维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餐系统还包括指导端,所述指导端与所述网络服务器网络连接,安装有指导端APP,用于专业人员根据客户需求对客户进行专业指导、解疑释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的智能电子设备设有定位模块,可对客户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帮助客户及配送人员迅速确定配送目标地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包括订单生成算法,用于生成订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数据分析算法,根据客户的饮食需求、健康状况、个人偏好进行分析处理,协助客户获得良好的配餐体验和营养健康的饮食。6.一种智能配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客户通过客户端APP选购自己喜欢的食谱、份量,网络服务器系统根据客户选购的食谱、份量列出各种主、配菜、作料、所需要的具体用量,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对清单上的食品进行修改,然后填写收货地址、收货时间、收货人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配餐订单;S2.网络服务器将订单存入数据库,再由食材端APP接收,商家通过食材端APP收到订单后,根据订单食谱准备所需要的食材,将对相应的食材进行分类处理和包装,制作成配餐食材包装品后,由商家通过食材端APP填写发货地址、制作时间、取货时间、发货人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向网络服务器发出物流订单;S3.物流订单通过网络服务器存入数据库,网络服务器根据配餐订餐、物流订单生成配送订单并由物流人员通过物流端APP接收,物流人员根据配送订单接收进行配送;S4.物流人员从商家处接收配餐食材包装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钦
申请(专利权)人:雷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