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206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水箱、加压水泵、渗水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固定件。所述水箱和渗水传感器设置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两侧相对位置;所述水箱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一侧面紧贴,使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加压水泵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箱密封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与渗水传感器连接;所述固定件将水箱和渗水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指定位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紧贴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水箱和加压水泵使得水箱内水给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压,模拟现实环境,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另外一侧面设置渗水传感器用于时时监测渗水量。

An intelligent tes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ructure waterpro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waterproof tes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 pressurized water pump, a water seepage sensor, a coll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fixtures. The water tank and the seepage sensor are arranged at opposite posi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to be measured; the water tank is close to one side of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to form a closed space inside; one end of the pressurized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ource, the other end is sealed with the water tank; and the acquisition control is described. The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a seepage sensor, and the fixing parts fix the water tank and the seepage sensor at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of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to be measur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at the water in the water tank is pressurized to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by the water tank and the pressurized water pump which are close to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to be measured, the real environment is simulated, and the seepage sensor is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ast-in-place or assembled building structure to be measured to monitor the seepage a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防水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在安全方面,建筑防水的重要性仅次于结构,从功能上说,房屋漏水影响到生产、生活和工作。从结构上说,建筑结构的主题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动的,但是,现在的建筑大多都是采用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渗漏一旦发生,锈蚀了钢筋,那将危机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折损建筑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结构本身属于带裂缝工作,尤其浇筑连接区域以及装配式构件拼接处等防水薄弱部位,很容易造成结构渗水,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及安全寿命等。目前,对于现浇或装配式结构的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的真实防水性能,很少有相关的综合性试验结果可以参照。比如建筑结构设计院根据规范设计防水构造,生产防水材料的企业则只会单独测试相应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而不会测试防水材料应用到防水构造上之后的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因此,除了现场实测,现阶段缺乏能够测试建筑结构真实压力下防水性能的试验手段和装置。目前,我国对于建筑结构的防水检测手段缺乏,建筑的防水验收大多根据规范检测其防水施工数量及观测施工状况,仅对特殊部位如卫生间、屋顶等进行蓄水试验,没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规范中虽然规定了建筑结构的防水构造措施,但难以评价其实际的防水效果。特别是在建筑的特殊部位,如地下室外墙,这些部位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之后,在具有一定程度损伤情况下,很难评价防水措施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原来的防水效果。这就需要在较为真实的外部环境作用下测试其防水情况,了解其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水箱、加压水泵、渗水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固定件,所述水箱和渗水传感器设置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两侧相对位置,所述水箱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一侧面紧贴,使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加压水泵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箱密封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与渗水传感器连接,所述固定件将水箱和渗水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上的指定位置。优化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吸引的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所述第一吸附块设置在水箱靠近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吸附块和渗水传感器设置在第二主体模块上。优化的,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的测试端伸入水箱内,压力表的信号输出端与采集控制系统连接。优化的,所述水箱靠近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吸附块设置在槽口的外边缘,所述第二吸附块设置在渗水传感器的外边缘。优化的,所述槽口处设置有密封圈。优化的,所述槽口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接触处涂抹有密封胶。优化的,所述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均为电磁吸附块,所述电磁吸附块的吸力可调。优化的,所述加压水泵的受控端与采集控制系统的控制端连接。优化的,所述采集控制系统包括匹配的信号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与渗水传感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紧贴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水箱和通过加压水泵使得水箱内的水给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压,模拟现实环境,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另外一侧面设置的渗水传感器用来实时检测渗水情况,从而来检测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防水性能。(2)本技术通过使用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作为固定件,根据吸附块的特性,这样不仅避免破坏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来固定水箱和渗水传感器,并且可以使得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两侧的水箱的槽口和渗水传感器的位置更加准确。(3)压力表的设置不仅可以将数据传输到采集控制系统,并且还能够直观的看到实时的压力值,方便记录。(4)所述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位置的设置是为了不影响检测的情况下,减少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的距离,在相同的吸附力的情况下,使得水箱和渗水传感器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上固定更加牢固。(5)由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表面的光滑度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完全与槽口的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接触处密封,在此通过密封胶来做密封,随着水压的增大,在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的磁力不变的情况下,水箱受到远离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方向的力,此时密封圈会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固化后的密封胶开裂。(6)通过调节第一吸附块和第二吸附块的吸力,从而可以做不同水压下的实验。(7)由于水箱可能和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表面不能达到理想中的密封状态,因此为了保证整个水箱一定的水压,需要实时获得压力表检测数据的同时,还需要通过采集控制系统控制加压水泵工作,保证在一个实验中水箱的恒定水压。(8)其中信号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是减少整个装置中的信号线。(9)本技术能够应用在建筑各部位的防水测试,包括地下室墙体、楼板、屋面等,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安装前的防水测试。所述的测试装置各部件之间相互装配而成,便于组装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中第二主体模块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相对面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中水箱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相对面的主视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水箱2-第一吸附块3-第二吸附块4-槽口5-渗水传感器6-加压水泵7-压力表8-采集控制系统81-信号发射单元82-信号接收单元83-信号处理单元9-第二主体模块10-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1-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水箱1、加压水泵6、渗水传感器5、采集控制系统8、固定件、压力表7,所述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设置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两侧相对位置,所述水箱1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一侧面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加压水泵6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箱1密封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8与渗水传感器5连接,所述固定件将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固定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上的指定位置。通过紧贴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水箱1和通过加压水泵6使得水箱1内的水给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施压,模拟现实环境,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另外一侧面设置的渗水传感器5用来实时检测渗水情况,从而来检测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防水性能。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吸引的第一吸附块2和第二吸附块3,所述第一吸附块2设置在水箱1靠近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吸附块3和渗水传感器5设置在第二主体模块9上。这样不仅避免破坏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来固定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并且可以使得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两侧的水箱1的槽口4和渗水传感器5的位置更加准确,有效防止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两侧的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上下或左右错位。详细的说,第二主体模块9上安装第二吸附块3和渗水传感器5的位置均设置有相对大小的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加压水泵(6)、渗水传感器(5)、采集控制系统(8)、固定件,所述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设置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两侧相对位置,所述水箱(1)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一侧面紧贴,使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加压水泵(6)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箱(1)密封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8)与渗水传感器(5)连接,所述固定件将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固定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上的指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加压水泵(6)、渗水传感器(5)、采集控制系统(8)、固定件,所述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设置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两侧相对位置,所述水箱(1)与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一侧面紧贴,使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加压水泵(6)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水箱(1)密封连接,所述采集控制系统(8)与渗水传感器(5)连接,所述固定件将水箱(1)和渗水传感器(5)固定在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上的指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吸引的第一吸附块(2)和第二吸附块(3),所述第一吸附块(2)设置在水箱(1)靠近待测现浇或装配式建筑结构(1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吸附块(3)和渗水传感器(5)设置在第二主体模块(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防水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表(7),压力表(7)的测试端伸入水箱(1)内,压力表(7)的信号输出端与采集控制系统(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峰赵鹏周煦晴端梦珺丁兆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