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进福专利>正文

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8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为提供一种可避免应力集中、使用方便的伞,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下巢、主、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上,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伞,特别是一种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所示,习用的伞具包括主杆1、固定巢2、上巢3、下巢4、主伞骨5、副伞骨6、支撑骨7及拉杆8。固定巢2设置于主杆1上端;上、下巢3、4枢套于主杆1外缘;呈冂形截面的主伞骨5一端枢接固定巢2周缘,另一端束结组接副伞骨6;车,呈冂形截面的支撑骨7一端枢接上巢3周缘,另一端枢接主伞骨5末段延设的枢结部;拉杆8一端枢接下巢4上端周缘,另一端枢接主伞骨5适当部位。上述的习用伞具存在下列缺点1、当习用的伞具受到强风反向吹袭而令副伞骨6往上弯曲时,整体所承受的应力大部份集中于副伞骨6与主伞骨5的连接处,故易于应力集中点产生弯折断裂,导致缩短伞具的使用寿命。2、当习用的伞具受到强风反向吹袭而外翻时,不能简易自动回复,因而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应力集中、保护伞骨不易折断、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方便的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本技术包括伞布、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巢、下巢、复数主伞骨及复数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外缘,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其中副伞骨另一端结合反向的下角度套片;下角度套片中段枢结点枢接有尾杆。主杆上穿套有位于上、下巢之间的中巢;在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有上套筒及上圈形弹簧,在上巢与中巢间套设有下套筒及有中巢与下巢间套设有下圈形弹簧;中巢上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复数支撑骨;下拉的另一端与支撑骨适当位置枢接。由于本技术包括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下巢、主、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上,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当本技术受到强风反向吹袭而外翻时,副伞骨系以角度套片为枢转点而向上弯曲,并藉由束结套片分散所承受的应力,而达到保护伞骨的目的;当伞骨外翻后,只需稍收合伞骨,使副伞骨受下拉杆往下拉至接近平直状,即可令副伞骨藉由本身的弹性配合伞布的拉力而回复原状,达到提高使用的方便性,不仅可避免应力集中、保护伞骨不易折断、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使用方便,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用伞具局部结构示意侧视图(撑开状态)。图2、为习用伞具受强风反向吹袭外翻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断裂状态)。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撑开状态)。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撑开状态)。图6、为本技术受强风反向吹袭外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由反翻状态回复原状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无中巢、撑开状态)。图9、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无中巢、撑开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伞布、主杆9、固定巢10、上巢11、中巢12、下巢13、八主伞骨14、八副伞骨15、八上拉杆16、八支撑骨17及八下拉杆18。固定巢10设置于主杆9上端,上、中、下巢11、12、13依序穿套于主杆9外缘,且在上巢11与固定巢10间套设有上套筒19及上圈形弹簧20,在上、中巢11、12间套设下套筒21及在中、下巢12、13间套设有下圈形弹簧22,主伞骨14一端枢接固定巢10,另一端结合角度套片23,副伞骨15一端枢接角度套片23端枢接点,另于上段适当位置处固结束结套片24,上拉杆16一端枢接上巢11,另一端与角度套片23中段枢接点枢接,支撑骨17一端枢接中巢12,另一端与束结套片24的中段枢接点枢接,下拉杆18一端枢接下巢13,另一端与支撑骨17适当位置枢接;而可在套上伞布后,藉由圈形弹簧20、22的伸张弹性自动撑开伞骨,形成立体笠形的特殊造型自动伞。如图6所示,当本技术受到强风反向吹袭而外翻时,副伞骨15系以角度套片23为枢转点而向上弯曲,并藉由支撑骨17配合束结套片24的辅助,因而可分散所承受的应力,而达到保护伞骨的目的。如图7所示,当伞骨外翻后,只需稍收合伞骨,使副伞骨15受下拉杆18、支撑骨17往下拉至接近平直状,即可令副伞骨15藉由本身的弹性配合伞布的拉力而回复原状,达到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如图8、图9所示,本技术包括伞布、主杆9、固定巢10、上巢11、下巢13、八主伞骨14、八副伞骨15、八上拉杆16、八下拉杆18及八尾杆25。固定巢10设置于主杆9上端,上、下巢11、13依序穿套于主杆9外缘,在上巢11与固定巢10间套设上圈形弹簧20,主伞骨14一端枢接固定巢10,另一端结合上角度套片26,副伞骨15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24,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26的端枢接点,另一端结合反向的下角度套片27,上拉杆16一端枢接上巢11,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26的中段枢接点枢接,下拉杆18一端枢接下巢13,另一端与束结套片24的中段枢接点枢接,尾杆25一端枢接下角度套片27的中段枢结点;而可在套上伞布后,形成可活动收折的立体笠形造型伞,且因其周边的弯折角度较大,故可遮挡住较多四周斜向角度落下的雨滴,以具有更佳的遮雨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当本技术撑开受到强风反向吹袭而外翻时,不但伞骨不易折断,且只需稍收合即可回复原状。2、本技术撑张后的造型特殊,从而具有新奇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它包括伞布、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巢、下巢、复数主伞骨及复数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外缘,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伞骨另一端结合反向的下角度套片;下角度套片中段枢结点枢接有尾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上穿套有位于上、下巢之间的中巢;在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有上套筒及上圈形弹簧,在上巢与中巢间套设有下套筒及有中巢与下巢间套设有下圈形弹簧;中巢上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复数支撑骨;下拉的另一端与支撑骨适当位置枢接。专利摘要一种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为提供一种可避免应力集中、使用方便的伞,提出本技术,它包括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下巢、主、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上,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文档编号A45B25/00GK2457895SQ0026480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特殊造型的防风伞,它包括伞布、主杆、装设于主杆上端的固定巢、上巢、下巢、复数主伞骨及复数副伞骨;上、下巢依序穿套于主杆外缘,主伞骨一端枢接固定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巢与固定巢间套设圈形弹簧;主伞骨另一端结合有上角度套片,副伞骨上段适当位置固结束结套片,一端枢接上角度套片端枢接点;上巢枢接有另一端与上角度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上拉杆;下巢枢接有另一端与束结套片中段枢接点枢接的下拉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进福
申请(专利权)人:蔡进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