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防拉防水的线体连接结构及其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特别涉及户外的LED灯。
技术介绍
对于户外使用的灯具来说,电缆引线,不仅要做到防水,还要承受足够的拉力测试,为达到安规测试要求,市场的常规防水的接头,产品做到很厚,然而对有些户外灯具,需要做到一定的厚度,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比如明装的楼梯口灯具,如果防水接头做到很厚,为了整体的美观性,就必须把防水接头隐藏,这样产品就会设计很厚,影响产品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户外灯具电缆引线的防水防拉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薄防拉防水的线体连接结构,该线体连接结构用于安装在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处,该线体连接结构包括内垫块和外压块;所述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呈腰形;内垫块整体由硅胶制成,包括沿中心层叠的第一腰形块、第二腰形块和第三腰形块,并具有贯穿第一腰形块、第二腰形块和第三腰形块中心的过线孔;过线孔呈腰形;第一腰形块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三腰形块位于第一腰形块和第二腰形块之间;第三腰形块的尺寸与所述出线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腰形块的尺寸稍微大于所述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防拉防水的线体连接结构,该线体连接结构用于安装在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处,其特征在于,该线体连接结构包括内垫块(2)和外压块(3);所述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呈腰形;内垫块(2)整体由硅胶制成,包括沿中心层叠的第一腰形块(21)、第二腰形块(22)和第三腰形块(23),并具有贯穿第一腰形块(21)、第二腰形块(22)和第三腰形块(23)中心的过线孔(25);过线孔(25)呈腰形;第一腰形块(2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第三腰形块(23)位于第一腰形块(21)和第二腰形块(22)之间;第三腰形块(23)的尺寸与所述出线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腰形块(22)的尺寸稍微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防拉防水的线体连接结构,该线体连接结构用于安装在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处,其特征在于,该线体连接结构包括内垫块(2)和外压块(3);所述电器壳体的出线孔呈腰形;内垫块(2)整体由硅胶制成,包括沿中心层叠的第一腰形块(21)、第二腰形块(22)和第三腰形块(23),并具有贯穿第一腰形块(21)、第二腰形块(22)和第三腰形块(23)中心的过线孔(25);过线孔(25)呈腰形;第一腰形块(2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第三腰形块(23)位于第一腰形块(21)和第二腰形块(22)之间;第三腰形块(23)的尺寸与所述出线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腰形块(22)的尺寸稍微大于所述出线孔,使得第一腰形块(21)和第二腰形块(22)之间的第三腰形块(23)处形成腰形槽,并通过该腰形槽卡在所述电器壳体的出线孔上,从而使得第二腰形块(22)和第一腰形块(21)分别卡在所述电器壳体的出线孔的内外两侧;外压块(3)呈片状体,压在内垫块(2)的第一腰形块(21)上;外压块(3)压向第一腰形块(21)的面是为内压面,另一面为外背面;外压块(3)的内压面上设置有第一腰形槽(31)和第一过线槽(33);第一腰形槽(3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一安装孔(211)的位置匹配,外压块(3)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一安装孔(211)的螺丝固定在所述电器壳体相对应的螺丝孔上,并将第一腰形块(21)压在第一腰形槽(31)内;第一腰形槽(31)的尺寸与第一腰形块(21)相匹配;第一腰形槽(31)内设置有第一线孔(32);第一线孔(32)位于第一腰形槽(31)的中心,呈腰形;第一过线槽(33)内设置有第二线孔(34);第一过线槽(33)的槽壁上设置有出线槽(35);第一线孔(32)、第二线孔(34)和出线槽(35)按直线布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拉防水的线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腰形槽(31)的第一槽壁(312)呈斜面,使得第一腰形槽(31)压在第一腰形块(21)上时提供向内的挤压力。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成,谢红桂,李正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舒适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